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彼得VS康熙:中俄同一时代两个巨人的对比

  共有426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彼得VS康熙:中俄同一时代两个巨人的对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语向黄昏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85 积分:279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2 10:29:24
彼得VS康熙:中俄同一时代两个巨人的对比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24 17:00:13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彼得大帝VS康熙大帝,同一时代两个巨人的对比 
 

       在17、18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和俄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个名彪史册的皇帝。一个是中国的康熙,一个是俄国的彼得。这两个人具有极为相似之处。然而,两人对后世的影响却大相径庭。 
 
同为少年登基 
 
       康熙皇帝生于1654年,7岁时,在孝庄皇太后主持下,登上皇位,14岁时利用亲自组建的善扑营少年侍卫铲除了位高权重、野心勃勃、专横跋扈的鳌拜,得以亲政,但未杀鳌拜。彼得比康熙小18岁,10岁那年与同父异母兄弟一起被拥立为沙皇,也是经过7年,在17岁那年统领由他组建的“少年团”摆脱了女大公索菲娅摄政的挟持,把这位凶残的女大公关进了修道院,才真正行使皇权。 
 
同样博学勤政 
 
       “少年天子”康熙执政后,充分施展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以及果断坚韧的人格力量,运筹帷幄、力平三藩,其政治智慧充分表现于成功收复台湾和治理台湾上。而其军事才能在他三次率军亲征,消灭噶尔丹时表露无遗,有时为追杀敌军,一连三天不下马,其骁勇与顽强绝非常人可比。有趣的是,彼得执政之后,也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为争得出海口,征战土耳其28年,在战争中信心百倍、身先士卒。 
       康熙十分勤政,对送来的奏折是有奏必签。右手患病拿不住笔,左手也要执笔批签。他不但精通经史子集,而且懂得西方天文学、数学、药学,艺术也能鉴赏。康熙不仅大兴科举,还另辟蹊径,开设“博学鸿词科”和“南书房”,广揽天下贤能。彼得对实用技术有着疯狂的热情,办公室里有木匠、石匠、铁匠的全套工具,一生精通12种手艺,甚至化装成一名留学生,到荷兰和英国去学习造船技术、船舶设计和数学理论。为了破除贵族世袭制,彼得亲手制定了14级的官职等级表,规定了每一级的知识、能力、贡献的标准。这使儿时的猪馆雅古任斯基当上了总检察长,卖过肉饼作过马夫的缅什科夫成了陆军元帅。 
 
发展模式迥异 
 
       尽管康熙与彼得有着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因为他们有意或无意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中俄两国在其后的一百年中,却出现了迥异的巨变。可以说,彼得大帝是俄国旭日东升前的曙光,而康熙大帝虽创出一个康乾盛世,却终究是落日前的辉煌! 
       康熙前期的政策是明智的,轻徭薄赋、“恤商”、允许私人开矿、废止禁海令,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康熙没有也不可能丝毫触动旧有生产关系和国家体制,这位明君依旧是个封建之君。就在废止禁海令32年之后,他又重新下达了禁海令,一度开启的帝国大门,又被他轰然关上,关上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与康熙截然不同,彼得有一个极为明确的目标,就是要使古老落后愚昧的俄罗斯与先进发达的世界连接起来,与蓬勃兴起的欧洲工商业沟通血脉。他大力发展工商业,奖励出口,废除臃肿庞大的衙门,组建了技术学校,规定贵族子弟必须学会数学和一门外语,否则不得结婚,也不得保留贵族身份,建起了现代意义上的印刷所、图书馆、剧院、博物馆,创办了规模庞大的科学院。 
 
       彼得性格粗犷,甚至凶残无情,他处死了反对改革的“太子帮”头头、自己的亲生儿子阿列克塞。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康熙的性格却是刚柔相济、经书礼仪,雍容大方,但到晚年,其宽仁思想却发展到迂腐程度,以至出现了吏治松弛、百政俱废、官场腐败的危险迹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语向黄昏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85 积分:279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2 10:29: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24 17:01:13 [只看该作者]

 

       由于两个历史帝王人物的思想境界的差异,引导了两个国家产生不同的历史结果。

      1697年3月,彼得组织了有250人参加的庞大的学习团,其中包括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牧师、医生,甚至连厨子也在之列。而彼得能放下沙皇的架子,化装成一个炮手。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向西方发达诸家学习,故在印章上镌刻着:“我是一名学生,现在前去拜师。”

