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俄罗斯华人圈 → 中国人在俄罗斯:俄罗斯的特警为何让当地的华人如此惧怕?

  共有515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国人在俄罗斯:俄罗斯的特警为何让当地的华人如此惧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中俄资讯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362 积分:3856 威望:0 精华:15 注册:2011-7-25 21:40:28
中国人在俄罗斯:俄罗斯的特警为何让当地的华人如此惧怕?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3 15:36:31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特警,中国人俗称“阿蒙”,这是因为在每个特警队员的臂章上都有俄文字母缩写“AMOH”的字样,直译为“特殊用途的警察队伍”。

      说白了,就是防暴警察,其主要的职责有维护治安、制止犯罪、打击恐怖等。这类警察与一般的警察的装束不同——他们经常是“武装到牙齿”:头戴贝雷帽,身穿迷彩服,脚蹬长筒皮靴,腰带右侧别着手枪,左侧挂着手铐,胸前布满子弹袋,肩挎冲锋枪,有的大城市的特警还配备防弹背心,有时在执行任务时还要戴上只露出两眼的黑色头套。

      一提到特警,我就会想起在莫斯科留学时那挥之不去的一幕。那时我还是一个大学三年级的穷苦学生,为了出国留学借了不少钱,仅靠微薄的助学金是不够的,所以我决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为了能在莫斯科卫星城的一个市场站住脚,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办妥了一个非常正式的许可证,这个证是许多中国商贩所没有的,因为有的人连工商局的门都找不到。有了它,我就可以安心的在市场上卖我的皮夹克了。然而有一天,我被两名荷枪实弹的阿蒙连人带货塞进了一部警车里。他们以为我肯定没有许可证,当我出示以后,他们确实有些惊讶的神色,但很快抓住了另外一个把柄,说我持的是学生护照不能在市场上卖货,必须交罚款。如果是现在,我当然会说,现行法律并没有禁止持护照者利用暑假打工。可在那时,那是我生平头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同警察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警察打交道,哪还敢辩解什么,“破费”了一万卢布(按当时的比价相当于20块钱人民币),没有收据是自然的。所以,每当有中国人向我说,见到警察第一是能跑就跑,第二是给钱,我是完全理解他们的。

      2004年9月1日,在伯力市北区——“红色舰队”区市场上就发生了一起中国人见到阿蒙拔腿就跑,最终还是被逮到并缴纳了“罚款”的事件。在这场风波里,可不是一两个阿蒙,而是十多个;也不是一两个中国人“破费”,而是15个。而涉案的中国公民的人数就更多了——在这个市场上经商的中国人总共大约有200人,给我送来对阿蒙的控诉信是60多人联名写的。

      “柳领事,咱没见过鬼子进村啥样,但那天真跟鬼子进村似的。”送联名信的人,也是当事人之一的方友国向我描述了那天的情景:“十多个全副武装的阿蒙,在一个秃顶、小个子‘黑皮夹克’的率领下,从三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上跳下来,把市场的出入口全都封住了,然后就开始检查中国人的护照。说是检查护照,他们根本就不看你的护照,就是抓人,见一个抓一个。中国人不管有没有护照,扔下摊位和货物四散奔逃。等警察走了以后,发现不少摊位上丢了东西,我的侄子就亲眼看见,一个阿蒙把一个小收音机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这场‘大搜捕’前后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陆陆续续地一共15个中国人被抓到了那辆救护车上。我在救护车上还看见宋志江两口子是被阿蒙拷过来的,一会儿老宋给你讲一下他的情况。救护车把我们拉走后,围着市场绕了几圈,最后把我们带到了市场后面的小丘上。那里有一幢废弃的房子。进了破房子后,‘黑皮夹克’发话了,每人交1500卢布就可以走人。我们有些人随身没带这么多的钱,阿蒙同意打电话让亲戚朋友送过来。有三四个人直到最后才被放走,就是因为等家里人送钱来着。”

宋志江讲道:“一看阿蒙来抓人,我跟我媳妇就跑到库房里藏了起来。大概一刻钟的光景,进来两个阿蒙发现了我们。其中一个大个儿十分生气地打了我一个嘴巴。他们给我们两口子都戴上了手铐,快到车跟前的时候,他们可能也觉得过分了,就把手铐给我们打开了。”

      我已经不需要问他们谁有护照、签证和打工卡了,很明显这是又一起针对非法移民的艰难的领事保护案件。我也不需要问,在收取每人1500卢布的“罚款”后特警是不是给他们开了收据,很明显这是又一起警察披着合法的外衣对中国人执法犯法的典型案件。然而,特警的警服可不是那么好扒的呀!而且,处理发生在市场的这类案件,我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去年夏天,滨海边疆区纳霍德卡“南方”市场上的300多名中国人信告市场管理者与警察勾结,变相向每户中国人多收费用,实际就是“保护费”。我当即向俄方提出了交涉。结果却是,由当地外事警察和移民、工商税务、卫生检疫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把中国人检查了个“底掉”,最终查出有一半的中国人是证件不全者。

 

本文摘自《遭遇俄罗斯》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中俄资讯网客人
(222.128.*.*)
  2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3 19:33:12 [只看该作者]

TMD的老毛子!!!!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admin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2424 积分:26219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3-12-30 16:34: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6 14:26:45 [只看该作者]

已被管理员设为精华帖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