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忧郁的北极熊——我的俄罗斯情结(对老毛子有话说)

  共有698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忧郁的北极熊——我的俄罗斯情结(对老毛子有话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左岸莫客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68 积分:2951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11-2-21 11:28:58
忧郁的北极熊——我的俄罗斯情结(对老毛子有话说)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4 16:17:21 [只看该作者]

 ——本文摘编自《东博书院》作者:孔庆东

 

  让我这个1964年出生于哈尔滨的中国男人来谈谈“我的俄罗斯情结”,恐怕一两千字的篇幅是不够的。关于俄罗斯的感想,如果让我撒开了说的话,那真是“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毛子”就是我脑海中最复杂的一个矛盾体:“老毛子”就是“大鼻子”,就是“苏修”,就是“俄国佬”,就是“熊瞎子”。一方面,这是咱们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亡我之心不死,经常犯我领土,杀我军民,特别是珍宝岛一战,欺人太甚。幸好我“万里长城”奋起反击,打得北极熊心服口服。珍宝岛反击战的英雄于庆阳、冷鹏飞等,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忘记了,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幅著名的宣传画《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画的就是重伤的于庆阳甩开为他包扎的卫生员,手握冲锋枪,在冰天雪地中奋勇冲锋的英姿。
  那时候,我们黑龙江人民响应党中央“随时准备打世界大战”的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称霸,那是肉食者谋之的事,跟咱老百姓没关系;积粮,黑龙江沃野万里,肥得冒油,插根筷子都能长出树林来,柏油马路上年年晾晒着金河银河般的战备粮,这也不成问题;就是挖洞一项,苦了大人,乐了孩子。开始要求家家都挖小防空洞,因为做不到,改为楼楼都挖大防空洞。其实老百姓自己挖的那些洞很难抵御现代炮火的轰炸,更甭提原子弹了,后来就都改作菜窖。倒是政府组织的“7381工程”,规模宏伟,据说造价每前进1米就是当时1万元人民币,完全是一座“地下哈尔滨”,里边防核、防化、防生,有粮、有水、有电,医院、学校、兵营、商店俱全,并行四车的通道,高达10余米的楼房(在地面建好后,沉入地下)。当时人人都学会了怎样防原子弹、氢弹和毒气,窗户上贴满了十字纸条,学校、单位和街道多次组织演习。警报一响,全城一空,男人们趁机下棋打牌喝啤酒,女人们趁机家长里短织毛衣,孩子们趁机捉迷藏……而这些,全拜“老毛子”所赐。因此那时候,我们不怕日本鬼子、不怕美国鬼子,主要担心的是“老毛子”越过大兴安岭,直插大庆,加满石油,直扑哈尔滨,威胁党中央。
  可是另一方面,又听说这个苏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列宁、斯大林的国家,是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国家,因此像我这种从小喜欢思考问题的孩子就越发糊涂了。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出了德国鬼子?为什么列宁、斯大林的国家出了苏修?为什么社会主义的苏联跟资本主义的美国勾结起来围攻中国?还入侵捷克、欺负“地中海的明灯”阿尔巴尼亚?毛主席让我们关心国家大事,可是这些问题实在深奥,小孩子实在想不明白。倒是大人们一针见血地指出:“老毛子”从来就不是玩意儿,比小日本儿还坏。证据就是苏联红军打败日本关东军后,在东北纪律很坏,特别是污辱妇女,被东北老百姓给骗到胡同里干掉不少。听说中央还特别向斯大林同志提过意见。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主要的受害地区就是东北。大人们的见解很快得到中央社论的支持,从广播里我们知道了,原来苏联现在已经是“新沙皇”,又叫“社会帝国主义”。老沙皇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比3个黑龙江还大,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那些血案听了令人发指。现在的“新沙皇”已经是马列主义的叛徒,逼着中国也搞修正主义,不然就用原子弹威胁,幸亏咱中国也造出了那玩意儿。于是,一些孩子就幻想着:有朝一日杀去莫斯科,活捉勃列日涅夫,然后把苏联的原子弹全部射向华盛顿——新三国演义!