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  (http://chinaru.info/bbs/index.asp)
--  俄罗斯华人圈  (http://chinaru.info/bbs/list.asp?boardid=2)
----  中国人/华商其实是俄罗斯各种利益纠葛下的替罪羊和牺牲品!  (http://chinaru.info/bbs/dispbbs.asp?boardid=2&id=4408)

--  作者:jinzhai
--  发布时间:2012-1-6 23:57:01
--  中国人/华商其实是俄罗斯各种利益纠葛下的替罪羊和牺牲品!
中国商人是俄罗斯各种利益纠葛下的替罪羊,牺牲品!

再评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关闭事件!

当年俄罗斯突然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使约6万华商蒙受损失,损失金额高达20亿美元。这可是他们的血汗钱呀! 
我们的媒体包括网络一般认为此次事件起因是“灰色清关”。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凌激20日就此表示,中方对俄方打击走私犯罪活动不持异议。这一表态实际把华商在俄的经商定性为因“灰色清关”而起的“走私犯罪”。 
这使我错愕不已!我对凌激副司长的说法持有异议。 

真相是,中国商人是俄罗斯国内各种利益纠葛下的替罪羊,牺牲品;同时也是被掠夺的对象。 
理由是: 
第一, 
“灰色清关”不是中国商人的发明,“原罪”是俄罗斯自己。自己犯罪,干嘛要华商顶? 
所谓“灰色清关”并非走私方式(注意:并非走私!)。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经济萧条,供应极其短缺,而我国轻工产品质优价廉,品种繁多,俄罗斯人渴慕垂涎。于是,俄罗斯一些公司专门做起了“包机包税”、“包车包税”的生意,即发货人在我国发货、交钱,收货人在俄收货,其余中间环节,包括运输、通关、商检等统统由俄罗斯公司解决。俄海关委员会也批准一些“清关公司”专为这种贸易履行通关手续,收取税款。 
注意:整个“灰色清关”过程,是俄罗斯人一手操办的,华商插不上手。现在打击“灰色清关”却打击到了华商头上。 
第二, 
华商成俄罗斯利益集团争斗下的“瓮中之鳖”。 
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有20多年的历史,由俄罗斯寡头伊斯梅洛夫创办,目前已发展为欧洲最大的零售批发市场。 
伊斯梅洛夫属于莫斯科市长的利益集团内,他们通过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偷税漏税累积巨额财富。普京对他们早就虎视眈眈,与他们存在长期利益冲突,一直伺机打压整治。伊斯梅洛夫前段时间在土耳其新开一家五星级酒店,在开幕仪式上洒钱6000多万美元,普京得知后大为光火,这成了两个两个利益集团最终摊牌的触爆点。普京迅速做出反应,一是抓捕伊斯梅洛夫;二是关闭大市场。俄罗斯警方无能,伊斯梅洛夫逃之夭夭,数万华商却成了他们的瓮中之鳖。 
第三, 
华商成了俄罗斯转嫁金融危机的倒霉蛋。 
华商头脑活泛,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20多年来,为繁荣俄罗斯经济,改善市场供应,满足居民消费,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可观财富。俄罗斯人会玩,也会享受,不愿意从事艰苦的工作,失业率很高,金融危机下,俄罗斯石油美元大大缩水,国内矛盾显现,以为是中国商人抢了他们的饭碗。于是,关闭市场,驱赶甚至逮捕华人的下策也就开始实施了。而民族主义的“光头党”甚至殴打、抢劫乃至屠杀华商。 
第四, 
华商的整体财富使得俄罗斯人垂涎欲滴。 
据说在俄罗斯工作的中国人有近百万之多,他们积累起来的整体财富有多少,我没看到相关统计数据,估计在百亿美元以上。有些俄罗斯人对此垂涎欲滴。 
这次他们关闭大市场华商起码损失20亿美元,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这20亿美元肯定进了俄罗斯的钱包。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华商夏国贤说,关闭市场后,直到7月8日,市场才允许以每箱一百多卢布的价格拉取货物。100卢布约兑换22元人民币。我2万多箱货物一共要交440多万元人民币。按理说关闭市场,要给我们商户赔钱,我6月份就交了箱费与库房费,但现在反过来,让我们交钱才能拉自己的货!他又说,还有去年被扣的6万多双鞋至今也没有拉出来。 
看看!这不简直就是明火执仗的抢劫吗? 

俄罗斯损害华商由来已久。我总觉得,我们在应对上显得有些过于温良恭俭让。这也难怪,因为我们手中没有反制俄罗斯的王牌。从20多年前中国商人进入俄罗斯市场起,就没有防范意识,害人之心不可有自然好,可是连防人之心也没有。 
对于俄罗斯,是不得不防的,因为在他们的行事风格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的负面成语:唯利是图、寡仁少义、没有诚信、性格乖张、出尔反尔、卸磨杀驴……和这样的“老大哥”或“朋友”打交道,不留点心眼,成吗? 
但愿国人和政府能从20亿美元的“学费”中汲取有益于今后的教训! 

--  作者:我是版主!哼
--  发布时间:2012-1-7 1:57:28
--  
好帖! 我附一篇转载文,以呼应楼主:)

为什么一些华商在国外总是受到欺负?
 


