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新社:中国疫情冲击美国国力 对俄罗斯影响如何?
  • 2020-2-27 11:49:59    字数:1960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俄新社日前文章 题:中国疫情冲击美国国力,对俄罗斯影响如何?(作者 伊万·丹尼洛夫)

        美国外迁产能难以迁回

        新冠病毒将在全球夺走多少生命?目前尚难预测。但围绕它可能酿成的经济及政治后果,存在若干理由充分的推测。至于这场疫情最主要的长期受害者,那么非经济全球化进程莫属。

        彭博新闻社举出了新冠病毒改变全球经济认知的最典型例子: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危机表明,美国产业链外迁过度,但不必大惊小怪。在接受福克斯周日早间期货节目采访时,他充满信心,称“美国经济实力强大,非同—般,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不太会令它受到冲击”。他强调自己的目标是让更多产业链迁回美国,目前“大部分还在中国,印度有一些,欧洲存在—部分,但我们应当将它们弄回美国去”。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纳瓦罗先生对美国经济坚不可摧的论断未免太过乐观。当然,考虑到他在白宫权力谱系中的排名,这是可以理解的。举例证明纳瓦罗论断错误的还是彭博新闻社,将重要产能外迁导致的可笑后果之一,便是美国如今深陷最严重的N95型医用口罩荒,后者是有效预防传染所不可或缺的。引起匮乏的原因在于,它的主要产地在中国,那里的制造成本较美国本土便宜得多。作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措施之一,北京叫停了此类口罩的出口,因为本国医护人员的相关需求量巨大,遂导致了美国的口罩稀缺。如若十万火急,美国经济能够解决寻找替代产能的问题,至于速度,那就很难说了。

        部分产业面临断货风险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提到了中国为遏制疫情蔓延全力以赴、经济发展被迫按下暂停键所引发的另一更为严重后果:倘若中国疫情加剧,那么近150种原料药,包括抗生素、仿制药和某些并无替代药的知名药品,都面临断货威胁。两位了解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列缺药风险清单的人士证实了上述信息。

        不过,白宫拒绝了记者的求证请求,但间接承认,政府会关注事态发展,积极与市场供应商联络。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从智能手机生产到时尚行业,皆难逃一劫。彭博新闻社说,蒙受损失的不只是美国企业,还有欧洲的技术公司,像德国的汽车零件制造商,甚至还有为西方大品牌代工的印尼鞋厂。中国零件缺货同样可能殃及英国汽车生产。

        听上去似乎匪夷所思,但疫情的确可能严重冲击美国的国防实力。不妨回忆一下路透社2018年报道过的五角大楼那份轰动一时的报告。军方审计人员承认,情况的确有失颜面:确保美国军队和国防工业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逾300种关键零件的供应构成存在风险:美国生产商要么濒临破产,要么已被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供应商取而代之,原因是美国经济自身的去工业化以及产能向东南亚国家的迁出。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有效提升应对不可抗力

        任何一个大体量经济体暂时停摆或全面禁运,类似当前的情形都会上演,毕竟我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实在太高。问题不只是在于具体脆弱在哪些方面,而是危机管理的思路。

        俄罗斯早就开始推行下列国家方针,即务必确保国家经济和居民的基本需求能够自给,所以,我们才会花大力气提升粮食供应安全,加强应对外国粮食制裁的能力。从上述逻辑出发,我们鼓励药物研究,支持高科技生产本地化,并在维系并夯实能源超级大国的地位方面耕耘不辍。那些不受限制的市场、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理论的拥趸喜欢嘲笑上述措施,说什么俄罗斯的商品和服务,在生产和经营本地化进程的最初阶段,较之外国的同类商品和服务而言更加昂贵,更缺乏吸引力。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席卷全球的经济震荡、突如其来的灾难及瘟疫、贸易战或是军事冲突的后果,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有关将钱存在银行户头上便可替代在后院开工厂的思路存在严重的局限性。我们大洋彼岸的伙伴如今便与这样的挑战狭路相逢。他们很清楚,应当将产能迁回美国,但这需要漫长的岁月且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无论最终酿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大,新冠病毒疫情都会刺激各国进一步夯实经济主权,或者至少迫使我们采取措施以提升经济稳定性,应对全球性的不可抗力。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