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大话中俄 → 旅居莫斯科 感受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复杂印象

  共有760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旅居莫斯科 感受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复杂印象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挺进莫斯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172 积分:139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4-12 14:58:42
旅居莫斯科 感受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复杂印象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 16:20:22 [只看该作者]

笔者去年刚到莫斯科的时候,恰逢普京生日(10月7日),便去俄罗斯友人的摄影中心参加了普京照片展。展览开幕的时候,主持人用的话筒说着说着出了故障,他只好把话筒搁到一边,笑着说了一句:“中国质量的话筒(microphone of Chinese quality)。”这个词,成了中国印象的一部分,从它开始讲述俄罗斯人的中国印象倒也十分适宜。在与俄罗斯友人的交往之中,一个俄罗斯人的中国印象渐渐形成。在这个印象里,有很多疑惑,有不少欣赏,也有一点复杂的情绪,然而最多的还是好奇。他们好奇:为什么中国从俄罗斯这里复制了政治模式,却运作得比我们成功?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何?中国是不是十分闭塞?

 

“中国质量”带着半调侃半认真的语气,不过这样一个俄罗斯人脱口而出的词组,却不能用“中国制造就是质量差”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来解释,此词事关民生与两国经贸往来。逛一逛莫斯科居民的市场,那里琳琅满目地挂满了中国制造的衣服、日用品等小商品,品相类似中国的“一元两元店”,但由于莫斯科物价偏高,这些小商品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政治学家鲍里斯?斯拉文教授曾来我就读的学校讲课,他看到席间有中国学生,便勾起了他谈论中国的兴趣。他曾多次到过中国,也去过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提到“中国质量”这个问题,他拎了拎身上穿的外套,说:“许多年前我在美国买了这件外套,产自中国,价格只有100美金。它如果是美国制造的话,价钱就会高很多。我对这件外套很满意,但在俄罗斯的中国制造却不是这个情况。俄罗斯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中国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商品,按照欧美的质量标准来生产,而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却没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小商品经贸往来不可谓不多,在中俄边境附近尤为繁荣。而在“中国质量”这个问题上,却可见中俄小商品贸易的松散,它仍处于一个较低级的水平上。

 

斯拉文教授对中国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说:“我到中国去,那里是林立的高楼,现代化的城市,中国是世界大国。”这在国际上并不是十分新鲜的言论,但在俄罗斯却鲜少遇见持此番观点的人。他们深知中国的经济成就,却没有意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攀升。中美、中俄、俄美,哪一对是好伙伴?可以肯定的是俄美一定不在此列,大部分俄罗斯民众都有反美情绪。而在中俄与中美之间,前者是政热经冷,后者是政经两头热。因此,尽管中俄政府互相将对方视作好伙伴,但中俄关系的热度却仍有限制,离中美关系仍有一段距离。

 

试想,美剧、好莱坞大片、美国商标,这些事物早已进入中国百姓生活,其数量与深度大大超过俄罗斯电视剧、俄罗斯电影、俄罗斯文化。一位中国年轻人可能对美式生活如数家珍,熟知美国大城市的名字与模样,对俄罗斯的认知却仅限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反过来,俄罗斯人在中国的旅游胜地却是海南与香港,旅行社总是用这两个城市来推销中国旅游。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交往尽管数额巨大,但大部分处于“上层”巨大的能源合同或是“下层”松散的贸易活动。相比之下,中美之间的交往却可谓面面俱到。一位年轻的俄罗斯同学曾好奇地问我:“中国人出国是不是很困难?”我答:“并不十分困难,按照一定的手续办签证,受到的限制并不多,不会英语的旅游者申请美国签证也没有问题。”俄罗斯同学很吃惊,她说:“俄罗斯人很难拿到美国签证,就算是旅游签证也十分困难。像我这样的单身女性,未婚,没有孩子,基本上是拿不到美国签证的,大部分情况下会被怀疑有移民倾向。”签证小事,也能一窥两国关系之微妙。

 

