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美媒称俄罗斯如此咄咄逼人 为何中国不行?

  共有530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美媒称俄罗斯如此咄咄逼人 为何中国不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左岸莫客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68 积分:2951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11-2-21 11:28:58
美媒称俄罗斯如此咄咄逼人 为何中国不行?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31 11:58:51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反映这一点 所有目光近来一直聚焦于一个政权——它不满冷战后现状、坚信地缘政治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秩序、怀有长期安全担忧。这说的是哪个国家?在俄罗斯侵入克里米亚前,答案明显是中国。如今随着俄成为头号修正主义国家,中国退居次席。

  中国当然不是俄罗斯。但两国虽有众多不同,相似之处也不应被忽视。自苏联解体以来,莫斯科一直不愿接受俄作为有核武的中等强国的地位。普京称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而中共热衷于谈论西方列强和日本令中国从亚洲第一强国沦为弱国的“屈辱世纪”。让中国重返亚洲之巅的应有位置是北京的一个中心目标。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有关正确秩序的历史观正推动着旨在转变地区和全球力量平衡的政策。这两国的安全领导人坚信,国际政治是零和博弈。北京喜欢讲“双赢”,但连它向华盛顿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似乎都意味中国想一帆风顺地成为世界霸主。

  意识形态、冤屈感及对权力的精心算计,驱动着莫斯科和北京。同样,两国都担心各自海上航线的安全。中国经济依赖海外能源和海上贸易,而控制印度洋和亚太海上运输线的是美国。北京进行海军现代化和扩大亚洲近海领土,就是为应对这个现实。

  重要问题不是俄罗斯为何如此咄咄逼人,而是中国为何没有。两国的国内政治差异给出答案关键。俄罗斯是弱国,却有强人当政。而中国虽是强国,但并无强人当政。中国如今仍是相对谨慎、寻求共识的国家。

  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须接受,俄中仍是修正主义国家,其特征是傲慢与不安全感的组合。这种政治上的不安全感,源于地理条件和美国的长盛不衰。俄罗斯人和中国人都认为,自己的未来不应被置之不理。

  北京正密切注视着美国的决心和信誉。中国领导人如今一定在问:冷战后的欧洲秩序是不是现在可以改变了?有没有至少值得试探的美国红线?北京能创下先例,采取行动“保护”海外华人吗?离间美国及其亚洲盟友,特别是日韩,中国还能做更多吗?

  美国应主动采取行动,确保针对北京这些问题的答案全是否定。虽然应对俄罗斯,目前美国选项有限,但在亚洲,华盛顿仍可避免造成既成事实。中国的国力和地位会不断上升,所以华盛顿需要不懈的战略加之不懈的执行,确保中国周边都是与美结盟的强大国家。

  本文节译自美国《旗帜周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哗拉拉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论坛游侠 帖子:15 积分:18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7 16:13:1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1 9:55:36 [只看该作者]

战斗民族就是不一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哗拉拉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论坛游侠 帖子:15 积分:18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7 16:13:1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1 9:56:30 [只看该作者]

意识形态、冤屈感及对权力的精心算计

 

俄成为头号修正主义国家,中国退居次席。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