      俄罗斯学习使团访问了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就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组织构建、文化礼仪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调查。在英国,彼得多次参观了牛津大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造船厂和造币厂,会见了许多科学家,第一个就是名闻四海的大科学家牛顿,又力邀大数学家弗哈森移居俄国,并虚心地向钟表师傅学习修理技术。这可不是摆样子的学习,而是与工人一道,亲力亲为。在荷兰,沙皇与11名留学生在造船厂学习造船技术,在荷兰专家保罗的指导下,利用3个月造出了三桅巡洋舰“彼得——保罗号”,保罗为此为彼得颁发了毕业证书。

      当时的俄罗斯,虽然疆域辽阔,实质上则是一个闭塞的内陆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无一能显出进步和强势。彼得率领的学习使团回国后,决心效法西欧,在全国进行改革,彻底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语向黄昏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85 积分:279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2 10:29: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24 17:01:56 [只看该作者]

 

 

      彼得改革的第一步是从政治制度开刀,首先废除了经常干预皇权的大贵族“杜马”,整顿了税务机构,设立9个大臣组成的参政院(枢密院),作为国家最高管理机构,负责立法、行政监督、司法、税收、外交、军事、工商等事务,设立12个院代替了以前机构臃肿的50个中央官厅,并在全国设立监察总署,各省设有监察官,以切实有效地保证国家法令在全国的实施。

      在军事上,彼得一世解散了射击军,实行了义务兵役制,组建了正规兵团,建立了拥有步兵、骑兵、炮兵诸兵种的13万陆军常备军;首次创办了拥有48艘战船的海军和军事院校以及军需工厂,下令把全国教堂的大钟取下,铸成300门大炮,彻底告别了冷兵器时代,并选派贵族优秀子弟出国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理论,很快使俄罗斯军队完成向现代军队的转变。这时的清朝,正陶醉在康熙盛世的歌舞升平中。然而,军事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无一支炮兵,更无海军,遑论军事院校!

     在经济上,沙皇鼓励兴办企业,强制商人开办工厂,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商人向工业投资,奠定了俄国的工业基础,并在男性军民中征收高额的人丁税,使人丁税自此成为国家税收的基本收税,仅在1701年后的3年中,俄国国库纯利就达到300万卢布。

    17世纪前的俄国,野蛮伴随愚昧,愚昧产生了落后,人们除了宗教书外禁止看杂书,玩乐器、下棋、观看演出,甚至不准男人刮胡子。彼得一世学习西欧文明,先从贵族开始,移风易俗,用餐摈弃手撕嘴啃,开始用西欧的刀叉盘碟,贵族以学习日耳曼语、拉丁语、法语为时尚,服饰以欧洲的短装替代俄国的长袍,贵族立即实施,穷人5年内实施。很快扭转了长、臃、野的服饰面貌;对留胡子的陋习,除神职人员外,规定禁止所有的人蓄须,凡想蓄的,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课以重税。付不起税额,则送劳改工厂,以劳动补足税额。重税之下,俄国人蓄须的陋习彻底革除了。为了推行西方的社交礼仪,彼得在皇宫中亲自为贵族教习各种礼节,倡导法国式的“大舞会”,贵族、军官、豪商大贾、内阁成员必须携带妻子儿女准时参加,彼得一世率先力行,勇做示范,使“大舞会”逐渐成为一种轻松活泼的娱乐活动。

    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彼得重视青年教育,组织编写了一本《青年手册》,教育青年要谦虚勤劳、温和顺从、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等等。《青年手册》编写得很详细,甚至有些琐碎,诸如“在大街上走路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斜眼看人;要挺胸昂首、径直向前”以及“吃饭不要把手放在盘子上,不要摇晃着腿,不要吧嗒吧嗒的出声,不要用手擦嘴”等等。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彼得规定,尚未学会算术和几何的贵族子弟不得娶亲;不能胜任工作的不得结婚,禁止父母包办的契约婚姻等等。

 

    在政府的强力作用下,俄罗斯从野蛮、愚昧、落后蜕变成文明、进步的伟大民族。俄国从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正如马克思评价说,彼得一世用东方的方式执行了西方的文明,“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彼得活了47岁,是极具含金量的47年,而康熙仅在位就达61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语向黄昏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85 积分:279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2 10:29: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24 17:02:23 [只看该作者]

 

 

     一代帝王也罢,一代领袖也罢,推翻政权、改朝换代容易,但要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则难,这也是考量政治家的重要标准。离开这个标准,什么文治武功,只不过是御用史学家的吹捧而已,终究要贻笑于后人。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