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承认,目前中俄边境贸易中还存在着一些灰色地带,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灰色清关”了。所谓的“灰色清关”,指的是一些“清关公司”将成批的进口商品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从而以低于法定水平的关税进入某国市场。它的“好处”是能让货物快速进入市场,降低成本,但由于没有正规的报关单据,所以基本是“一查一个准”。与货物“身份”相对应的是人的“身份”。俄罗斯的劳工签证较难办理,而且需要一年一签。所以有些华商就以旅游签证、商务签证等形式赴俄务工,结果自然也是难以面对俄方检查。
莫斯科华商聚集的柳布利诺市场上个月就经历了这样的清查。11月19日、20日,莫斯科当局对该市场进行了大规模搜查。虽然当局称没有专门的国别针对性,但当地的华商受到波及。中国驻俄使馆对此表示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指示领事官员赶赴现场,向俄方了解情况,要求俄方文明执法。一时间,市场人心惶惶。经营服装的一位华商称,当时特警将市场团团围住,不少商户四下逃窜。
其实不少华商也想要合法化经营,但面临诸多障碍。对于廉价的小商品而言,成本就是一切,例如俄罗斯纺织品关税高达20%,且通过“白色清关”耗时较长,最终在批发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更别说还要面对成本更为低廉的越南商品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