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俄罗斯情结”与“中国情结”的不解情缘

  共有520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俄罗斯情结”与“中国情结”的不解情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ingganne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新手上路 帖子:3 积分:8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24 13:03:35
“俄罗斯情结”与“中国情结”的不解情缘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1-2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谈到中俄两国交往历史和现状时,“俄罗斯情结”和“中国情结”是常被提起的字眼。

 

  所谓“俄罗斯情结”,指的是一些中国人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眷念和偏爱,有此“情结”的人们常常向往莫斯科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向往圣彼得堡的冬宫和涅瓦大街。他们能背诵普希金的诗歌,爱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喜欢列宾的绘画,聚会时往往要唱《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种种现象告诉我们:“俄罗斯情结”在某种程度上是“俄罗斯文化情结”,是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学和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这种“文化情结”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俄国的文化与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法国的启蒙思想一同进入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思想来源。译介俄苏文学被鲁迅等文化巨匠称为“给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俄苏文学的流行为中国的近现代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许多中国人留学苏联,大量苏联专家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苏文化间牵线搭桥,使苏联的文学艺术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这就不难理解,“俄罗斯情结”更多地为中国知识分子所持有,尤其是那些曾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所持有。

 

  将中国人的“俄罗斯情结”与俄罗斯人的“中国情结”作一个比较是有趣的。虽然俄语中“中国情结”这样的概念并不流行,但俄罗斯从古至今都不乏向往中国文化的人士,从那些喜好“东方风雅”的俄国17、18世纪的王公贵族,到始终是世界汉学中坚力量的俄罗斯汉学家;从中苏友好时期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到如今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所吸引而热衷学习汉语的莘莘学子……如果说中国人的“俄罗斯情结”是文化层面的偏好,是对中苏“兄弟般友谊”的怀念;那么,俄罗斯人的“中国情结”,是对中华文化的仰慕,是对今日中国发展成就的敬佩和欣赏。

 

  没必要去论争某些“文化情结”的是非优劣,也没必要去论证它们的出现是否合理,归根结底,这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一种文化、美学趣味的倾向。但是,中国人的“俄罗斯情结”需要得到更多呵护。毕竟,“俄罗斯情结”已成为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独特路标,成为两国友好合作的文化基石。它的存在,不仅有助于提升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更有助于两国人民续写新的友谊篇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江湖人也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论坛游侠 帖子:12 积分:15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14 11:09:0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1-25 7:36:52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的“俄罗斯情结”与俄罗斯人的“中国情结” 两相比较 耐人寻味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哎哟卧操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41 积分:176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15 13:04:5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1-26 11:00:20 [只看该作者]

这种所谓的情绪 多指的是中老年人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哎哟卧操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41 积分:176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15 13:04:5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1-26 11:00:51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的“俄罗斯情结”需要得到更多呵护。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