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  (http://chinaru.info/bbs/index.asp)
--  俄罗斯华人圈  (http://chinaru.info/bbs/list.asp?boardid=2)
----  大话莫斯科柳布利诺中国人大市场:华人、华商、生意、生活…  (http://chinaru.info/bbs/dispbbs.asp?boardid=2&id=7289)

--  作者:tianni
--  发布时间:2013-4-21 8:07:07
--  大话莫斯科柳布利诺中国人大市场:华人、华商、生意、生活…
在此特开一个讨论贴:大话莫斯科柳布利诺中国人大市场:华人、华商、生意、生活…
 
圈内人都知道,люблино,是一个莫斯科地铁站的名字。那里是中国人的聚集地,也就是中国大市场。
 
众所周知,2009年,在欧洲最大的零售批发市场——切尔基佐沃市场被勒令关闭后,“莫斯科”商贸中心便成为俄首都最大的批发市场,由于地处莫斯科东南部的柳布利诺区,当地人还效仿“切尔基佐沃大市场”的说法,称其为“柳布利诺大市场”。大批中国商人转战于此,于是,围绕“华人、华商、生意、生活”等有关和相关话题在这里被中国商人广泛关注,在此特开讨论帖,欢迎圈内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谢谢!

--  作者:mmxx
--  发布时间:2013-4-21 9:51:12
--  

你算问着了 我这有一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有一个最类似美国唐人街的街区,位于俄罗斯最大的露天市场——“切尔基佐沃”内(又被称为“一只蚂蚁”)。这个街区内有中餐馆、杂货铺,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一排排摊位,中国商贩在那里出售各种东西,包括中国造的运动鞋、牛仔裤、皮大衣等。

该市场在去年6月被俄政府关闭,价值20亿美元的走私物品一度被没收。在那里工作的中国人据估计有5万人,他们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很多越南人、塔吉克人、阿塞拜疆人、阿富汗人、朝鲜人当然还有俄罗斯人,丢了自己的饭碗。

差不多半年后,很多留在俄罗斯的中国商人,转战莫斯科东南角的另一个市场。这个被当地人叫做“柳布利诺”的莫斯科商贸中心,现在已满是熙熙攘攘的中国商人。这里甚至还有一家被涂上红黄相间颜色的中餐馆,里面的商人在香烟的雾气中“哧溜溜”地吃面条、谈生意。

切尔基佐沃市场当时有400英亩(约合2400亩)的贸易面积。柳布利诺只有40英亩(约合240亩),相比之下小多了。今天生活在俄罗斯的中国人有20万到40万人。莫斯科的远东研究所200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俄罗斯生活的典型中国移民的形象是:来自中国北方,在俄罗斯生活了不到5年,来俄罗斯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他有可能是住在集体宿舍内,一个月赚的钱约为165~660美元。2008年俄罗斯人平均月薪是550美元。

 


--  作者:mmxx
--  发布时间:2013-4-21 9:51:23
--  

这个冬天,我和柳布利诺的数十名中国商人进行了交谈,很多人抱怨现在生意难做。他们将此归因于金融危机、卢布汇率过去几年的剧烈波动,以及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关闭。和我谈过话的中国商人,似乎人人都损失了价值不等的货物。

中国商人们并不讳言,他们的货物运进俄罗斯是通过不合法的“灰色清关”。商人们雇用第三方货运公司来运输货物,这意味着一旦货物被俄罗斯海关没收,商人们将束手无策。很多商人解释说,在俄罗斯生意就是这么做的,血本无归的风险就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很少有中国人愿意在记者面前说这些事情。和商人们进行了多次交流后,他们告诉我,要去找一个年纪更大、在俄罗斯生活的日子更久的人。和切尔基佐沃市场一样,这里也有私人保安来回走动。市场管理方出于安全和保护商人的理由,坚拒我们的拍摄请求。

最后我找到了65岁的刘信(音译)。见到刘信的时候,他首先要查看我的美国护照。我曾从其他商人那里听闻,一些俄罗斯警察学会了足够的普通话,可以向中国商人敲诈罚款。刘信想确认我不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在远东研究所的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看来,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生活不容易。他对我说:“俄罗斯社会对外来人口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这种厌恶过去是源于一种优越感,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发展如此之快、而俄罗斯仍深陷泥潭,因而生出一股敌意,加剧了对中国商人的厌恶。”

和与我谈过话的很多中国商人一样,刘信也担心俄罗斯人会报复他。身为小企业主的他希望低调行事,但最后他还是同意跟我谈了。(美国《华尔街日报》


--  作者:加我扣扣
--  发布时间:2013-4-21 18:10:59
--  
就是那个有好多中餐馆、杂货铺,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一排排摊位,中国商贩在那里出售各种东西,包括中国造的运动鞋、牛仔裤、皮大衣等。
 
除中国人外还有很多越南人、塔吉克人、阿塞拜疆人、阿富汗人、朝鲜人。当然还有俄罗斯人,丢了自己的饭碗。

--  作者:ycyc
--  发布时间:2013-4-21 18:14:48
--  

我算是圈内人了吧 说一下在这混的必要条件即“身份”问题:

 

