>>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吉尔吉斯斯坦澄清:不会因债务问题向中国割让领土 驳斥反华论
  • 2019-1-11 10:47:10    字数:1792    中俄资讯网综合报道    
  •     中俄资讯网综合报道:针对对华债务问题,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副总理库巴特别克·博罗诺夫1月9日在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作表示:“吉尔吉斯斯坦不会因为债务问题向中国割让领土”。

        他说,近日,有人在吉社会及社交平台上散布消息,称吉尔吉斯斯坦将以土地抵偿中国债务。“事实并非如此,吉中之间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协议,中方也没有采取任何对外扩张的行动。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妄图通过散布谣言破坏国家稳定。我们有信心按照约定偿还所有贷款和利息。”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近日出现‘反对中国扩张集会”,这一消息近日引起周边国家媒体关注。

        中俄资讯网援引俄罗斯《生意人报》10日报道,1月7日,约有100-200名吉国民众在首都比什凯克中心广场举行集会,有人喊出“反对中国扩张”的口号,要求减少中国贷款,打击来自中国的“非法移民”。他们称,一些中国人通过与吉公民结婚获得吉国籍,从而在该国工作并长期居留。

        吉国总统热恩别科夫9日强烈谴责这一集会,要求严惩那些试图破坏吉国与中国关系的人。他表示:“我们知道,是谁试图将这一问题政治化,其目的是破坏国际关系和动荡国家局势。”《生意人报》引述俄政治研究中心专家科久林的话称,吉国的反华情绪可能会被人有预谋地激化。他说:“在吉国社会,有关中国人娶吉国姑娘以获得该国护照并定居的谣言一直被夸大。实际上,中国人很少前往吉国定居。”

        吉第一副总理博罗诺夫9日也否认吉国境内有大量中国非法移民的传闻。他称,根据吉国国家安全局边防部门的数据,2018年有3.5万名中国公民到吉国,少于2017年的4.1万人。目前在吉国只有约800名中国人。过去8年来,只有268名中国公民获得吉尔吉斯斯坦国籍,其中161人是吉尔吉斯族人,还有一些维吾尔族人,只有6名汉族人。他称,目前吉中两国贸易额占吉国外贸总额的35%,这表明了吉国与中国的合作程度。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吉尔吉斯斯坦背负巨额外债,特别是“对华负债规模居高不下、已经威胁到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消息,在吉社会引起关注。据吉财政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吉尔吉斯斯坦的外债规模约为37.6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是其最大的债权人,约为16.8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上述两个数字均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中国资金对吉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吉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不强,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是吉推动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未来,吉落实以数字和高科技产业为中心的“塔扎科姆”(清洁社会)国家发展计划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帮助。 9日,吉总统热恩别科夫对媒体说:“中国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无偿援助和贷款。我们应该感谢中国的帮助”。他说,“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有人妄图破坏我们与其他国家关系,扰乱国家秩序。”

        “诚如热恩别科夫所言,这次债务风波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斗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际问题专家10日表示,炒作中国话题,煽动反华情绪,诬陷政治对手,在吉政坛非常常见。2018年6月,中吉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双边关系不仅为两国各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热恩别科夫政府重要的外交成就。然而,持续健康发展的吉中关系,在吉国内有些人看来却不是好消息。于是,他们杜撰出中国贷款被当权者侵吞、挪用的所谓事实,甚至吉方被迫用领土还债的消息。“客观上讲,由于吉政府预算透明度不高,且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这样的谣言有一定迷惑性,对当局威信以及吉中关系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没有侵占人民财产,没有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我们没什么可担心的”。热恩别科夫9日强调,政府一定会对蓄意破坏社会秩序的人采取行动。“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