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人如何看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 2014-6-30 8:27:34    字数:147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环球时报
  •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俄罗斯对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态度?这是来参加6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未来”12国智库论坛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外交学院的副院长,亚历山大·卢金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过他似乎有意回避了这个敏感话题。他表示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并非是俄罗斯的官方计划,俄罗斯更喜欢使用的术语是“欧亚一体化”。在他看来,穿越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概念并非首次提出,而厘清苏联解体后俄、美欧、中及中亚本身对中亚的态度更为重要。

    卢金认为,俄罗斯将中亚看作是一个同本国文化接近的地区。大多数中亚国家的政治制度比任何其它国家都更接近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恢复俄罗斯与中亚间数十年的经济文化联系完全符合双方发展的利益。他表示,后苏联国家还计划建立欧亚联盟。尽管该联盟的建立还没有确定具体时间,但这一设想将成为“一体化”进程中一个更加深入且有价值的问题。他引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话称,欧亚联盟将在多元一体化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作为具有自由、民主和市场规律统一价值观的大欧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卢金随后补充道,欧亚联盟并不是直接以成为又一个欧盟为目标。

    而欧美对于中亚又有什么态度呢?卢金分析称,对欧盟成员国的政治家来说,其在中亚地区并不能获得直接的地缘政治利益。“丝绸之路”的构想在这里一般被看作是促进中亚经济发展的机会,可促进当地的稳定。最终,这一构想可以帮助降低该地区的政治风险,为加强欧洲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创造机会。

    至于美国,卢金认为,由于原有的“大中亚”项目实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美国期望借此建立在中亚和南亚新区域主导地位的努力并未实现。因此美国转而实施“新丝绸之路”项目的目标并不那么雄心勃勃。它以与阿富汗的联系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有限的目标:稳定局势,在国际联合部队离开后加深美国在阿富汗的影响,并调整和限制这种影响。总的来说,华盛顿限制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影响的意图不容小觑。

    相较于美欧,中亚对自身的发展设计就相对比较务实。卢金表示,尽管国与国之间的态度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中亚各国愿意支持任何一方的项目,只要该项目以金融活动、投资的形式呈现,且不会损害其国家体制的基础和安全。正因如此,这里并不特别鼓励各种联盟(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并不包括土库曼斯坦)的促发展计划,但同时支持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想法,尤其是关乎援助方案及按照联合国及以其他国际组织方式制定的援助发展计划。

    至于中国所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卢金并没有作过多的评述。不过他在发言行将结束时还是谨慎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计划可以在上合组织的领导下,成为该组织成员国多边经济合作的催化剂,但要与其他国际组织的类似项目相协调。从这或许可以看出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某种态度。

    会议休息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该校重要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雨露教授接受了简短的采访。他说,希望借此次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亚欧及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他同时谈到,中国人民大学智库建设一直为国家复兴而建策建言,希望与各国智库加强沟通,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智库年会机制。

    据悉,此次会议是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后,中国智库首次召集沿途国家智库参与的务实研讨会,也是中国召开的首次12国智库“丝绸之路经济带”会议。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