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一带一路”深入促进了中俄战略对接 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 2019-4-22 9:04:26    字数:197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摘自科技日报 作者: 董映璧
  •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赴京参会。4月19日,我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接受了科技日报等中国驻俄媒体的联合采访,就中俄关系、两国务实合作、中国企业在俄投资等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一带一路”深入促进了中俄战略对接

        李辉大使指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促进了中俄战略对接,引领两国关系走向更高水平。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俄方的积极支持。普京总统认为该倡议恰逢其时、前景广阔,且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契合。2015年5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从战略高度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新规划。在两国元首亲自推动下,中俄对接合作不断深入,开启了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的新局面。普京总统出席首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凸显了中俄关系的特殊性。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极大拓展了中俄合作空间,使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越来越多的务实合作成果。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双方在能源、核能、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合作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同时,中俄高科技、农产品贸易、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双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一管两桥”即将落成。

        再次,“一带一路”有力筑牢了中俄民心相通之桥,为两国关系发展厚植民意基础。近年来,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举办“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等国家级活动。中俄文化论坛、“中俄文化大集”、电影节、“中俄经典与现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等活动极大地增进了双方民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兴趣。2018年,中国游客首站出境赴俄人数达184.74万人次,同比增长21.1%;俄游客赴华人数1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

        两国之间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李辉大使说,伴随着中俄友好关系不断升温,两国经济往来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俄投资兴业,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目前,在俄注册了上千家中国企业,同俄方在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采矿、农业、机械、汽车、电子设备、物流、电商等诸多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中石油、中石化、中铁建、国家电网、华为、中兴、阿里巴巴、海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东风、广汽、哈弗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

        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框架下,两国经济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铺开。两国政府努力为双方经贸与投资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俄政府加大对远东、北极地区开发力度,中俄远东、北极地区合作前景广阔。

        李辉大使认为,当前,中俄两国均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任务,双方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两国应把握好有史以来的最佳时机,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以“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为平台,不断扩大两国之间的直接投资,加强经贸合作,不断推动两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中俄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李辉大使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俄建交70周年,是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国领导人已商定,要举办一系列隆重热烈、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进一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李辉大使称,今年伊始,双方已紧锣密鼓地举办了许多庆祝活动。农历正月初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到中国驻俄使馆做客,这不仅彰显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意义,也是配合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的重要之举。此外,纪念齐白石诞辰155周年画展、中国新春民族音乐会、舞剧《长风啸》、故宫博物院和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合作举办故宫文物展等一系列活动都为中俄庆祝“双七十”周年营造了良好氛围,也为今年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庆祝活动开了好头。前不久,中俄双方又共同宣布,将于今年9月13日至15日在莫斯科举行“中国节”系列庆祝活动。这些多姿多彩的人文活动将进一步展现两国人民的风采和文化魅力,促进两国民心交流与沟通。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