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理想主义”的摇摆“自由主义”的坚持
  • 2016-4-5 8:47:45    字数:4260    中俄资讯网特稿推荐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作者为俄罗斯青年学人,曾就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后留学中韩两国,现在韩国高丽大学历史系学习及从事研究,主要学术兴趣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与历史,通晓汉语、朝鲜语、日语和英语。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俄资讯网立场。

        “理想主义”的摇摆

    苏联解体二十余年来,当代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生态相当复杂。从普遍的政治倾向来看,俄罗斯人大体可以分为两派:第一种是所谓“理想主义派”,第二种称为“自由主义派”。

    顾名思义,“理想主义派”多由前共产党员和接受前苏联教育的人组成,主要是苏联时期出生的中年人和老人。以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论,他们属于人数最为众多的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而宗教信仰上,绝大多数是东正教教徒。他们是支持普京的核心选民。

    “理想主义派”通常认为,世界上的国家可以分为两个阵营:服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反俄罗斯主义的“西方国家和它们的走狗”,一般指东西欧、以色列和日本;为公平和维护自己的主权而奋斗的“正义守护者”,包括俄罗斯、中国、朝鲜、伊朗,以及南美、南亚地区为主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些人大都怀念着苏联时期的辉煌,将普京看成俄罗斯的“救世主”。

    对他们来说,俄罗斯空军参与叙利亚境内的反恐行动,是为了不重蹈昔日的覆辙。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时,梅德韦杰夫总统决定不帮助前苏联的老朋友卡扎菲,结果在“西方联军”的猛烈围攻下,孤立无援的卡扎菲最终死于非命。上述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不作为”难免感到失望。

    为了不再失去国内民心,近期叙利亚国内冲突激化后,普京不得不出手帮助这个中东地区唯一的亲俄政府。“理想主义派”为此欢呼雀跃,但他们无法理解的是:如此成功的军事行动,为什么突然就结束了?有人相信普京的说法,俄罗斯在叙利亚“与国际恐怖主义的战斗中取得了根本性的逆转”,军队没必要继续留在另一个主权国家境内。但也有人批评普京的决定,认为俄军应该长期主导中东地区的国际反恐运动。

    由于“理想主义派”占俄罗斯全国选民的70%左右,许多俄罗斯政党有意走“民粹主义”路线,利用基层民众利益和情感,来获得更多选票。最典型的例子,是名声欠佳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该党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为近年来俄罗斯最活跃的政客之一。他生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精通土耳其语,对中东情况很熟悉,经常发表极具争议性的言论。比如说,疑似越境飞行的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战机打下来时,他甚至呼吁普京总统动用核武器攻击土耳其。不过,讽刺的是,当初日里诺夫斯基对俄军出击叙利亚反恐,却极力表示反对,声称“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喜欢扮演全世界的弥赛亚(意即‘上帝派来的拯救者’——编注),阿萨德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其实,早在2014年乌克兰冲突事件爆发,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前后,一些“理想主义派”政客就公开鼓动俄政府对乌克兰用兵,甚至是“占领基辅”,坚信俄罗斯应该成为世界的守护者和斯拉夫民族的“大哥”。诸如此类机会主义意味很浓的出格言论,反而令越来越多普通俄罗斯人心生疑虑。

    因此,尽管“理想主义派”基层民众数量庞大,但他们内部缺乏足够凝聚力,政治诉求差异很大。有人想要恢复“十月革命”前的王权时代,有人希望再次变成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人接受多元化社会,只不过觉得应加强政府的力量。结果在俄罗斯的公众舆论平台上,这一政治派别,反而没有获得与其人数规模相应的足够影响力。

    “自由主义”的坚持

    “自由主义派”也是当今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态中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俄罗斯是一个历史比较复杂的国家。不仅有像“恐怖伊凡”(伊凡四世,1547年加冕成为俄罗斯第一位沙皇)和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一样的专制暴君,也产生过民主意味较浓厚的政权,如由上层贵族和商人集团控制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虽然早在1478年,这个共和国遭到莫斯科公国的伊凡三世征服,但它独特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仍在俄罗斯国内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不少俄罗斯人不喜欢“随大流”,比较注重个人的精神追求。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会发现,俄罗斯人日常生活有点乱,缺乏明显的秩序感。很多中国网民开玩笑地称俄罗斯人为“战斗民族”,这句网络流行语特指那些做事疯狂的群体,似乎很适合用来描述部分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有趣的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些俄罗斯人为什么如此喜欢“发狂”。

    而且俄罗斯人教育水平越高越爱造反,喜欢对执政当局的几乎每一个政策举措都表示反对和不满。沙皇俄国时代以来,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中坚的这一股不轻易妥协的社会和政治力量,便号称“自由主义派”。

