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美刊列举俄罗斯战争方式10大关键特征
  • 2017-12-21 10:31:26    字数:1602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参考消息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摘自今日参考消息报 原题:俄进行未来战争的10种方式

        -------------------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12月19日发表迈克尔·佩克的文章《俄罗斯进行未来战争的10种方式》称,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打仗的方式一直都是靠人数取胜。但那样的日子如今已经结束。现代俄罗斯的战争方式更多的是依靠技术和策略。

      兰德公司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说:“尽管明显受到其苏联前辈的影响,但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已经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反映出俄罗斯国防领导层面临的新现实……俄罗斯的军事领导人已经调整有效保卫本国国土的方式,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在其周边发动有限的进攻。”

      兰德公司的这份研究报告始于一个明确的假定:“俄罗斯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尤其是那些重要的人口中心和产业。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寻求与一个力量相当或近乎相当的竞争对手展开大规模冲突,而且俄罗斯领导人的确似乎明白,一旦与北约这样的对手陷入长期冲突,俄罗斯将处于劣势。”

      从这一假定出发,报告作者列举了俄罗斯当前战争方式的10大关键特征:

      1.“利用分层的、一体化的防空系统和数量有限的防御堡垒及缓冲国来为可能的打击或入侵赢得作出反应的时间和空间”。这将给俄罗斯提供调动军队的喘息时间。它们还将成为核武器的补充,从而为俄罗斯的领土完整提供保证。

      2.“俄罗斯希望在保卫国家领土的同时避免与一个力量相当或近乎相当的对手展开决战,倾向于部署防御系统和动用远程打击武器。这些远程打击武器还将为在边境附近开展进攻行动的俄罗斯军队提供作战优势。”俄罗斯的目的是破坏其边境上任何可能针对俄罗斯腹地的威胁。俄罗斯建造了多种陆基、海基和空中发射导弹来实现这一目标。

      3.“鉴于俄罗斯在与力量对等或近乎对等的对手在持久战中存在传统弱势,它将努力利用间接的行动策略和在多个领域的不对称反应来降低这种不平衡。”

      4.“俄罗斯战争管理的终极保险是它的战术和战略核武器;俄罗斯可能会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这些武器,以应对可能会破坏俄政府对国家的控制或威胁俄罗斯核威慑的常规攻击。”
      5.“俄罗斯和苏联的几次行动都涉及一场迅速的、协同作战的突袭,主要是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战役目标;这种战术很可能会继续使用。”

      6.“最近的改革使俄罗斯武装部队在总人数减少的同时,短时间内做好作战准备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幅增加;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军队可以通过铁路进行部署,在俄罗斯境内迅速建立地面作战力量。”

      7.“常规和非常规的作战方式在许多潜在冲突场景中很可能得到混合使用;在整个战争空间,特种作战部队、准军事部队和平民均可以提供目标、环境情况及一些骚扰能力。”

      8.“在作战和战术层面,俄罗斯很可能会通过使用动能武器、网络/电子战,以及机动部队的直接行动,重点打击、削弱或摧毁敌人的指挥和控制力量,以及敌人的力量投射能力。”

      9.“俄罗斯拥有数量有限的远程常规精确打击能力,可用于打击关键的作战和战略目标,尤其是那些在固定的、已知地点的目标。”

      10.“在地面上,俄罗斯的战术很可能会反映出对大规模间接火力(尤其是远程火力)的高度重视,为具有极强直接火力的高度机动车辆提供支持。”俄罗斯军队可能不会选择直接猛攻敌军,而会选择努力想办法锁定敌军,然后集结炮火将其摧毁。

      不过,兰德公司的这一研究报告还对俄罗斯军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施这种新的战斗方式提出了质疑。虽然一些军队,如空降部队,在叙利亚这样的冲突中表现良好,但“其他部队配备的武器较旧,服役期为12个月的新兵比例更高;毫无疑问,他们很难达到同样的水平”。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