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俄罗斯华人圈 → 大话莫斯科柳布利诺中国人大市场:华人、华商、生意、生活…

  共有3702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大话莫斯科柳布利诺中国人大市场:华人、华商、生意、生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mxx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11 积分:139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0-25 21:43: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21 9:51:12 [显示全部帖子]

你算问着了 我这有一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有一个最类似美国唐人街的街区,位于俄罗斯最大的露天市场——“切尔基佐沃”内(又被称为“一只蚂蚁”)。这个街区内有中餐馆、杂货铺,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一排排摊位,中国商贩在那里出售各种东西,包括中国造的运动鞋、牛仔裤、皮大衣等。

该市场在去年6月被俄政府关闭,价值20亿美元的走私物品一度被没收。在那里工作的中国人据估计有5万人,他们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很多越南人、塔吉克人、阿塞拜疆人、阿富汗人、朝鲜人当然还有俄罗斯人,丢了自己的饭碗。

差不多半年后,很多留在俄罗斯的中国商人,转战莫斯科东南角的另一个市场。这个被当地人叫做“柳布利诺”的莫斯科商贸中心,现在已满是熙熙攘攘的中国商人。这里甚至还有一家被涂上红黄相间颜色的中餐馆,里面的商人在香烟的雾气中“哧溜溜”地吃面条、谈生意。

切尔基佐沃市场当时有400英亩(约合2400亩)的贸易面积。柳布利诺只有40英亩(约合240亩),相比之下小多了。今天生活在俄罗斯的中国人有20万到40万人。莫斯科的远东研究所200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俄罗斯生活的典型中国移民的形象是:来自中国北方,在俄罗斯生活了不到5年,来俄罗斯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他有可能是住在集体宿舍内,一个月赚的钱约为165~660美元。2008年俄罗斯人平均月薪是550美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mxx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11 积分:139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0-25 21:43: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4-21 9:51:23 [显示全部帖子]

这个冬天,我和柳布利诺的数十名中国商人进行了交谈,很多人抱怨现在生意难做。他们将此归因于金融危机、卢布汇率过去几年的剧烈波动,以及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关闭。和我谈过话的中国商人,似乎人人都损失了价值不等的货物。

中国商人们并不讳言,他们的货物运进俄罗斯是通过不合法的“灰色清关”。商人们雇用第三方货运公司来运输货物,这意味着一旦货物被俄罗斯海关没收,商人们将束手无策。很多商人解释说,在俄罗斯生意就是这么做的,血本无归的风险就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很少有中国人愿意在记者面前说这些事情。和商人们进行了多次交流后,他们告诉我,要去找一个年纪更大、在俄罗斯生活的日子更久的人。和切尔基佐沃市场一样,这里也有私人保安来回走动。市场管理方出于安全和保护商人的理由,坚拒我们的拍摄请求。

最后我找到了65岁的刘信(音译)。见到刘信的时候,他首先要查看我的美国护照。我曾从其他商人那里听闻,一些俄罗斯警察学会了足够的普通话,可以向中国商人敲诈罚款。刘信想确认我不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在远东研究所的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看来,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生活不容易。他对我说:“俄罗斯社会对外来人口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这种厌恶过去是源于一种优越感,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发展如此之快、而俄罗斯仍深陷泥潭,因而生出一股敌意,加剧了对中国商人的厌恶。”

和与我谈过话的很多中国商人一样,刘信也担心俄罗斯人会报复他。身为小企业主的他希望低调行事,但最后他还是同意跟我谈了。(美国《华尔街日报》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