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北京又迎来了沙尘暴,这应该是春季惯例的礼物了(紧接着之后还有杨树毛毛的礼物)。就在几个月以前,我们还在嘲笑莫斯科人是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去超市抢购,而现在,他们则可以嘲笑我们是不是吃了很多的土了。因为,莫斯科是一个森林中的城市,而北京则面对这内蒙的大沙漠。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伟大首都的卫星图:
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莫斯科是被层层的森林包围的,北京则是仅仅身边一圈森林,远处就是庞大的沙漠。从历史上,我们就知道这么一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其中的歌词是“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我们分析下歌词,可以看到风儿是轻轻的,心情是爽朗的,晚上是幽静的……结合地图,我们可以确信这个歌还是有其真实环境的。
我们可以看下历史上莫斯科郊外的油画:
而据有关材料介绍,在莫斯科,绿化面积占市区面积的40%,有11个自然森林区,89个公园,400多个小公园,100多个街心公园。据在那里的国人描述,城市边界全是密不透风的无边森林,其中的树径足有几人合抱的那么粗。城市里居然湿地连绵,城区间居然森林相隔,到处都是鸟语花香。
我们可以看一下文字所描述的现代莫斯科:
也许上面的描述感性,那么如果非要加一组数据的话,我们可以看到:
一亩树林一天可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制造49公斤氧气,供65个人呼吸一天;
树木是杀菌能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400万个,林荫道58万个,公园里100个,树林里55个;
树木是吸尘器,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附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附灰尘22-60吨;
树木是空调器,在夏日里可以有效地降温4—6%,同时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周围环境的质量;
树木还可以降噪。成片的树木可以降噪26分贝,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噪10-15分贝。
看到上面这些,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失去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比如,我们的大树。记得小时候,我曾经每天放学要经过一片树林,还曾经挑选自己觉得厉害的树叶梗来跟别人比拼,不过这些都随着树木的砍伐而失去,这种儿时游戏也已失传。
长大后在国外,经常能看到电视台播放的直升机俯瞰大地的视频,其中有密集的公路网,整洁的工业区,以及成片的森林和河流,其中还能看到鸟群,以及水面上点点的小船……现在想起来,这真是赤果果的炫耀啊,看了这些,很容易引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当然,很多地区过去也不是这样的,但随着文明的发展,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他们渐渐意识到自然的价值,而现在到我们了。如何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从国家层面,会加强森林防火,防止乱砍乱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等,而对于我们个人,也有很多可以做的:
减少办公用纸,比如双面打印,小字体,比如背面打印,据说公司都鼓励这样;
尽量少看纸质书,可以用掌阅等APP在手机阅读书籍,包括杂志也是可以的;
尽量选择结实的家具,一用到底,且增加金属家具的比例,不要以用红木家具为荣;
还有一次性筷子、便签纸这种小小的物品,也会消耗我们的森林,可学韩国的铁筷子;
少吃烧烤、羊肉串,减少对木炭的需求,没有撸串,就没有对树木的杀戮。
也许这些短时间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为了我们孩子的呼吸道,为了他们的健康,我们可以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