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并非排华 俄罗斯民众反对中国公司在贝加尔湖建瓶装水厂
  • 2017-5-3 9:21:23    字数:1740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环球时报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为扫描录入自今日环球时报

        俄罗斯贝加尔湖畔伊尔库茨克地区的民众近日在网上发起两份请愿,要求政府阻止中国企业在贝加尔湖畔建瓶装水厂。俄罗斯“新闻世界”网2日报道称,目前两份请愿书的签名人数共计接近30万。发起人计划将向地方政府、俄国家环保部门和总统府递交请愿书。俄政府未对相关请愿发表评论,但据俄罗斯《生意人报》2日报道,俄政府方面对水资源出口持支持态度。俄总统生态问题全权代表谢尔盖·伊万诺夫表示,俄未来将成为最大的净水出口国,“我们正在以每升2美元的价格向中国出售贝加尔湖湖水”。

      据俄罗斯“rosbalt”新闻网报道,俄网络上的一封请愿书称,贝加尔湖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很多候鸟在那里生活,其中包括稀有鸟类。中企在湖畔建瓶装水工厂会给贝加尔湖生态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从湖中取水需要沿湖铺设至少3公里长的管道,还会大范围地封锁湖畔,这将影响附近渔民到贝加尔湖打鱼。另一份请愿书称,贝加尔湖正在逐年变浅。瓶装水工厂每天将抽取50万升的湖水,“如果这种开发继续下去,我们的子孙会失去这个最大最纯净的淡水库”。

      请愿书未提具体中企的名称,但俄barneos22网1日报道请愿一事时提到,北京金贝源国际商贸公司将在伊尔库茨克的伊斯江卡区建瓶装水厂,瓶装水商标为“地球之井”。这家中企投资额约为16亿卢布(约合人民币1.9亿元),或为当地创造数百个就业机会。2020年前,其年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另外,一家韩国公司也将在贝加尔湖建瓶装水厂。

      俄媒称,目前有多家中企瞄准俄罗斯的饮用水资源。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由于贝加尔湖瓶装水在中国市场销售很成功,中国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也有意将俄远东地区的饮用水引入中国市场。此前乐视公司也曾计划卖“贝加尔湖饮用水”。

      俄《生意人报》称,一些俄罗斯环境学者认为,在湖边建设任何工厂都会对生态造成影响。俄罗斯水问题研究所所长达尼洛夫表示,生产瓶装水对生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地球之井”公司项目公开之初,布里亚特共和国地区发展基金曾表示,取水不会威胁湖泊的生态系统,该项目通过了所有环境评估。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学者米哈伊尔·戈尔乔夫认为,从贝加尔湖取一定量的水不是大问题。每年从该湖流入北冰洋的水达60立方千米,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个浪费,当然,在取水的同时应做好环保工作。

      北京“地球之井”公司市场部江经理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媒报道中提到的金贝源和“地球之井”是同一家公司。公司此前和俄布里亚特共和国签订相关协议,获得每年开采贝加尔湖200万吨水的开采资格。计划今年在当地建设水厂,但是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工建设。江经理表示,此前在国内销售的“地球之井”饮用水来自贝加尔湖的俄方水厂,但“最近几年基本没怎么销售,希望自己建厂后做自己的产品”。对于俄罗斯网络上出现的请愿,以及请愿中提到的环境问题,江经理表示并不了解。

      常驻俄罗斯的资深媒体人汪嘉波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贝加尔湖水质非常好,但把贝加尔湖的水灌装成瓶装水对俄罗斯人来说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俄罗斯水资源丰富,可采的矿泉水很多,该国矿泉水产业发展了很多年,比较发达。

      汪嘉波表示,俄罗斯人并不排华,但俄社会对中国企业来俄开发投资是否会为俄创造就业机会,并对俄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担忧。同时一些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的报道令部分俄罗斯人对中企来俄投资是否注意环保也有所疑虑。这次俄罗斯出现的两个网上请愿,都是以环保为由,很容易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不过数十万签名支持的统计也不排除存在“水分”,俄网络上也有一些水军。目前看,反对中国公司取贝加尔湖的水应该不是主流声音,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事实上,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等地方政府对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非常有兴趣,一般都不会拒绝中国投资者的需求。相较而言,中国在俄投资量还不大,前景被看好。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任明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姚丽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