亚太地区在国际关系事务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毫无疑问,中国和美国已经是亚太地区分量最重的两个国家,彼此利益息息相关,而俄罗斯也希望能在此占得一席之地。因此,在俄罗斯的战略规划中,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重要的一环。此次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机场首次亮相,前去接机的即是俄远东发展部部长伊沙耶夫,足见俄罗斯政府希望远东地区能与中国建立紧密的联系。但俄罗斯在这方面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东部地区的广袤土地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气候恶劣、经济落后、人口减少、民族结构变化,这些都使得俄罗斯越来越难驾驭亚太地区的土地,为维持这一大片土地上居民的生活,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和物力,而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也是俄罗斯政府的战略重心。

 

由于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人、尤其是西部的俄罗斯人对欧洲的兴趣远大于对中国的兴趣。近来问莫斯科人:最近这两周来最大的新闻是什么?他们回答:塞浦路斯危机,新教皇当选。这都是发生在欧洲的事件,而亚太地区中国、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却远在莫斯科民众的关注范围之外。在中国媒体热烈报道十八大、两会之时,莫斯科民众大多只注意到了有关新总书记与新主席的新闻。对比一下中国对俄罗斯大选和美国大选新闻的报道,即可知两方在互相了解上有着许多不对等。在我的印象里,近半年内最为触动莫斯科民众的倒是这样一条中国新闻: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高铁线路。

 

在《提到中国时,普京总会有些真情流露》里冯绍雷教授提到:“驻俄大使李辉要我回来带一个信,说中国在俄国留学的学生95%都是学文科的,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托尔斯泰那些东西而是技术,我们要知道俄罗斯的高科技究竟是什么一个情况?”中国现在在试图改善这一状况,也在通过两国之间的教育项目资助学生出国深造、留学,并鼓励非俄语专业学生出国就读研究生。但事实上,对留学生来说最大的坎即是俄语,不过俄语这一关,往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很成问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挺进莫斯科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172 积分:139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4-12 14:58:4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 16:20:35 [只看该作者]

 

目前选择在俄罗斯就读本科的学生,很少抱有求学心态,大多是由于国内高考不利而赴俄读书,来到俄罗斯之后,先读一年预科语言班,之后再选择专业。但由于俄语本身的难度,再加上各方面原因,学生若没有完全掌握好俄语,就没有就读技术专业的信心,于是大多选择人文、社科和俄语语言等专业。而选择在俄罗斯深造读研读博的,也多是在国内就读俄语本科的外文学院学生,有一定的俄语基础,却没有技术知识。如此一来,俄语技术人才必然十分罕见。若想改善此状况,还需在各方面的教育政策与留学宣传上下一番功夫。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挺进莫斯科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172 积分:139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4-12 14:58:4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 16:20:46 [只看该作者]

 

我想用一位中国友人的段子作为文章的结尾。友人一同在俄罗斯留学,一日他在网上发了这样一段话:“‘你们中国人的名字都太复杂了,我们记不住复杂的名字,所以,我们全班决定以后就管你叫莫言。’隔壁班的班长玛利亚?斯捷潘诺夫娜?梅利尼科娃对我如是说。”这句话在中国人听来,成了一句笑话,我却觉得这句话在幽默里透着凝重,何尝不能反映俄中交往的问题:了解甚浅,甚至不感兴趣。在这里指出的是俄中交往的局限性,却并不是看衰这段关系。只是,在习主席轰轰烈烈地访俄之后,还有许多平淡而坎坷的路要走,指出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的可能性,这才是俄罗斯研究者们今后的使命与责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ounu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27 积分:166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9 17:26:4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 16:40:57 [只看该作者]

我是第一个阅读此文的吧 留个脚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ounu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27 积分:166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9 17:26:4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2 16:41:36 [只看该作者]

西部俄罗斯才是俄罗斯。对国外关注的比关注自己还多,恐怕也只有天朝。而国外新闻来排序的话,没把中国排首位也不必傲娇,正常国家应该如此。使命与责任神马的太高贵冷艳了,能尽到绵薄之力都不容易。中俄间政治相互利用太多,民间利益太易践踏。你不看衰,但难治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daodi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251 积分:186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4-9 15:49: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4 8:56:46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在俄国留学的学生95%都是学文科的,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托尔斯泰那些东西而是技术,我们要知道俄罗斯的高科技究竟是什么一个情况?

 

 

这是实情啊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