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供求发布 → 各类板材在装修中用途及区别

  共有247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各类板材在装修中用途及区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jinmaidawood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 黑侠 帖子:56 积分:62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6-1-7 17:16:15
各类板材在装修中用途及区别  发帖心情 Post By:2017-8-25 10:24:41 [显示全部帖子]

刨花板 
    刨花板是木材或其他植物(如甘蔗渣)纤维加胶水压制而成的板材,也可以不加胶水而加入水泥、石膏等辅料压制而成。 
    刨花板的厚度规格为4~30毫米较多使用的是16毫米。民用刨花板主要是A类刨花板,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刨花板的质量指标有外观、有无金属夹杂物、污点、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含水率、握钉力等。

细木工板 
    细木工板是芯板以木板条拼接而成,两表面为胶贴木质单板的实心板材。单板又称为表板,表板下面靠芯板的一层板称中板。 
    两表板的质量允许有差异,质量较好的称为面板,另一面为背板。可以单面砂光、双面砂光或两面都不砂光。 
    细木工板的厚度规格为16、19、22、25毫米质量等级分为一、二、三等三个等级。 
    细木工板的芯板应为同一树种或性能相近的树种,含水率为6~12%。芯条宽度不大于厚度的三倍,不允许有较大的裂纹、空洞等。细木工板的中板应有相同的木纹方向且与芯板纹理方向相垂直。细木工板的面板和背板的总厚度应大于3毫米,表板允许有适当的修补。

胶合板 
    胶合板可按结构、胶粘性能、表面加工、处理方法、形状、用途来分类,常用的是普通胶合板。胶合板俗称三夹板、五夹板、九厘板、十二厘板等。其厚度规格有2.7、3、3.5、4、5、5.5、6、7、8……毫米,常用的规格是3、3.5、4毫米。胶合板的单板可以是整幅的,也允许拼接。中心层两侧对称层的单板应为同一厚度、同一树种或性能相近的树种,同一加工方法(旋切或刨切),纹理方向相同。相邻的两层单板木纹方向应相同。每张胶合板的表板应为同一树种。 
普通胶合板分为四类: 
    I类 耐气候胶合板 II类 耐水胶合板 
    III类 耐潮胶合板 IV类 不耐潮胶合板 
四个等级: 
    特等、 一等、 二等、 三等。常用的为一、二、三等。
中密度纤维板 
    以木质纤维或其它植物纤维为原料加以胶粘剂压制成密度在0.50~0.88g/cm3的板材。按密度不同,分为80型、70型、60型三类。质量等级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种。厚度规格为6、9、12、15、18等。主要性能指标为含水率4~13%、吸水厚度膨胀率≤12%,以及抗拉强度、静曲强度、握钉力等。

硬质纤维板 
    硬质纤维板也是一种密度板,但其密度在0.80g/cm3以上。分为一面光,另一面有网纹的一面光硬质纤维板和二面光硬质纤维板二种。质量等级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等,指标类似于中密度板,但强度要大大高于中密度板。厚度规格较少,有2.2、3、3.2、4、5毫米。

山东省郓城金迈达木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板材,公司网址:www.jinmaidawood.com
联系人:肖女士
电话/微信/WhatsApp:+8615940826020
QQ:578244733



山东郓城金迈达木业有限公司专业出口建筑覆膜板,联系电话:

15940826020,Email:

jinmaidawood@outoutlook.com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