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我和柳布利诺的数十名中国商人进行了交谈,很多人抱怨现在生意难做。他们将此归因于金融危机、卢布汇率过去几年的剧烈波动,以及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关闭。和我谈过话的中国商人,似乎人人都损失了价值不等的货物。
中国商人们并不讳言,他们的货物运进俄罗斯是通过不合法的“灰色清关”。商人们雇用第三方货运公司来运输货物,这意味着一旦货物被俄罗斯海关没收,商人们将束手无策。很多商人解释说,在俄罗斯生意就是这么做的,血本无归的风险就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很少有中国人愿意在记者面前说这些事情。和商人们进行了多次交流后,他们告诉我,要去找一个年纪更大、在俄罗斯生活的日子更久的人。和切尔基佐沃市场一样,这里也有私人保安来回走动。市场管理方出于安全和保护商人的理由,坚拒我们的拍摄请求。
最后我找到了65岁的刘信(音译)。见到刘信的时候,他首先要查看我的美国护照。我曾从其他商人那里听闻,一些俄罗斯警察学会了足够的普通话,可以向中国商人敲诈罚款。刘信想确认我不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在远东研究所的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看来,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生活不容易。他对我说:“俄罗斯社会对外来人口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这种厌恶过去是源于一种优越感,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发展如此之快、而俄罗斯仍深陷泥潭,因而生出一股敌意,加剧了对中国商人的厌恶。”
和与我谈过话的很多中国商人一样,刘信也担心俄罗斯人会报复他。身为小企业主的他希望低调行事,但最后他还是同意跟我谈了。(美国《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