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中俄展会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国牡丹江—俄罗斯远东国际木博会将于8月16日至18日举行
  • 2011-7-26 7:20:24    字数:3823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黑龙江日报
  •   本届木博会的主题是“畅想绿色·共享发展”,突出“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服务全中国”的定位和特色,为国际林业发达国家以及国内林业发达省市搭建交流、交易、信息合作平台,共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

      本届木博会展馆设在牡丹江国际会展中心,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800个,设立木材制品、家居及设计、木业机械、木业配套产品、森林食品及森林旅游、国际林产品、四大林业会展城市和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八大展区。将邀请参会嘉宾3000人,参会企业1000户,其中参展企业400户,采购商、营销商和投资商500人。

      本届木博会期间,还将举办中国木结构技术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俄政府及企业家合作交流会、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研讨会和项目推介及签约仪式等商贸活动,考察月星家居及家具博览中心,同时举办大型文艺演出以及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

      据了解,为使本届木博会“办出特色、办出规模、办出影响”,牡丹江市举全市之力,加大筹备力度,突出了5大特色。一是浓郁的国际特色。除邀请俄日韩以及港台等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参与外,国家林业局帮助重点邀请德国、芬兰、瑞典、加拿大等林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参会参展,在巩固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国家合作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欧美市场。二是高端的专业展示。本届木博会将新增菏泽、义乌、三明、伊春四大林业会展城市、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大展区,突出展示木业精品及前沿科技,充分体现展示的专业性、高端性。三是丰富的活动设计。本届木博会将采取展会、峰会、研讨会、项目签约相结合的形式,24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共商木业发展大计。四是广泛的宣传辐射。本届木博会除本次北京新闻发布会外,还将举办山东菏泽、浙江义乌、福建三明、黑龙江伊春“四大推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等五大林业协会联谊会,在镜泊湖举办五大林业会展城市联谊会。在中国绿色时报、中国产业报、黑龙江日报等媒体专版宣传木博会。五是多领域的经贸招商。推出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联合招商,包装大项目,采取多种形式与战略投资者、木业行业巨头、营销商和采购商互动交流。还将请国内知名木业企业及上市公司老总考察牡丹江木业企业。

      木博会:永恒的魅力

      中国(牡丹江)—俄罗斯(远东)国际木业博览会是全国林业四大展会之一。

      木博会是由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政府主办,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协会、牡丹江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展会,两年一届,8月在牡丹江市举办,会期3天,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展示木材制品、木业机械、林业新技术新产品、木业配套产品、林副产品、俄罗斯木业产品等。

      木博会实现了从地方性洽谈会到省级展会、国家级展会、中俄联办国际化展会的跨越升级。

      自2005年以来,木博会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外客商纷至沓来,共有10多个国家、20多个省市组团参会,参会参展企业2000多户、展品3000多种,参观人数40多万人次,签约总额达140多亿元。

      依托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

      牡丹江木业产业蓬勃发展

      牡丹江作为全省木业产业发展的龙头市,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木业产业,特别是木材加工业集群效应明显,实现了技术、品牌与资源的优势积聚,沿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境内外700公里的产业带上,汇聚了14个加工园区,16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进口木材加工为主的木材、家具和林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集散中心,高档家具、地板、中高密度板、透气门窗、结构材、木工机械、林纸等诸多产品畅销海内外。

      牡丹江是林木资源宝库

      森林覆盖率62.3%,境内有8个森工林业局和7个地方林业局,活立木蓄积2.2亿立方米,年采伐近100万立方米。与该市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充分开发的森林资源宝库,木材蓄积量220多亿立方米。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