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叹息之间 历史变迁:苏联解体的代价巨大而持久……

  共有722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叹息之间 历史变迁:苏联解体的代价巨大而持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oudao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67 积分:206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2-23 13:59:24
叹息之间 历史变迁:苏联解体的代价巨大而持久……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 12:31:07 [只看该作者]

本文译自《后帝国:一个欧亚大国的衰落》,作者:德米特里·特里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270页. 《帝国的碎片:见证苏联解体的20年历程》,作者:劳伦斯·斯考特·史义兹,克朗出版社,313页. 特在地中俄论坛里分大家分享:

  

 


苏联解体的代价巨大而持久。现在的俄国是: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没有民主的资本主义;没有国际魅力的强国政策。俄罗斯帝国已经终结,一去不返了。


“死亡的过程已经开始,”记者兼戏剧评论家亚历山大·库格尔在血腥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几个月写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只是部分的痛苦。布尔什维克是俄罗斯的死神,但俄国这样巨大的躯体,不可能在一小时内死亡,她会继续呻吟。”诚然,痛苦延续了70多年。1991年12月25日,作为苏联最后一任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宣布放弃他的一切权力。镰刀斧头旗在克里姆林宫黯然降落,帝国在一声叹息中消失了。

 

那一年,在莫斯科的街道上几乎没有流血,只有三个年轻人在1991年8月那个流产的政变之夜被杀害(今天俄国几乎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或者缅怀他们的牺牲精神)。正如德米特里·特里宁在一本冷静的、富有分析性的书《后帝国》中所说,苏联的解体过程“相对平静和有序”。这个论断就俄国本身还说得过去,但它的周边一些国家却在苏联解体后爆发了一系列内战和族裔战争,如高加索、摩尔多瓦,以及更血腥的塔吉克斯坦等。估计数字不尽相同,但据信有大约20万人死于后苏联的流血冲突中。

 


《帝国的碎片》的作者劳伦·斯斯考特·史义兹是一位美国记者,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为路透社和全国公共广播电台采写后苏联的战事新闻。他的书有力地揭示了“相对平静和有序”的说法中“相对”一词的真正含意。通过这本书,他把读者带进了几个前苏维埃共和国的内战之中。这些内战当时没有引起世界上的注意,因为那时东西德合并、南斯拉夫分解等消息是人们关注的重心。两本书的风格和取材有所不同,但都凝结了个人的亲身经历。

 

 

特里宁先生是卡内基莫斯科研究中心主任,曾是苏军驻东德的军官。史义兹先生目前在南高加索为国际危机组织工作,他于1987年去苏联学习俄语,在戈尔巴乔夫辞职讲话前不久回国,希望成为一名国际记者。他的书提供了关于苏联解体灾难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基于很多亲身经历甚至死于那场灾难的人的真实故事。书中充满坦率、同情和谦虚态度。

 

 

书名中的“碎片”不仅指地理上的四分五裂,而且也指人民的形形色色。例如,列宁格勒一个崇拜布尔加科夫、桀傲不驯的奸商;亚美尼亚和土耳其边界上一个与世隔绝的检查站里的俄国军官,他守卫着别的国家与另一个别的国家的边界,向过往记者兜售蛇毒;年迈的前苏联外长、九十年代格鲁吉亚的总统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他帮助世界结束了冷战,却无法阻止在他的家乡格鲁吉亚发生热战。

 

 

斯大林的出生地、“美酒和歌声之乡格鲁吉亚”是首先陷入混乱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2年,两个具有艺术家背景的歹徒推翻了当时狂热的民族主义总统(也曾是个作家),以旅客列车需坦克保护为藉口,大举攻入自治的阿布哈兹。很快,一场残酷的族裔战争在这个前苏联的领地展开。一个格鲁吉亚人说,这场战争是一场“无人发起的战争”,没有计划、没有战略、没有战线,也没有正规军,但是但却造成了大量的破坏和深度的民族仇恨。

 

 

那场战争悲剧的荒谬性在书中得到详细的描述。例如,一群自称为“骑士”和“卫兵”的武装人员,在闷热的月夜露宿,等待飞行员把他们和他们牵着的羊羔带到阿布哈兹去,史义兹先生写道:“他们沉浸在群体狂欢的气氛中,似乎正要去参加派对或是帝国的火葬仪式”。几个星期之后,当他乘坐另一架破烂飞机从阿布哈兹返回时,机上超负荷地满载着镀锌的棺材,厕所里拥挤着幸运的难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oudao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67 积分:206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2-23 13:59: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 12:31:28 [只看该作者]

 

 

俄国在1993年的干预使格鲁吉亚战败,但战争的创伤从来没有愈合,部分原因是双方仍然不断地刺激那些伤口。战争在2008年重新爆发,这次俄国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向北约支持的格鲁吉亚发动了进攻。俄国自己在高家索山脉北侧的车臣进行的两场战争,也是非常严酷的。史义兹在书的末尾描述了这些战争中最为恐怖的一幕:2004年发生在巴斯兰的占领学校事件。当时恐怖分子劫持了一千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儿童。按照苏联的恶劣传统,政府掩盖了人质的数字和恐怖分子的条件。在两天的对峙之后,政府军用坦克和燃烧弹冲击了学校。史义兹先生遇到很多从火海中逃生出来的人质,他们带着伤,满身肮脏,极度惊吓。一个痛苦的十几岁男孩试图用史义兹的手机给他已死的姐姐打电话。

 


“我的工作往好里说,是挖掘人所不知的秘密;往坏里说,是在悲剧面前袖手旁观。所以我最终决定放弃了那份工作。”他说,20年不停地采写人们死亡的新闻,“就像是不停地接受原子辐射一样”,身心都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史义兹先生的工作是防止更多的人类冲突发生。正是以这个角色,他在书中最后一段警告说,俄罗斯帝国可能很容易地进一步分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oudao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67 积分:206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2-23 13:59: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 12:31:39 [只看该作者]

 


他的说法与很多人对俄国的新帝国主义言辞的担心有些不大吻合。但是史义兹先生很有说服力地争辩道,俄国并不是一个新帝国主义国家,而是一个后帝国主义国家。它缺乏远见和良好形象,缺乏扩张所需要的经济和人力资源。它的人口正在减少,不到世界人口的2%。贸易份额也比前苏联时期下降。“俄罗斯帝国已经终结,已经一去不返了。”史义兹先生认为俄国的政策是被动的和实用主义的,这可能只是他的个人感觉。但是他的分析自始至终是诚恳的。他说,现在俄国制度的基础是: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没有民主的资本主义;没有国际魅力的强国政策。这样的制度是难以持久的。俄国对外部的威胁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它自己的前途倒是堪忧。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赤塔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青蜂侠 帖子:86 积分:68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26 15:06:1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3 21:53:53 [只看该作者]

苏联解体的代价巨大而持久。现在的俄国是: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没有民主的资本主义;没有国际魅力的强国政策。俄罗斯帝国已经终结,一去不返了。


大家好!有关俄罗斯印刷业务请和小妹联系哦:)www.bj-ythy.com.cn QQ:281919189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赤塔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青蜂侠 帖子:86 积分:68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26 15:06:1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3 21:54:04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


大家好!有关俄罗斯印刷业务请和小妹联系哦:)www.bj-ythy.com.cn QQ:281919189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加我扣扣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37 积分:184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14 12:22:3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3 15:44:25 [只看该作者]

俄国并不是一个新帝国主义国家,而是一个后帝国主义国家。人口正在减少,不到世界人口的2%。缺乏扩张所需要的经济和人力资源。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