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中国为什么有能和俄罗斯走得太近,理由如下:

  共有614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国为什么有能和俄罗斯走得太近,理由如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dlzuan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60 积分:1866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2-8-17 11:10:44
中国为什么有能和俄罗斯走得太近,理由如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6-27 20:23:24 [显示全部帖子]

  2012年5月,我给《联合早报》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联俄抗美将是中国最大的战略错误”。之后不久参加一个学术研会,我谈这个观点时,中央党校的一位教授酸酸地说,你这位同志有些亲美啊。

  我当时没有否认自己对西方有好感,我认为中国现在不是学西方学得太好超过老师了,而是和西方还有很大差距,不能自满,也不能调头走回头路。

  其实,这位教授还算客气。我在南京和一位南京大学的老教授说起这个观点时,老先生说我的观点是天大的笑话。他从鸦片战争说起,说中国一直遭受西方的凌辱,现在西方对中国也不是步步紧逼。他还说,普京是俄罗斯老百姓选出来的,俄罗斯是民主国家。

  而今看来,批驳我的观点成为主流,成为未来的方向,我的担忧正在变为现实。当然,中国官方认为中俄不是结盟,而是抱团取暖。可这就像男女抱在一起,迟早会走到一起的。

  坦白地说,假如按照和俄罗斯越走越近、和美国越走越远的这个态势下去,我对中国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为什么和俄罗斯不要走得太近,理由如下:

  第一,从历史上看,俄罗斯是抢掠中国地盘最多的国家,而美国是二战中国要亡国灭种之际给予帮助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彻底倒向苏联,结果一无所获,还在珍宝岛开战;改革开放和美国及其盟国做生意,融入西方体系后,经济才得以迅猛发展。苏联带给中国的是灾难和屈辱,而美国带给中国的是民主和普世价值。

  第二,从政治体制看,俄罗斯表面是民主国家,实质是普京独裁的警察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经常是出尔反尔,不讲信义。苏联失去了中国,失去了东欧,然后自己又分裂,显然是落后的体制。而美国及其盟友的民主体制,虽然有诸多缺陷,但依旧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一系列坏制度里面相对较好的一个。

  第三,从经济方面看,更是如此,中美经济合作,中国真是赚了不少钱,大家对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看得清楚。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欧美经济出现困难,但你要相信他们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要以为中国真的多么厉害。再看看俄罗斯,领导一声令下,华商的财产就被俄罗斯警察抢走;中俄之间的管道,说改道日本就改道,毫不含糊。中国指望俄罗斯供应石油,更是天大的风险,俄罗斯倒是将扼住中国的咽喉,想断油就断油,想提价就提价,整你没商量。这是俄罗斯人的性格,他们多疑、善变、警惕心强,融合了西方的勇猛和东方的狡黠,他们不止对中国如此,对谁都这样。

  第四,从人民之间的情感来看。美国人对中国人,还是有着传统的友好,当年把庚子赔款的钱,拿来建清华大学,便是美国人所为。而俄罗斯则不同,俄罗斯人一方面羡慕中国的经济成就,一方面难以掩饰多年来多中国的瞧不起和敌视,黄祸论在俄罗斯的流行程度,远大于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的流行程度。

  第五,从地缘政治看,中美更不应为敌。中美远隔重洋,应该是天然的盟友,一个富强稳定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却未必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不要和俄罗斯走得太近,不等于和俄罗斯为敌。外交就是平衡的艺术,如果和俄罗斯抱团儿丢掉世界,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举,暂时收获现在,可丢掉的是未来。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