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俄罗斯华人圈 → 我在俄罗斯体会到的“冷”与“暖”真是鲜明对比啊

  共有299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在俄罗斯体会到的“冷”与“暖”真是鲜明对比啊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稀里糊涂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新手上路 帖子:5 积分:13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4-10-28 14:11:31
我在俄罗斯体会到的“冷”与“暖”真是鲜明对比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5 15:15:25 [只看该作者]

  “你有钱吗?给一点买酒喝”,在莫斯科的列宁格勒火车站里,一个金发小伙子沿路向陌生人讨钱,他的穿着与常人无异,不像乞丐,人们冷脸拒绝了他。

 

  “不必吃惊,这是常事”,我由圣彼得堡出差返莫斯科,此行结伴的一位中亚同行司维塔对我解释道。她已在莫斯科常驻五年,“这里太冷。不光是天气冷,人们的心也很冷。如果你在街上问路,没有人会告诉你”,司维塔说。

 

  等汽车时,司维塔发现自己的一个纸袋忘在火车车厢里,此时我们已下车1小时,车站服务处说,我们那列火车已驶往补给场,停在42车道,司维塔说,遗失的是几件送给家人的小礼物,虽然只值几百卢布,但她认为很珍贵,决定回去找。

 

  我们沿着的凹凸的石子路往前走,铁道错杂,只能沿途询问遇到的人,铁道检修工、刚下班的列车员、车站职工的亲属……被询问的所有人都耐心指路,有人说的方言几乎无法听懂,有人会一些英语,有人会带我们走一段,有人说不清楚就写在纸上。

 

  路程超出了预估,越走得远,就越是担忧——就算找到了列车,也不一定能找到失物。一小时后我们找到了列车,列车员认真地回到车厢帮我们找礼物,当他提着一个小牛皮纸袋出现在车厢门口,司维塔抽泣起来。

 

  沿着铁道往回走,碰到曾给我们指路的人都关心地问“找到了吗?”,一位老先生说“护照要记得随身带”,司维塔表示遗失的是给家人的礼物,老先生说“啊,家人比护照更重要!”他的脸上写着由衷的喜悦。

 

  “司维塔,你还认为莫斯科人心很冷吗?”我一问,司维塔笑了,疲惫中带着释然。

 

  记得一位朋友说,她驾车行驶在莫斯科一条大道上,车行缓慢,但中间一条车道始终空着,所有车辆都自动避开,原来地上有一只胖鸽子在挣扎,它受伤了。

 

  在莫斯科的街道上,遛狗的人会自觉避开其他行人;当女士经过难走的路段,男士会伸手相助;当车辆陷入雪里,会有路人帮忙推车分文不取;当行人横穿马路,车辆无论开得多快也会停车让道,但当开车的人违背交通规则挡了路,必会遭后车不客气的鸣笛挑衅……

 

  人们常以特别的眼光去看待经历过战争的民族。一位年逾古稀的俄罗斯画家以组图《我的童年》描绘自己幼年最深刻的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幅是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弟弟赤裸上身站在水中仰头张望,头顶上飞机呼啸而过;另一幅是一群俄罗斯孩子挤在一起开心地看天,将夜空中横飞的炮弹当作焰火表演……

 

  诗人叶夫图申科描绘现代俄罗斯的思想碰撞,“睡吧,纽约,睡吧,巴黎,让城市的睡梦回答你们: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请你们去问问母亲们,去问问我的妻子,你们就该明白: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不仅仅是战争,20余年社会生活的起伏跌宕,亦带给俄罗斯人太多的沉重。

 

  这一天,我和司维塔在那份遗失的小礼物中找到了“温情”,然而当我们出车站时,由于走错通道,又遭到一群警卫的大声嘲笑,再一次遭遇“俄式冷漠”。

 

  冷与暖,也许正如俄罗斯的肌肤,灵魂的温情已被曾经流血的结痂所覆盖。走出车站,街边小店的玻璃窗上贴着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著名的黑白肖像照,他的目光,沉郁又犀利,看向这俄乡罕有阳光的街道,看向时空的深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qjskb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174 积分:127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8-17 11:30:1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5 16:04:15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经历 让我感受到了俄罗斯的真实生活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