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资讯网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注册新会员
中俄在线论坛——来的都是朋友!俄罗斯华人圈 → 跨越百年的“黄祸论”:从恐惧中国投资到鼓吹人种威胁

  共有342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跨越百年的“黄祸论”:从恐惧中国投资到鼓吹人种威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挺进莫斯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中俄资讯网贵宾 帖子:172 积分:139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4-12 14:58:42
跨越百年的“黄祸论”:从恐惧中国投资到鼓吹人种威胁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23 10:22:14 [只看该作者]

    从恐惧中国投资到鼓吹人种威胁,“黄祸论”在欧洲有多大市场?

 

    “黄祸已至,挡之晚矣。法国漫画杂志《寒流》日前以“黄祸”为主题,让人恍然有隔世之感。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祸论”曾在西方社会喧囂一时,100多年后,西方媒体重提“黄祸”能產生多大回响?在《寒流》这期漫画出版前,中国公司收购法国地標性企业地中海俱乐部引起轰动,法国极右政党激烈反对。不过当时有媒体评论称,尽管法国將一个个企业卖给中国,但巴黎欢迎中国,公眾也已转变態度,没人再讲“黄祸”。“黄祸论”在当今欧洲有市场吗?德国学者霍尔特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现在还有媒体使用“黄祸”一词,但不再是以前欧洲人担心的“中国噩梦”,在欧洲经济危机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的背景下,一些人对中国巨人走向世界有所担心,一些媒体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一张地铁票到中国”

 

    《寒流》杂志“黄祸”主题漫画在中国引发反感。19日,该杂志总编接受法国电视新闻採访时解释说,“因为今年是我们杂志创刊40周年,我们与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的组织者联系,希望他们在漫画节期间为此搞一个特別活动。结果他们回答我们说,他们太忙了,为了接待中国代表团,忙得顾不上我们。”於是,该杂志编辑部决定“用中国元素搞法国式幽默”。事实上,对於为什么选“黄祸”,《寒流》杂志主编在那期漫画的编者按里已经写出:因为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才有了这个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该期《寒流》还把巴黎唐人街作为一个主题。巴黎唐人街已经成为巴黎富有特色的街区,巴黎旅游界甚至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一张地铁票到中国”,就是鼓动法国人去那里吃吃玩玩。每年春节,唐人街举办春节游行,吸引大批法国与西方游客。

 

    《环球时报》记者常驻法国,对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深有体会。近年来在法国,“中国”的含义已从“专制”“封闭”“难以理解”“奇怪”等,转为“有钱”“会抄袭”“厨艺出色”“喜欢旅游与到处拍照”“对西方好奇”“有各种各样创意”等。中国收购如地中海俱乐部等充满法国特色的企业,也越来越引起普通法国人关注。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歷数“在中国控制下”的法国企业:地中海俱乐部可能更名为“中国海俱乐部”;法国政府选择中国財团为图卢兹机场部分私有化;武汉东风集团购买PSA集团28%股份;中国人拥有標致和雪铁龙的发言权;波尔多葡萄园被中国人“佔领”。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月份的一篇文章评论说,中国投资者正在欧洲进行越来越多的並购。在法国,这样的举动,尤其是瞄准典型法国特色公司的行为,正引起公眾以及政治上强烈的反冲。去年12月中国財团收购图卢兹机场大量股份同样引起舆论哗然。

 

    但奥地利《標准报》称,对於中国投资者大规模到来,法国公眾的態度发生了改变:没人再去谈论“黄祸”。法国国民阵线的抗议只是孤立事件,巴黎的媒体也不再反感地中海俱乐部这样的国家旗舰公司被出售。语调变柔和的原因可能在於法国经济疲软,该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外资。

 

    跨越百年的“黄祸论”

 

    “黄祸论”在西方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匈奴人对欧洲的入侵。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巴黎守护神圣热娜维埃尔正是因號召人们面对匈奴人的攻势不要放弃巴黎而逃跑,才被巴黎人尊为守护神的。隨后是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欧洲大震,呼为‘黄祸’”。

 

    俄国人巴枯寧是第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早期“黄祸论者”,他在1873年的著作中称中国是“不可避免地从东方威胁俄国的危险”。巴枯寧认为中国人口过度繁殖,必將向全世界移民扩张,直接威胁西伯利亚。后来,他看到日本的崛起和中国大办洋务的情景,更加起劲地鼓吹“日本和中国的军事威胁”。不过,“黄祸论”正式出笼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95年,他找画师创作了一幅《黄祸图》。威廉二世所指的“黄祸”,是日本与中国以及东方的佛教文化。隨后,欧洲各国出现一批关於“黄祸论”的文章和专著,包括法国。

 

    “黄祸论”一开始对法国影响並不大,如社会学家雅克·诺维科撰文分析“黄祸论”,认为不要夸大亚洲人对欧洲的军事威胁,但要警惕其经济威胁,因为那儿的劳动力实在太廉价了。1904年,法国人蒂利出版的《黄祸》提到“种族之战”,但他所指的“黄祸”特指日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欧洲国家对中国有很大戒心,主因是意识形態。法国在70年代甚至拍过一部电影,描写中国人佔领巴黎:解放军、红宝书、让巴黎人排队搬砖头等——典型的法式黑色幽默。法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里面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六亿中国人啊,我怎办?我怎办?”