我是通过商务邀请方式办理的赴俄签证,这种“身份”在华商圈内的价格约为1500美元,大概两个月内能够办理完成,这种方式相对收费廉价,办理期限短,但条件是必须每3个月回国一次。此外,也可以办理每年延期一次的工作签证,但价格相对高昂,且办理所需的时间也更久。 

 

以上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作者:meixue
--  发布时间:2013-4-21 21:56:57
--  
已无往日的喧哗 要知道当年切尔基佐沃市场当时有400英亩(约合2400亩)的贸易面积。柳布利诺只有40英亩(约合240亩),相比之下小多了。
--  作者:色色发抖
--  发布时间:2014-1-7 11:32:52
--  

似曾相识的过去啊


--  作者:一夕千年
--  发布时间:2014-1-7 14:31:45
--  
很多人抱怨现在生意难做
--  作者:姚俊文
--  发布时间:2014-3-29 3:28:43
--  

卢布贬值与华商出路

卢布的大幅贬值给俄罗斯华商的生意又增添了新的难题,本来利润就很薄,卢布一贬值,如果按原价卖明显要亏本,如果涨价顾客又不接受,销量立即受到影响。这真是一个两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议华商赶快撤退,并且列出了七大理由。我不知道发帖者有没有经过商,了解不了解华商的真实情况,总的感觉是这不是一个好主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说撤退就撤退,哪有这么轻松的事,欠款怎么收?剩货怎么处理?撤退后干什么?如果是厂家,那么货物新的市场在哪里?工厂也关门不干?因为接订单的方式越来越难才跑到莫斯科直接销售,现在又退回去接订单?订单那么好接?将货送到俄罗斯人的家门口都那么难做,将俄罗斯客户请到中国去购买产品又谈何容易; 电子商务销售就那么容易做?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市场,但恰恰是过度竞争的市场,否则跑到俄罗斯来干什么?前几天和一个撒回国内朋友也谈论过此事,据他统计,从俄罗斯回去创业的人,成功的不多,失败的不少,因为回去的人大部分已不能很好适应国内严酷的竞争环境。

我从卢布贬值和乌克兰危机中倒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欧美制裁俄罗斯,俄罗斯更需要中国产品,俄罗斯卢布贬值,物价上涨,低收入者更需要中国产品。这已为历史上俄罗斯多次的经济危机所证明。华商现在要做的是放慢发货的节奏,先维持住客户,等汇率相对稳定,再步入正轨,或乘机收缩战线,为转型作准备,或根据自己行业的情况逆向操作,趁机抢占市场。总之,根据自己的企业或行业情况而定。如果实在无法可施,或者国内有特别好的项目,撤退也是一个选项。

卢布贬值的趋势可能还要继续一段时间,华商必须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应对策略,应该思考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新的经营模式,如果仍然沿用目前的经营方法,其抗风险能力显然是非常差的。华商应以此次卢布贬值为契机,着手进行转型,为以后的经营铺平道路。切不可无动于衷,被动承受,最后导致重大损失。春节前本人曾发帖呼吁华商注意卢布贬值的趋势,但有相当多的人抱侥幸心理,没有及时兑换美元,造成了很大损失。

如果我们继续沿用目前这种经营模式,微利将伴随着我们一直走下去,竞争正变得更加激烈。对于绝大多数华商来说,每天思考的是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做得与别人不同,但在目前信息交流空前发达的今天,仅靠产品差异去竞争已经非常困难,模仿和跟风将如影随形,一旦某一新款好卖,用不了多久,大量的跟风者将蜂拥而上。成功将需要更多智慧,优秀的华商在力求做到产品差异化的同时,又能在商业模式创新、品牌、渠道、推广以及管理效率的差异化方面下点功夫,将完全可能打破目前这种困境,开创新的经营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除少数特别高端的技术外,技术的引进和模仿也越来越容易,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多的低成本国家的企业不断加入的竞争者行列,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竞争越来越惨烈,企图仅仅以单一的价格手段、独特的产品或技术来保持竞争优势已经不可能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在产品、价格乃至广告“同质化”趋势加剧的今天,单凭产品优势来赢得竞争已经非常困难。实际上,在产品“同质化”背景下,只有通过“渠道”和“传播”才能真正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营销大师唐舒尔茨语营销手段单一肤浅在技术共享化的今天,产品差异化已经相当难了。与产品同质化相比,营销最值得大做文章,也有很多文章可做。营销的内容和手法要丰富得多,无论是商业模式的选择、顾客需求的把握、定位的确定,还是目标市场的选择、销售渠道和网络的设计与构建、市场竞争策略的选择、产品和品牌的推广与促销、客户服务、终端的开发与掌控等等,可选择的内容和方法非常丰富,其中的组合和变化无穷无尽,丰富多彩。这就象下围棋,棋子和方格都摆在面前,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棋局可以有无穷的变化,棋手博弈水平的高低决定最后的胜负。对于产品的差异来说,也在于这种运作水平的高低。可以说,产品的差异不是在于产品本身,而是表现在产品的文化的含量与附加的服务以及产品在市场的表现形态。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营销就是要将相同的产品卖出不同!把相同的产品卖出不同,在产品同质化的环境下找到适合自己的竞争策略,这才是对企业营销能力的真正考验。中小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在产品同质化这个平台上的竞争。

 

 

<!--EndFragment-->
--  作者:加我扣扣
--  发布时间:2014-7-31 15:15:05
--  

读来很受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