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 (http://chinaru.info/bbs/index.asp) -- 非常俄罗斯 (http://chinaru.info/bbs/list.asp?boardid=18) ---- 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冷吗 来 到俄罗斯感受一下下 (http://chinaru.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8&id=71627)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16:55 -- 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冷吗 来 到俄罗斯感受一下下 盛产“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俄罗斯为啥这么冷?其实,很北的纬度只是一个因素。由于水和空气的比热问题,冬天的大陆更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欧亚大陆气压差更猛,温差更大,于是便有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和疯狂肆虐的西伯利亚寒风。 在军事上,“俄国之冬”,或者General Winter/General Snow,是一个专有名词。1707年瑞典人跪得脆脆的,1812年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跪得脆脆的。到了1941年,希特勒把坦克都开到了莫斯科城外几百公里,来一波西伯利亚冷空气,又基本没戏了。 Battle of Krasnoi。拿破仑的军队正在(无助地)抵御严寒…… 人被冻死冻伤不说,重型机械无法移动,枪和火炮都歇了,后备补给根本就没有准备毛皮大衣……零下三四十度的寒风刮过来,只需要一夜,行军帐篷就可以当冰屋了。在大西洋暖流抚慰之下成长的西欧人,怎么可能受得了。 那么,伟大的战斗民族俄罗斯人,是怎么在冬天安之若素的? 住 首先,你得保证住在一个暖和的地方。俄罗斯的建筑,墙厚、窗子小,再加上双层玻璃,中间大约有5-10cm厚的空气作为隔离层。跟中国北方一样,屋内中央供水暖,室温一般在20°C+,很暖和。 窗子永远是关着的,只在最上面留个可以打开的透气口——但也千万别打开!如果你试图在公共场合“通风透气”,最近的管理人员肯定会光速驾到并大力关窗,搞不好还赏你一顿巴掌。 冬天的克里姆林宫 (另外八卦一个,在雅尔库茨克,也就是西伯利亚基本最冷的地方,房子都用水泥钢筋撑起来,离地面有2m左右的距离。因为地面完完全全就是冻土,冬天硬得跟石头一样,冰冰凉;而到了夏天,全都化成泥巴,根本没法在“地面”修房子。) 有研究表明,在欧洲其它地方,气温降到0°C,往往伴随着是严寒所致的死亡率上升;而这一点在俄国却并不明显。结论是,屋内很温暖,毛子们很宅。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17:26 -- 衣 如果一定要出去的话,那么一定要像毛子一样花上20分钟穿衣。俄罗斯人信奉“没有坏天气,只有坏装备”。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人们,到了冬天最冷的时候,从头到脚平均要穿16件东西,身上的衣服平均3.7层。 首先,一套保暖的内衣和秋裤是肯定需要的,别听人吹嘘说西方人不穿秋裤。然后是毛衣,套个好几层总是有用的,但一般一件暖和的也够了。 身上穿暖点这一点是人都知道,但是歪果仁们往往忽略了头和脚。羊毛或者绒袜子,加一双毛皮的厚底靴子,踩在地上才不会被冰冻的大地夺取基本知觉。低帮的鞋千万别穿,裤子沾了雪黏在脚踝,会让你生不如死…… (p.s. 别跟我提UGG,那玩意儿不行……) 俄国经典的鹿皮靴。来源:bushcraftuk.com 对了,还有帽子和手套。俄式大毛帽子能遮住耳朵的自不必说,手套也很关键。据说,厚实的半指手套比全指的更好,方便活动,在外面揣兜里或者攥成拳头,关键是不必脱下来……当然,效果如何,我反正没检验过……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18:05 -- 在俄国,毛皮永远强过一切人造材料。虽然这么说可能对动物有点残忍,但驯鹿白狐能在北极圈生活,是有道理的——动物皮毛的绒毛部分,细腻、蓬松,hold得住大量空气,隔热能力非常强。而长毛则能有效挡风挡雪,阻止冷气接触内部。 在俄国,一身好毛儿没有个十万卢布下不来,但基本人手一件。金融机构会提供毛皮大衣按揭贷款——这玩意儿根本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呐。 1910年的莫斯科冬天。 行 既然说到出门,那就顺便说一句铲雪吧。俄罗斯人铲雪是非常勤的,一般刚下了没多久,各路器械和人肉铲雪机就出现了,在它们变成冰之前就弄走。高速路会主路出动除雪车,而勤劳勇敢的俄国大妈用木铲子就能麻溜地把门前左右弄得干干净净。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19:06 -- 所有的车备两套胎,下雪之后立马徒手上雪胎,这是基本技能。公共交通也照常运行,车辆的汽油和机油都加有防冻剂。有江湖传言说,俄国禁酒时期,疯狂的毛子们居然喝含有酒精的防冻剂解闷……这我也是十分佩服。 食 一说到毛子们冬天喝点儿什么,那肯定就是伏特加了。