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323.jpg
![dvubb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UploadFile/2016-3/20163819454258388.jpg)
在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联邦刚刚成立的时候,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迅速向私有制度市场经济转变,过程十分激进,大量国有优质资产被以低价销售,结果,巨额财富被西方资本家和俄罗斯本国一些具有深厚政治背景,或者商业头脑发达的人攫取,这些人就是后来的“新俄罗斯人”,迅速成为拥有过亿美元资产的暴发户。当时损失的不仅仅是苏联在几十年间积累的巨额资产,还对苏联时代完整的工业工业体系造成惨痛的永久性损失,今天的俄罗斯已经不能被称之为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了,大量重要的配套工业企业不是倒闭,就是被收购之后转型,以至于今天俄罗斯在武器制造领域,大幅依赖进口国外产品,尤其是那些精密产品,包括从欧洲进口军用电子零部件,从中国进口光学玻璃和汽车发动机等等,今天的俄罗斯工业,对外国产品的依赖可以说达到其历史最高水平,甚至超越了沙俄时代。
今天,这种损失似乎即将再次重演,由于西方制裁、卢布贬值和国际能源价格屡创历史新低,俄罗斯经济在经历寒冬的严酷考验的痛死,资产也在迅速贬值,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似乎并不急于剪羊毛,他们认为俄罗斯经济尚未触底,资产价格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即将掀起另一轮低价收购俄罗斯资产的狂潮,不过,第一次的收购者主要来自欧美不同,这次的收购者是财大气粗的中国人。
近日,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针对在俄有业务的60家中国公司和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大多数(近60%)认为在俄投资的主要障碍是宏观经济动 荡。IPT Group公司分析研究报告作者拉多米尔·莫尔加切夫强调,“中国公司在外汇风险提高(卢布贬值和汇率不稳)的情况下,在签订外贸合同时表现谨慎”。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家并不急于对俄罗斯投资。专家认为,中国企业以长期规划为目标,准备等待俄经济触底。
事实上,尽管在俄罗斯经商和投资的中国人比较多,但是,在中国商业界,似乎并不将俄罗斯作为投资的重点,中国人似乎更加重视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俄罗斯除了购买力比较低之外,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政府似乎缺乏长远经济规划。对在俄罗斯投资的外国人做出了种种限制,尤其是对中国人,不论是出于对中国收复远东的恐惧,还是害怕中国人抢占俄罗斯人的就业机会。
此外,俄罗斯社会对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似乎有着一种优越感带来的歧视,尽管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是普通俄罗斯人,黑社会分子将中国人作为敲诈勒索和有组织犯罪的对象,即便是俄罗斯执法部门,也将中国人作为重要的财源,在俄罗斯留学或者经商的中国人,一般天黑之后不再上街,如果实在有必要的话,也要几个人一起,避免单独行动。 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已经不是新鲜事,在很多的国际著名企业,中国企业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控股方,但是在俄罗斯,来自中国的投资十分有限,2016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总额或为60亿美元,低于2014年的水平,这与媒体广泛宣传的中俄亲密关系不成正比。
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有限,并不是中国企业家们对俄罗斯缺乏兴趣,实在是俄罗斯有自身的原因,除了俄罗斯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之外,此前,俄罗斯一直执行所谓的“普京经济学”,在油价上涨的时候,确实让俄罗斯狠狠赚了一笔,不仅让俄罗斯政府摆脱了长久以来的经济困难,还让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大幅提高,可惜,俄罗斯虽然资源丰富,却不是国际能源市场的操控者,在油价低迷的今天,俄罗斯还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已经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事实证明,即便是俄罗斯这样资源丰富的国家,短视的“普京经济学”也是失败的。俄罗斯政府此前不重视发展制造业和引进外国投资的恶果,在今天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有限或者减少得另一个原因,则是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官方十分缺少契约精神,签订的合同经常不顺利执行,或者故意拖延,违反商业协议的事情司空见惯,这对吸引外国投资者十分不利。在今天的俄罗斯,真正的受益者是普京身边的小集团,不论是商人还是政客,乃至于军人,一个充满腐败的国家,很难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