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412748472.jpg
瞧这二位聊得多走心 :)
在俄罗斯生活多年的华侨华人一般都有不少俄罗斯当地朋友。有人说,时常能感受到俄罗斯人性格豪爽、表述直白,而中国人喜欢含蓄,说话稳重。在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之下,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往往出现“聊不到一起去”的尴尬。面对差异,我们在和俄罗斯朋友谈话时,如何寻找话题,便成了一门学问。这其中,掌握新俄罗斯流行元素与话题,无疑会增强融入性。
聊中餐:为什么吃饭时要让导师坐到墙边的位置上?
“每次见导师,我都要提前一周预约,渐渐的我也习惯了。”在圣彼得堡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肖蕾说。“我的导师很有趣,我们见面经常讨论一些学术专业方面的知识。每当我回答不上来他的问题时,他就会开玩笑,说一个问题100卢布。”肖蕾称,久而久之,问的问题越攒越多,“我就提出来,请导师您下馆子吧。导师喜欢吃中国菜,我一般都去中餐厅请他吃,报答教导之恩。”
聊到中国美食,肖蕾说,导师总是滔滔不绝。“他最喜欢吃宫保鸡丁,有一次还特意打电话问我这道菜的烹饪方法。其实我也不是很会做饭,于是就网上搜索了这道菜的做法讲给他听,一聊就是几个钟头,他听地津津有味,还不断地问我切肉时刀工有什么讲究,如何把握火候等一系列专业问题。记得有次我们见面时,导师指着手背上的红点对我说,‘这就是学做中国菜的代价,刚被油烫的’。”
据肖蕾介绍,很多俄罗斯人都对中国菜肴情有独钟。除了饭菜味道可口外,中国饭店的价格也较公道,于是去中餐馆聚会往往是他们的首选。餐桌上,除了能与俄罗斯朋友分享中国美食色香味俱全背后的烹饪技巧外,中国的餐桌文化也是与俄罗斯朋友热聊的话题之一。“中国人入座很有讲究,客人或长者入上席。这些我的导师之前都不了解,我们一起吃过几顿饭后,他问我,‘为什么你每次都让我坐在圆桌里面靠墙的位置?’于是我就跟他解释中国的餐桌文化,听完后他说,‘很有意思,我要把这个规矩告诉我的朋友们。’”
俄罗斯人除了爱聊美食,天气也是他们跟朋友必聊的话题。尤其是在圣彼得堡这座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的城市,天气状况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俄罗斯人但凡出门约见朋友,天气就成了一个绕不过的话题。“俄罗斯人对天气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他们对经济的关注,尽管卢布现在是一天一个价。”肖蕾打趣说。
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习汉语的俄罗斯姑娘娜塔莎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她时刻都在关注北京的天气变化。两年前,娜塔莎作为交换生在北京大学交流学习了一年,对这座城市感情颇深。
近来,她从媒体上得知北京四面“霾”伏的消息,不由地担心起来。“北京的雾霾很严重吗?”今年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娜塔莎,本打算去北京继续深造,可如今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迟疑,不停地向记者询问北京的气候变化。
谈收入:很忌讳,俄罗斯人和中国人都愿意回避
圣彼得堡的冬季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着,每年的1月7日是东正教圣诞节,也就是俄罗斯的春节。每到这个时候,街道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圣诞树高低错落随处可见,为这座城市的夜增添了一抹不同的韵味。俄罗斯人过春节,除了与亲朋好友聚会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购物。因为春节前后,正是俄罗斯的狂热打折季。“哪家商场在做活动,哪个牌子的衣服打对折,哪家化妆品店买二送一……这些打折季的消息都是俄罗斯朋友告诉我的。”肖蕾称,“聊到购物,尤其是打折季囤货,俄罗斯人很有经验。从某个时间开始,到某个时间结束,哪一家商场的推出了怎样的商品折扣,他们都了然于心,跟我聊起来更是头头是道。”每次遇上打折季,肖蕾就叫上自己的俄罗斯朋友同行,购物一天下来,就能省下好几百人民币。
在俄罗斯的打折季卖场里,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尤其是在奢侈品专卖店,挤满了前来抢购的中国民众,强大的购买力有时让俄罗斯导购目瞪口呆。更有店家为了吸引中国消费者,拉起印有中文的广告横幅,请来汉语流利的俄罗斯导购。
庞大的购物开销,也让俄罗斯人开始打量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但与中国人不同,俄罗斯人之间几乎不会和朋友谈论个人的日常收入与开销等与钱挂钩的话题。
“你这个月挣了多少钱?”这类问题在俄罗斯朋友眼里便是犯了大忌。
“这是一个私人的话题,向别人聊经济收入是非常不礼貌的。”57岁的俄罗斯企业经理列昂尼特表示。“我们几乎不和朋友聊个人收入,如果被人问到,我可能也不会回答。但如果跟我聊些别的,譬如我们总统普京的政治手腕,我会很乐意。”
谈国计民生:俄罗斯人愿意敞开胸怀、各抒己见
中国民众眼中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位“强人”,对外战略毫不示弱,同样,列昂尼特也这么认为。
“普京第一次当选总统后就曾宣布,他有能力使俄罗斯成为稳定、强大、受世界尊重的国家。事实上,他做到了。”列昂尼特说,“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军事实力逐渐走向弱势。当时,俄南部出现的小股分裂主义势力有了膨胀的机会。而普京上台后,不满一年,分裂主义势力便被政府全面打击。在普京执政的这些年,我们的军事实力地发展令西方忌惮。普京更是数次顶住西方战略压力,即使如今陷入西方制裁,经济有所下滑,我也支持总统的决定。”
在俄罗斯人眼中,总统的强硬做派虽然获得了许多的力挺,但在俄罗斯年轻人中却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新闻系读研究生的杨洋表示,她们班的俄罗斯学生并没有特别追捧普京,每次她跟俄罗斯同学聊起普京,同学们也不太热情。“他们也许更关心经济生活中,更容易得到的。”
通过跟俄罗斯朋友聊天,不难发现,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侃侃而谈,兴致盎然,聊高兴时更会手舞足蹈快人快语,可有时也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状况。不懂俄罗斯的风土人情,跟俄罗斯人聊天时碰壁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也存在一些话题,有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聊起来也不太畅快。
如何与俄罗斯人来场“走心”的聊天?受访的中国留学生普遍表示,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是必修课。
此外,受访的俄罗斯人也表示,在俄华人也可以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此一来,就再也不用担心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窘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