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些肤浅的幻想之外,我们发现哈尔滨的文化竟然跟老毛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是俄罗斯式的:从教堂到普通民宅都高大宽厚,正正堂堂;哈尔滨的生活习惯是俄罗斯式的:爱喝酒和“格瓦斯”——哈尔滨人均啤酒消费量仅次于慕尼黑和巴黎,居世界第三,爱吃俄式黑面包列巴,爱吃香肠——哈尔滨红肠是我最爱吃的美味之一;男人爱装修房屋,女人爱梳妆打扮——现在电视上的模特敢穿什么衣服,哈尔滨大街上的姑娘就穿什么衣服;爱郊游——哈尔滨人叫“野游”,在那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每个单位都年年组织春游、秋游,吃喝玩乐,一律公款,人民群众其乐融融。郑绪岚那首著名的《太阳岛上》,问世于改革开放之初,所歌唱的内容其实都是文革期间哈尔滨人民的美好生活,在这里除了那些昧着良心的知识分子,很少有人说毛泽东时代不好。哈尔滨还是一座艺术之城,音乐、美术、雕塑是人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俄罗斯的影响。更不能否认的是,哈尔滨的语言中掺杂了不少俄语词汇——哈尔滨人管水桶叫“伟大箩”,管监狱叫“笆篱子”,管市场叫“巴杂市”,跟小孩或者小猫小狗握手时就说“打拉司机”——你好。哈尔滨的男人不喜欢做小事,不喜欢做家务,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侠骨柔肠……哈尔滨还有很多中俄混血儿,我们叫“二毛子”,漂亮得一塌糊涂。
  所以,似乎有两个“老毛子”交错闪烁在我们的视野里。
  后来长大一些,开始阅读外国文学,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俄/苏文学——其次才是法国和英国文学。从俄/苏文学中,我读到了一个博大而痛苦的、忧郁而粗暴的灵魂。不论是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是叶赛宁、肖洛霍夫,我觉得他们的意识形态差别都不大,他们共同表达出了一种叫做“俄罗斯”的东西,像大地一般辽阔而坚忍的精神。文学之外,俄罗斯的绘画、音乐、建筑、宗教以至战争艺术,都使我深深地迷恋。所以,当我初中所念的61中以俄语为外语,父亲问我要不要转到32中或者47中去学英语时,我果断地拒绝了。
  其实我俄语学得很差,除了考试能得高分和多年用俄语写简单的日记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用途,但我喜欢俄语那种粗犷豪放的发音,喜欢俄语中描绘大自然的丰富语汇。我喜欢北大俄语系的朋友:郑滨、高会生、谢小用、洛兵、方平、贺红英……俄语系的老师都很喜欢我:潘虹、雷秀英、刘克勇、岳凤麟……我还跟俄语系的李明滨教授联系,要考他的世界文学研究生,可惜我本科毕业那年,他不招。现在去歌厅唱歌,我经常唱的是《三套车》、《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这些歌曲,俄罗斯的年轻人都已经不会唱了。2004年,一位俄语系毕业生报考了我们中国现代文学系研究生,我平生第一次主动跟学生说:“你跟着我吧。”当然,他的成绩和素质都很出色。我在韩国任教时,遇到一位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学家在那里打工,我用俄语称呼他“达瓦理事”——同志,他的眼里立刻闪出激动的光芒。
  曾经几次有朋友组织去俄罗斯玩,但我不大想跟很多人一起走马观花,更不想跟旅游团一起暴殄天物,我宁愿在电视上或者深圳的“世界公园”里看看红场、皇村学校、涅瓦河大街。我的同学有常驻俄罗斯的银行代表,有经常跑俄罗斯做军火生意的,从他们那里,从很多渠道,我知道北极熊现在比较瘦弱,比较忧郁。但一个灵魂,只要还懂得忧郁,就是充满希望的。如果我是政治家,也许不希望北方重新崛起一个强悍的超级大国。但是做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又不希望俄罗斯沦为一个三流国家。我相信产生过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和列宾的色彩,产生过别车杜的雄文和列宁的宏图,产生过门捷列夫、巴甫洛夫、罗蒙诺索夫和加加林的这个国家,一定会渡过不得不烧掉钢琴来取暖的寒冬,从春天迸裂的冰层里,探出它北极熊般伟岸的身躯。
  我怀着“天鹅湖”般的心情,矛盾而忧郁地,关注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俄中友好协会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新手上路 帖子:1 积分:7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4 22:50:4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5 18:42:41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你是北大俄语系毕业的?说俄语水平不好,我有点困惑,北大的毕业生水平应该可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华商加油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163 积分:120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4-6-16 19:46:1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9-29 16:34:40 [只看该作者]

可以的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