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国企业扩大远东地区投资经贸合作意义重大
  • 2018-9-11 12:19:48    字数:164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环球时报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宪举 内容摘自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标题为编辑所拟。

        --------------

      9月11至13日俄罗斯将在远东举行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还将与普京等东北亚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因此,这不仅是中俄之间,而且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件大事。

      笔者认为,之所以称得上是大事,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与外交意义上,从经济合作层面来看,扩大远东地区经济合作也有着越来越重大的意义。

      自2012年俄罗斯设立远东发展部以来,远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2014年美国和欧盟因乌克兰危机而对俄实行严厉的经济和金融制裁以来,俄罗斯进一步加大了在远东的开发力度,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通过了22部有关法律,建立了18个社会经济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2016年5月,俄政府还开始向到远东地区定居的居民每户无偿提供1公顷土地,以鼓励他们发展私有经济,吸引俄内地居民到远东落户,改变远东地区人口短缺的状况。截至2018年7月,已向居民分出4.25万块地(约合4.25万公顷),并计划再分出7300块地,这为远东的开发增加了“人气”。今年7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有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岛”上开设“离岸区”的7部法律,以吸引来自国外的投资。

      由于采取了上述积极措施,最近三年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俄平均水平。远东开始建设837个项目,投资总额3.2万亿卢布。远东人口约620万,占全国人口不到5%,但吸引直接外资的数额却占全国的26%。2017年远东投资增长17%,在全俄居首位。

      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显然对加强中俄在该地区经贸合作起了促进作用。最近几年,中国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明显增强。尤其是能源和农业合作发展更快。去年7月《中俄东线购销合同的补充协议》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开始供气;去年8月,俄最大天然气工程项目——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正式开工,其中P1标段和第二标段分别由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承建;今年7月19日,来自亚马尔的首船液化天然气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江苏如东,交付中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而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若2019年全部建成,三条生产线每年将向中国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相当于60亿立方米),不仅将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而且将丰富我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交通基础设施的合作也有了明显进展。连接中国同江市和俄犹太自治州的首座跨境铁路桥、“滨海1号”和“滨海2号”交通走廊以及总投资24.7亿元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桥都在建设之中。

      不过,在与远东的经贸合作中,中企还存在对远东的调研不细、进驻超前发展区的企业数量少、一些中小企业仍需培训、边境企业与内地公司合作不够等不足。俄罗斯方面则存在人口外流、专家缺少、社会设施落后、法律不够稳定、办理投资项目程序复杂时间较长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有些工作急需展开。

      第一,抓紧做好对远东的基础调研。对正在建设的远东18个超前发展区需要认真研究,明了远东每个联邦主体、每个超前发展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项目可以合作,并有选择地、重点进驻一些超前发展区,开展林业、渔业、矿藏等我们国内需要的项目合作。

      第二,进一步细化“一带一路”倡议与俄远东发展规划的合作对接,特别是在经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对接。

      第三,在论坛期间,可与俄、蒙、日、韩、朝等国与会者一起,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商谈与俄远东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项目,以及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的有关合作。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