这是一个网友提出的问题。 

从现象上来看,这几年,在俄罗斯、西班牙、新巴布亚几内亚,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焚烧、打砸当地华人店铺的事件,以前若干年,还有印尼、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发生过全国规模的大迫害、大冲击华人的事件。对这现象,我们做一个分析。 

一种,是那些国家的经济政策出现了问题,激化了他们国内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在东南亚各国有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特点,那就是华人[准确地说应该称呼为华裔],在当地国家的经济界,发言权很大,很多经济实体、银行业,大都控制在这些人手中。中国人的老祖宗教导下的习惯,就是不大从事政治活动。因此,尽管在当事国经济上是个巨人,但是在政界,却几乎听不到声音。一个国家出了大问题,政客们首先要转移视线,要有个替罪羊。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的华裔,理所当然首当其冲。所以就象二战前德国迫害犹太民族的做法,这是个屡试屡爽乐此不疲的借口。 

今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个不见经传的岛国,发生了大规模打砸抢华人商店事件,原因也是上面所说的道理。不过,这次看来没有当地政府的操纵反华迹象。准确地讲,这次事件,应该是针对亚洲华裔和印度裔的,而非只对华人的。这次金融海啸,给这个无工业、靠贸易进口的太平洋小岛国,经济冲击非常之大,经济政策应对无力,通货膨胀严重,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老百姓对这个国家层面的大道理他可不懂,他看到的是,寻常百姓的日用品一天一个价,他能不气吗?而中国移民印度移民,到该地最多经营的就是开个路边鸡毛小店,做点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倒腾小生意,是我们和印度人起步特长。这就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路边!找起来不费事],正好成了出气筒!这种心态,我们也曾相似见过。比如《家乐……》,不就是“愤青”的政治出气筒吗? 

第二种,俄罗斯类型。 

这个有关的报道已经很多了。主要问题出在“灰色通关”上。 

我们的同胞把在国内的习气带到外国去了。他们还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呢!“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正式通关报关手续复杂烦琐,不如递点黑钱,一了百了,连个收条都不用打。可恰恰这样遗留下来的是无穷隐患。没有海关正式批准文件,那就是非法的。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不会容忍“走私”物品充斥国内市场。封存、销毁相关货物都是小事,严格追究下来,说不准还要附加追究“行贿”罪呢。我们的政府,并非象某些“愤青”所说,“出奇的软弱”,我们的总领事馆和商务部,多次向俄罗斯交涉,希望他们考虑事出有因,“手下留情”。但这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中国商人并不占理,国家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我们对这些同胞深表同情,但也只能遗憾的看到后果自负了。就当您在俄罗斯上了一堂普法教育课,交的学费吧!这一课,也教育着准备去挣老毛子钱的人:走到哪儿都要遵守哪儿的法律。 

第三种,西班牙类型。 

西班牙的一个小城,一夜之间,因为发生大规模的焚烧中国商人的鞋仓库而闻名。中国商人当然是受害者。探讨一下起因,却是另有一番“滋味”。中国人,尤其是温州人,以吃苦耐劳为美德,在国外打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般都不外出,教堂也不去,当地都市的消费,对不起,找不到他们。这些中国人吃、住、工作在同一室,一天24小时,客户随叫随到。可以几天几夜连续工作不睡觉。只要有一毛钱的利润,都可以接受定单。中国人模仿能力又强,也不弱智,什么新鲜样式,一看马上就可以模仿出来,不受什么“知识产权”这一说法的约束,从中找到灵感,稍微一变动,就是自己的新产品了。这种竞争优势,这种低廉成本,叫当地人匪夷所思。中国人卖的鞋的价格,比他们的进货价格都低。所以,中国商人住到哪里,那里的鞋厂鞋店只有关门。 

要叫中国国内同胞说,这不是好事吗?这就叫“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嘛”!你们不能吃苦,那一定要被淘汰,怎么能怪罪中国人呢? 

可这种观点,在那里却不能被接受。因为东西方之间的理念、文化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认为的美德,在他们很多人眼里看来,那是“不平等竞争”。劳动者有规定的工作时间限制,超时就是违反当地法律的,特别是劳动法。吃住条件之差,有违反人权之嫌疑,工资达不到当地人的最低标准,也是不被认可的。再加之中国人一般不大与当地人交流,自成一体系,自己有自己的小圈子,不大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因此给老外的印象是,中国人是群看不懂的人。 

这种平日积累下来的印象,一旦遇到根本利益冲突的时候,难免化成另人遗憾的举动。 

第四种,自己造成的后果。 

不可否认,我们不少同胞,特别是先富裕起来的某些同胞,有钱不等于有高素质。某些中国商人在国外,特别是某些中国游客在国外,把国内的坏毛病都暴露无疑。这些毛病,其实在我们国内,也是被讥讽为“暴发户”的。比如在公众场合吸烟,高声喧哗,大呼小叫,过马路乱闯红灯,上飞机也是挣先恐后抢行李位,乘车不知道排队,看演出快到终场之前就匆忙退场,大庭广众随地吐痰,挖鼻屎,乱扔废品,有的人还打广场鸽子和野生小动物。这些人还特别喜欢摆阔,东西不问合适不合适,只要贵,就买。老外咋舌之余:中国人真的都发了,最后嗤一鼻子:冤大头来了。这想法那是打心眼里有点看不起你。挣了你的钱还看不起你。 

这些坏毛病,一批中国人还没什么,问题是中国人现在倒国外旅游、经商的,是铺天盖地的来,一批接一批都有那样的,这很容易给老外造成对中国人的一种成见,一旦遇到点什么冲突,这个感情上的天平,印象天平,会向那头倾斜? 

--  作者:华夏风
--  发布时间:2012-1-7 16:39:26
--  

我家就有亲戚在俄罗斯

无良商人的确给俄罗斯百姓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

必须承认和面对这个事实。




--  作者:左岸莫客
--  发布时间:2013-5-22 9:56:13
--  
唉 一只蚂蚁 只剩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