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中国趁俄罗斯内乱 搞定两种高性能军用发动机?

  共有432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国趁俄罗斯内乱 搞定两种高性能军用发动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矮我去!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173 积分:128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6-13 14:57:06
中国趁俄罗斯内乱 搞定两种高性能军用发动机?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8-14 18:26:03 [只看该作者]

    近日《中国航空报》的一篇文宣文章提到,位于成都的中航工业涡轮研究院攻克了该型发动机涡轮叶片研制的难关。文章中提到该型发动机“涡轮叶片还要承受超过其金属融化温度700度的高温”、“高温是涡轮部件面对的第一道坎,工作环境温度动辄就是一、两千度”。虽是只言片语,已经足以推测文章中说的是全新一代的高性能军用发动机,很可能就是传闻已久的涡扇-15型发动机。外国媒体猜测,涡扇-15发动机于2014年至2015年开始进行发动机高空台测试,2020年左右完成定型试飞任务,那么这种高性能发动机是怎么来的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世纪90年代代表了俄最高水平的R79-300发动机

 

    一、俄罗斯发动机企业陷入绝境 中国迅速填补真空掌握技术

 

    1992年,陷入经济困境的俄罗斯被迫终止雅克-141垂直/短距起降型战斗机项目,为雅克-141量身打造的R-79-300型发动机没有了用武之地。起初,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希望参与雅克-141飞机的研制,从而得到该飞机升力发动机技术,这其中也包括R-79-300型发动机。外国媒体揣测,中俄于1992年春天开始展开艰苦谈判,在经过3年的拉锯之后,最终确定合作事项,1996年,俄罗斯签署向中国转让该型发动机技术的协议,中方可能还获得了一台R-79-300发动机的样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涡扇-15由 606所中航工业624所、614所、410厂、430厂和113厂等单位联合研制

 

    据了解,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俄罗斯经济也陷入多重危机,中国此时不仅乘机购买了用于雅克-141的R-79B-300发动机矢量喷管技术,同时也取得了莫斯科联盟航空发动机科技集团研制的推力为20吨的R179-300发动机设计方案和R-79M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R179-300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为垂直起飞歼击机雅克141研制的R-79V-300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外界曾认为,中国看中的是雅克-141的垂直起降技术,“没料到其发动机技术成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取得突破的关键”。俄罗斯媒体称正是因为当时的失误,让中国轻松获得了大推力小涵道比先进发动机技术,未来中国的涡扇-15定型装备之后,俄罗斯的发动机将很难再卖给中国。

 

    外国媒体称,此后,中国的624所在取得了莫斯科联盟航空发动机科技集团研制的推力为20吨的R-79-300发动机设计方案和R-79M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后, 研制了YWH-3-27核心机,YWH-30-27核心机就是以R-79发动机核心机为基础进行深度开发的.CJ-2000是以YWH-30-27核心机为基础进一步开发的,WS-15是CJ-2000的型号研制的代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可用于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的D-30系列发动机

 

    二、中国趁俄罗斯内乱搞定两种发动机 现在还在仿制应用中

    除去中国秘密引进的R-79发动机技术之外,我国还将俄罗斯另外三种发动机技术“吃干抹净”,据俄罗斯航空杂志《Take-off》报道,2011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中国签署的D-30KP-2发动机供应合同,俄罗斯NPO“土星”公司已经陆续向中方交付发动机。2012年10月16日在雷宾斯克,中国代表正式签收首批12台发动机。2012至2015年间,合同签订的184台D-30KP-2将陆续交付中国。而在此之前作为双方交易的一部分,俄罗斯将D-30KP-2的全套技术交给中国,中国随后自行仿制生产了涡扇-18发动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美国的F-119发动机是我们追赶和超越的目标

 

    除此之外,1998年,中国从俄罗斯得到了巡航导弹小型涡扇发动机技术,2000年,我国引进了俄制RD-33系列发动机,也获得了全套的资料。结合中推研制的成果,开始着手FC1发展型动力——涡扇-13发动机的研制。军事专家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跳跃式发展”,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上取得突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引进了廉价的俄罗斯发动机技术,在苏联解体后的外交内困之中,中国掌握了从运输机发动机到巡航导弹发动机的一系列技术,那时的俄罗斯军工企业不卖技术就得饿死,中国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雅宝路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火箭侠 帖子:100 积分:73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6-27 13:57: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8-18 17:02:30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媒体称正是因为当时的失误,让中国轻松获得了大推力小涵道比先进发动机技术,未来中国的涡扇-15定型装备之后,俄罗斯的发动机将很难再卖给中国。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