    俄罗斯历史上,“自由主义派”经历了两次黄金时期。第一次是19172月,即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前夕的“二月革命”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即戈尔巴乔夫改革开放及叶利钦执政时期。在“理想主义派”及普通俄罗斯人的眼里,这两个时期都是“想忘也忘不了的国耻”,但对“自由主义派”而言,那段日子里,俄罗斯人民不幸错过了“获得自由” 的好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与混合着固执与机会主义的民粹主义政党不同,俄罗斯的“自由主义派”有一个“优点”,他们至少是能保持言行一致的。早在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时,他们就强烈反对俄罗斯参战,以至于每次听到日军获胜的战报,他们立马向日本天皇发出贺信,表示对敌军行动的支持和赞同!二战时期,一些“自由主义派”知识分子将侵略苏联的希特勒军队看成“俄罗斯人民的解放者”,他们中不少人更加入“俄罗斯解放军”,这是一支由反对斯大林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俄罗斯人组成的武装部队。到了“冷战”时期,自由派知识分子争相移民到西欧和美国,成为所谓“持不同政见者”。

    “自由主义派”也是当今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态中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俄罗斯是一个历史比较复杂的国家。不仅有像“恐怖伊凡”(伊凡四世,1547年加冕成为俄罗斯第一位沙皇)和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一样的专制暴君,也产生过民主意味较浓厚的政权,如由上层贵族和商人集团控制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虽然早在1478年,这个共和国遭到莫斯科公国的伊凡三世征服,但它独特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仍在俄罗斯国内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不少俄罗斯人不喜欢“随大流”,比较注重个人的精神追求。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会发现,俄罗斯人日常生活有点乱,缺乏明显的秩序感。很多中国网民开玩笑地称俄罗斯人为“战斗民族”,这句网络流行语特指那些做事疯狂的群体,似乎很适合用来描述部分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有趣的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些俄罗斯人为什么如此喜欢“发狂”。

    而且俄罗斯人教育水平越高越爱造反,喜欢对执政当局的几乎每一个政策举措都表示反对和不满。沙皇俄国时代以来,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中坚的这一股不轻易妥协的社会和政治力量,便号称“自由主义派”。

    俄罗斯历史上,“自由主义派”经历了两次黄金时期。第一次是19172月,即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前夕的“二月革命”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即戈尔巴乔夫改革开放及叶利钦执政时期。在“理想主义派”及普通俄罗斯人的眼里,这两个时期都是“想忘也忘不了的国耻”,但对“自由主义派”而言,那段日子里,俄罗斯人民不幸错过了“获得自由” 的好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与混合着固执与机会主义的民粹主义政党不同,俄罗斯的“自由主义派”有一个“优点”,他们至少是能保持言行一致的。早在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时,他们就强烈反对俄罗斯参战,以至于每次听到日军获胜的战报,他们立马向日本天皇发出贺信,表示对敌军行动的支持和赞同!二战时期,一些“自由主义派”知识分子将侵略苏联的希特勒军队看成“俄罗斯人民的解放者”,他们中不少人更加入“俄罗斯解放军”,这是一支由反对斯大林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俄罗斯人组成的武装部队。到了“冷战”时期,自由派知识分子争相移民到西欧和美国,成为所谓“持不同政见者”。

    “天意”还是“民意”?

    20003月,普京第一次正式当选俄罗斯总统上台执政时,可谓临危受命。前总统叶利钦不负责任的政策,让俄罗斯几乎陷于内战和崩溃,国家的存亡绝续,千钧一发。物极必反,俄罗斯曾经拥有的大国天威和惊人实力,成了国家与民族“活下来”的精神基础。

    如今,在俄罗斯国内有许多以欧亚大陆人民的团结为目标的社会政治运动,他们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欧亚主义”和“新苏维埃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们认为,俄罗斯人民不仅是所谓“欧洲民族家庭”的成员,也应是以欧亚大陆的统一为使命的强国公民。

    依据1991年叶利钦总统时期由“自由主义派”主持制定的俄罗斯《宪法》,当代俄罗斯不是共产主义国家,也不能有任何“国家意识形态”。没有“国家意识形态”,要达成国家大团结,便一定需要有某种强力的“外敌”压迫。无论是乌克兰冲突导致的克里米亚“回归”,还是俄军果断出兵叙利亚在西方国家引起的震动,都让俄罗斯民众感觉到,苏联解体及其后“自由主义派”的软弱政府所造成的“国耻”逐渐得到抹平。如此种种,可能是当初极力反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派”始料所未及的吧?

    俄罗斯联邦电视台有一个人气很高的访谈节目叫做《争辩》,主持人会邀请两位专家同台讨论某个重要的问题,而观众可以发手机短信为他们更喜欢的人投票。今年211日,“自由主义派”政治学者斯丹科维奇与“理想主义派”政治学者米黑叶夫一起出镜,他们激辩的话题是:“若土耳其再次发动挑衅,俄罗斯要不要对其宣战?”

    观众投票的结果,支持宣战的米黑叶夫得票率高达92%,而反对者斯丹科维奇,只得到可怜的8%

    巨大的“民意”反差背后有何玄机,不言而喻。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