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首府

  共有927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首府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七老头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新手上路 帖子:5 积分:11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8-11-11 17:29:38
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首府  发帖心情 Post By:2018-12-15 21:25:50 [显示全部帖子]

 

   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首府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13日签署命令宣布: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新首府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此前,该首府设在哈巴罗夫斯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 位于太平洋沿岸穆拉维约夫--阿穆尔半岛的南端,临日本海。这座城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城市依山建筑。从天空中鸟瞰,仿佛座落于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2015年5月19日,普京签署总统令,宣布每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东方经济论坛,以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由此,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远东地区社会和经济的中心之一。自2015年 10 月12日起该市又取得了“自由港”资质,(见自由港平面图) https://cdn21.img.ria.ru/images/148804/85/1488048519_0:0:1036:588_1440x900_80_0_1_e598df814f1437d84e6b1fd6ae057d62.jpg

(图中:白色部分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领地;土黄色部分为不属于自由港的俄罗斯领地。

        四个港口,做左至右,分别为:札鲁比诺;波西耶特;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家建设和立法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米哈伊尔·叶梅利亚诺夫对报界说:“将符拉迪沃斯托克打造成主要的出口自由港,城市将得到发展,其作为联邦管区首府的资质以及它在远东经济中的领导地位都将得到加强。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滨海边疆区办公厅对联邦管区首府搬迁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正积极进行空房登记和分析工作,以便安置新迁来的各大部、各部门和各类代表机构。滨海边疆区代理区长(省长)奥列格·科热米亚科对记者说,总统全权代表处、滨海边疆区办公厅及俄罗斯国资委将组成工作小组,按机构进行房屋分配。自从《远东联邦大学》从大陆迁往“俄罗斯岛”以后,在市内留下了一些腾空了的建筑,它们正被规划用于部署这些新来的行政机构。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1860年前属中国领土,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当地人称“崴子”(意为港湾),因盛产海参而得名。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沙俄占领。1872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迁于此。1875年设镇。从1880年起升格为市,1888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1903年起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铁路线(西伯利亚大铁道)建成后,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苏联解体前,它是苏联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首府。苏联解体后,仍是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首府,远东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结冰期长达100~110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借助破冰船可通航。

至于原首府哈巴罗夫斯克,不无惜别之情。哈市市长谢尔盖·克拉夫丘克说,首府迁移不会对我们这老首府的投资吸引力有负面影响。早期的投资现在已进入生产,不会外流,哈巴罗夫斯克是个不折不扣巨大的物流中心。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