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赴俄务农遭遇身份和政策问题 导致多种恶果
  • 2015-7-20 9:56:04    字数:1808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俄罗斯执法人员检查在远东地区打工的中国农民的证件

        6月初中国浙江投资企业赴俄罗斯远东外贝加尔边疆区签署租地30余万公顷合作意向书一事,在近一个月内持续发酵。针对此事俄媒从“外贝加尔边疆区具有重要的地缘、交通意义,中国企业企图以长时间租用此处土地为跳板,逐步占领西伯利亚”此等假大空的批评论调,转变为实际举例说明中国在多个俄联邦主体租有土地,在这些地区中国劳工身份非法、偷税漏税、滥用农药等问题突出。

      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萨纳科耶夫对此向记者表示,网上突然大规模出现此种报道,一方面存在故意挑衅的性质,一些媒体和政客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向公众抛出“中国威胁”论调,以图固化公众意识,谋得选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俄中农业合作中的一些痼疾。

      赴俄务农首先遇到身份问题

      中国人赴俄务农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身份问题。

      俄罗斯本国劳动力短缺,需要吸引外来劳动力,但每年俄罗斯政府确定的配额很少,提供的工作签证有限。劳务输出过程中俄方办理劳务许可证手续繁杂、时间长、收费高,严格限制入境劳务人员数量和工作种类,不断削减劳务配额。俄罗斯面向外籍人士发现的暂住许可证配额2014年仅约为9.6万个,比2013年少近1万个。根据政府文件,2015年此配额数有所目上升至12.6万个,此外还将吸引27.6万名“专家”来俄工作。

      配额少导致来俄务工人员非法身份增多,至2014年底非法的外来务工人数达到290万人。同时还导致出现兜售劳工身份的产业链以及俄罗斯有关部门刻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现象。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向外籍劳工出售3种合法务工身份:商务签、1年劳工许可证(工卡)、3年劳工许可证(上述的“专家”身份)。

      其中商务签1年有效期内可共计在俄停留180天,且每满90天须离境一次,此类身份黑市价格最低,为400美元办理一次。

      1年工卡与3年工卡在办理时按规定原本需要相应的语言知识测试,办理工卡后身份即为合法劳工身份,可以在相应年限在俄罗斯工作,因而此两种工卡价格在1800美元左右。由于3年工卡“专家”身份要求年收入在100万卢布以上,所以在办理3年工卡后每年还要向政府交纳可观的税款。

      而目前俄罗斯经济并不景气,经记者多处了解,来俄罗斯务农及经商人员的收入一般在每个月7000左右。无论是个人承担此项支出还是由用人单位办理手续,都会在务工人员的工资中得以体现,因此许多务工人员主动选择通过商务签、探亲签来俄罗斯随后黑在当地务工、务农。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政策不稳定性导致多种恶果

      其次,目前中俄农业资源开发合作主要是民间合作或地方政府间的行为,仍然缺少中央政府间的保护性协议。由于俄方土地租赁、农机设备进口等相关政策变化较大,中方投资者在基本建设、农机具更新等方面投资比较谨慎。俄罗斯各地方对外籍劳工、中国劳工的政策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地方政府的相关法规也会不断改变。相关政策的整体性与延续性基本没有。

      从事俄罗斯劳工身份倒卖的邹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业务已经开展到俄罗斯全境,俄罗斯不同的联邦主体,根据当地土地承包商、相关农业项目产值与政府部门好恶等不同情况决定每年给予外籍劳工许可证配额多少。

      例如上述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2011年中国农民拥有1433个工作配额,而2012年后停止继续给中国农民劳动配额。

      如此的政策不稳定性直接导致许多在俄罗斯的承包商、投资者受损失。在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生活数十载的杨荣春告诉记者,他主导的一个数百万投资的大棚农业生产项目,钱已经投下去大棚开始建设,结果俄罗斯政府停止发放劳工许可证,项目泡汤。而且最终解释权总是在俄罗斯地方政府方面。

      据杨荣春介绍,一些俄地方政府明明了解非法劳工情况,以及非法劳工在本地区农业工业生产中的位置,但既不提高配额数量,也不驱逐非法劳工,采取不定期检查收取罚款的形式,默认非法劳工在当地劳作。有些地区还存在把劳工身份出售给利益相关人(第一手多为俄罗斯人),让其居中倒卖,从中收取回扣。

      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外籍承包商、农民产生“干一天就要好好利用一天”的不可持续发展路线。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