虽然Smirnoff畅销全世界,Absolute和Finlandia也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口味,或者做调酒,但在俄国,伏特加就是伏特加,那种纯透明、仅仅透着浓厚酒精味儿的液体。 本地人都喜欢便宜的牌子(说实话我喝不出来区别,哈哈哈),比如Zhouravli(鹤牌),Zelyonaya Marka(绿牌),要来高端的,就上Russia Standard。 Zhouravli 街边随处可见卖伏特加的小商贩。图片:Alexander Nemenov/AFP 伏特加应该慢慢喝,一小口一小口地撮,而不是一仰脖子咕咚一下(千万别学俄罗斯大叔对瓶儿吹)。 配合酒的话,就一定得来点儿饱肚的,准则呢就是热量一定得高……最直接的就是红菜汤完了牛肉炖土豆,经济实惠。 这玩意叫“B?uf Stroganoff ”,好吧你可以理解为牛肉面片……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19:55 -- 有一种俄罗斯饺子叫“Pelmeni”,据说是西伯利亚土菜,里面是肉馅。在西伯利亚,人们会做很多这样的饺子,冻在屋外,整个冬天慢慢吃。煮好或者炸好之后,不蘸醋,蘸蛋黄酱或者黄油,绝对管饱又高热量…… 要说的一点是,喝酒御寒并不管用。酒精让人感觉“燃烧”,但实际上并不会促使体温升高,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在酒精的影响下,新陈代谢系统在过冷环境下的代偿不足,甚至让身体对温度的调解能力降低。 俄罗斯人,尤其是中下阶层的俄罗斯男人,在冬天会大量地抽烟、酗酒,外加吃下大量高热量的食物,宅着不锻炼,平均寿命拖西方国家后腿。 特别是喝酒——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一度禁酒(1984-87年),男性平均寿命3年之内提高了接近1岁;但苏联垮台之后,情况急剧恶化,1994年降到了耸人听闻的57.6岁…… 怪不得在各种俄罗斯名人传记里面,要不然就是父亲早逝,要不然就本人早逝;活到60岁能领上退休金,我的老伙计,已经算不错啦。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20:36 -- 大概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人干杯的时候……都说“ваше здоровье(vashe zdorovie)”,意思是“祝你身体健康”…… 叶利钦喝酒。据说叶利钦很能喝,也经常喝得大醉。天朝90年代和俄国关系很铁,都是茅台灌出来的…… 装备只是辅助 毛子怎么过冬的话题也差不多聊完了,再说几句相关的吧。近两年有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一下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土著人群(不是斯拉夫人啦),发现他们身体内的某种“抗冻基因”,UCP1和UCP3,能够帮助他们直接把体内脂肪转化为“热”,而不是先转化为“能量”,这种机制叫“非战栗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随着基因研究的越来越深入,人们对于“抗冻”一事,或许也会有更多认识。 这当然是出自自然选择,但我只想说,为啥我身上的脂肪不是这样的…… 一些小八卦 1,南极有记录的最低温度-89.2°C,也是在俄罗斯的Vostok科考站记录的。 2,俄国人在冬天,除了喝酒和吃肉以外,还喜欢泡澡(banya)。一边泡澡,一边用枝条抽打身体,促进血液循环。最牛逼的是泡完澡之后裸体栽到雪里面去。据说这样并不冷,因为毛孔瞬间闭合,身子还能保热一阵。但确实是非常刺激啊!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21:26 -- 呃……革命情谊源于澡堂,是这个道理么…… 说起冬天不得不提俄罗斯,俄罗斯一到冬天能堆起三十米高的雪!可见俄罗斯的冬天不可随意恭维呀。 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雅库茨克东北800公里处、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冬季严寒,是北半球最冷的地方之一,也是最冷的永久定居点。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23:15 -- 俄罗斯的冬天有多长?有多冷?看看数据就知道。从十一月开始,俄罗斯日均最高气温低至冰点以下(-1℃--8℃),一直持续到四月才能摆脱零度的阴霾(9℃- -1℃)。 对驾车族来说,一到了下雪天路面就易打滑,易引发交通事故。对行人来说更是灾难连连:在冬天,寒冷的下雪天是最舒适 的,道路干净而易行。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24:53 -- 小黑来到户外,也免不了寒雪的打击,雪白雪白的胡须,萌得一脸。 外出必须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可还是免不了冰晶睫毛的命运,其实还是挺有魅力的 你知道俄罗斯冬天战斗民族牛逼,但是你知道他们在冰窟窿里冬泳吗? |
-- 作者:bbms -- 发布时间:2015-12-16 13:25:38 -- 带上圣诞帽更有冬天寒冷的感觉。离开水面的时候要是突然来一阵寒风,那得多冷。 若是融冰过程中再次降温,则积水结冰,路面冻成溜冰场一般,路上到处是小心翼翼挪着走的行 人,打个滑更是司空见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