 

    进入21世纪,“黄祸”在欧洲仍然没有绝跡,一个表现就是对华人形象的攻击。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报道说,歧视华人的“chink”一词又上了新闻,英超球队维冈的老板曾在一次採访中用了这个词並被英格兰足球总会罚款5万英镑。英国独立党候选人克里·史密斯也被媒体曝光用了类似字眼。该党领导人法拉吉后来称,这个词“好多人”都用。

    2010年,包括BBC在內的英国主流媒体上接连出现歧视华人的標题。当年8月,香港商人黄建华有意竞购英超联赛老牌劲旅利物浦队的消息刚刚传出,BBC体育网便打出带有歧视语气的“Chinese Takeaway”標题。“拿走”一词用Takeaway,意在歧视华人只能从事餐饮外卖这样的生意。另一名BBC体育编辑则在標题上使用了“Chinese whisper”。该词组描述的是成千上万中国人偷偷耳语传谣的景象,表达一种中国人不可信的观念。

 

    几年前,媒体曾报道过海外“黄祸恐惧症”。在西班牙,一中国女子被一名骑车当地人撞倒后,围观者竟喊道:“中国人回你们的国家吧,这是西班牙。”在意大利,地方媒体曾攻击华商,要把他们赶出华商集中区。2012年,西班牙《新闻三角洲》以“中国猪”为大標题,谩骂贬损中国移民。在西中国人表示,一些西班牙人就是要制造事端,来証明他们说中国是“万祸之首”的观点正確。

 

    德国卫星电视1台则推出过一部电视节目《中国人来了》,通过一户新来的中国邻居,来说明对德国邻居的“威胁”。因为这户中国邻居各方面都胜过德国邻居,以此来显现“中国威胁”。

 

    “恐惧中国(投资)论”

 

    欧洲“黄祸论”还表现在对中国投资的不信任上。据统计,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飆升至1029亿美元,同比增加14.1%。其中,2014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是2013年的1.7倍。

 

    “中国人来了!”德国《每日镜报》17日写道,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报告显示,10年前欧洲各地共有34家企业被收购,其中7家来自德国,而2014年被收购的企业数上升至163家,光是德国就有36家。过去中国人感兴趣的,往往是较默默无名但在其领域是全球佼佼者的中小企业,现在更多对中型著名企业感兴趣。

 

    在英国,目前至少有500家中国企业落户。2014年中国企业投资英国的大项目包括绿地集团投资20亿美元在伦敦开发房地產项目、三胞集团收购弗雷泽百货集团等。当年10月,欧盟批准了英国西南部的辛克利角核电站计划。该项目资方多来自外国,包括中国。不过,中国资本的进入在英国引起爭议。

 

    “意大利的橄欖油,英国的维多麦,还有你最喜爱的瑞典汽车沃尔沃——都已被中国公司买下。”去年10月中国光明集团宣布收购意大利橄欖油集团萨洛夫卢卡后,加拿大“温哥华观察家”网站如此感嘆。据报道,在收购消息传出后,有极右翼分子叫囂“光明集团將成为意大利制造的新盗贼”。

 

    一些媒体甚至认为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別有用心。英国《卫报》2011年的一篇专栏文章写道,“过去,欧洲在中国一些地方实施殖民化;今天,中国在欧洲一些地方实施殖民化。”

 

    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盟希望通过吸引外资来加快经济发展,尤其在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的私有化计划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中国在欧盟的投资既有利於中国,也有利於欧洲东道国,但有些欧洲人对中国投资怀有很大偏见。例如,有冰岛政要曾表示“中国人想买下整个世界”。欧洲一些智库同样为“恐惧中国论”和“中国威胁论”助威。2011年7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的《爭夺欧洲》的文章充满对中国投资的疑虑和戒备。

 

    “黄祸2.0”

 

    法国杂志刊登“黄祸”主题漫画无疑与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关。江时学表示,从各景点的中国游客,到街面上的中国银行,超市里的中国商品,中国印跡在欧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唐人街更不用说。但中国影响力所產生的正面和反面效应都有。

 

    “黄祸2.0”,德国《电子实践》杂志称,中国已经从山寨工业走向创造工业。德国財经网称,上世纪70年代,西方总是说“要警惕黄祸”。但现在,我们不能仅仅用“黄祸”来埋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电脑、手机、鞋子、苹果汁、蜂蜜、维生素等,几乎都有“中国制造”。实际上,我们的制造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比如,德国汽车业已经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2012年11月,德国財经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黄祸:中国对原料的胃口危害我们的生活方式》的书。书中称,中国对原材料贪得无厌,中国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2014年由德国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危险》称,中国正发起对美货幣战、能源控制战等5场战爭。

 

    德国洪堡大学学者霍尔特曼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採访时表示,欧洲现在还有媒体使用种族主义的“黄祸”一词,而且相似的思路越来越多,比如“黄色间谍”“黄色威胁”“新殖民主义”等。他认为,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过去相比,媒体上的“黄祸”已经变了含义。目前,欧洲经济危机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使一些人有所担心,媒体利用了这种心理。


 回到顶部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遵告中俄资讯网广大网友:中俄资讯网对光临本站BBS论坛的所有(包括非注册)网友无保留的开放评论和留言功能,如果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欲发表自己的原创观点,或愿意分享您的精彩评论,中俄资讯网欢迎您在了解相关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踊跃发表您的各种精彩评论内容!非常感谢您的贡献和参与!——分享与被分享都是快乐的,中俄资讯网,来的都是朋友!!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