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高端论坛  >  正文

    字体大小:    

  • 印度:由追随前苏联到与俄罗斯建立新外交
  • 2011-8-15 8:03:17    字数:4262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当代世界 张根海
  •   冷战结束后,印度为突出在南亚次大陆地缘政治版块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新调整,由“追随前苏联外交”转向到与俄罗斯建立“徘徊发展中的俄印新型外交”,印度也因此成为俄罗斯与美国争夺的战略重点。同时,由于地缘政治和领土争端等原因,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在地缘外交上进行了新的纷争,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代地缘政治对俄印关系的建构

      现代地缘是历史上不断纷争的地理政治结构发展到当今较为稳定的地理区域与政治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邻近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多方的冲突、协商、交往与合作。现代地缘政治结构通过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大国力量的分化重组、区域组织及军事集团的协约构建,对区域安全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并赋予地缘政治新内容,涵盖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存空间、人员交往、国家安全、国际协作等多种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在当今世界体系中,地缘政治反映出地理环境与国际权势竞争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地缘对国际安全格局及国家关系起到重要影响,并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同一区域范围内的各种行为体,都在为各自的国家安全及其政治利益服务。

      南亚次大陆濒临东欧和中东,不仅是欧亚非地缘战略要冲,同时也是国际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热点地区,在现代地缘政治板块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亚和东欧地带不仅存在多年的印巴纷争,同时还存在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以及美国、北约等西方势力的干预和渗透。“建立地区多边制度需要大国的领导,大国被期待能在地区原则、规范和政策协调方面起到核心领导作用,同时帮助缓和收益不公所导致的地区紧张。”。因此,作为地区头号大国的印度和俄罗斯,在各自安全区域内架构地缘政治格局,不仅出于国家安全利益考虑,同时也是二者勾画在未来国际体系内战略格局的重要预示。

      冷战后俄印关系比较分析

      冷战期间,苏联与印度是盟友,苏印与美巴保持着相互制衡的双边关系。1947年,苏联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但因为斯大林把印度看做是依附于西方世界的“附庸国”,所以当时的两国关系很一般。斯大林逝世后,上台的赫鲁晓夫为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全面调整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积极重视印度的战略地位和地区作用。1959年后,中苏关系交恶,同时7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这使苏联更加重视印度并努力拉拢印度,以构建苏印在南亚的政治军事联盟,共同防范美国与中国。在这一背景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印友好关系不断深化,两国还于1971年8月双方签署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更加明确了两国的战略盟友关系。80年代后,由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西化思维和90年代初新俄罗斯的“俄美蜜月”关系,苏印关系在这十年间一直处于冷淡状态,然而二者暂时的冷淡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苏联解体后,原东欧地缘政治板块分崩离析,虽然独联体国家力图挽回整体的颓势,但西方势力的渗入及东欧各国经济的严重滑坡,使东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蹶不振,并在西方世界中失去了话语权。同时,在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由于苏联势力的退出导致南亚地区出现真空,此时的俄罗斯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积极开创俄美“蜜月外交”,实行向西方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因此,印度与俄罗斯先前的盟友关系受到很大影响,两国处于徘徊不前的外交关系。然而,西方世界并未兑现给予俄罗斯先前的利益承诺,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审视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并于90年代中期实施了东西兼顾的“猫头鹰”政策,重新重视发展与印度的关系,构建自身在东欧及南亚地缘政治板块中的优势战略地位,以达到平衡美、中、俄在该地区的均势目的。1994年,俄罗斯率先向印度提出了军事供货清单,俄印开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进入21世纪,俄印两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提高。2000年10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访问印度,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印俄战略伙伴宣言》,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冷战后大国间开展建立各种类型的“战略伙伴关系”,但现在看来只有印俄两国才是“真伙伴”,两国还于当年草拟了21世纪前10年印俄军事技术合作计划。叶利钦推动了俄印关系的稳固发展,普京开创了俄印双边合作的新型战略关系,并使两国关系在21世纪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

      俄(苏)印关系转向原因分析

      纵观冷战前后的俄(苏)印关系,虽然在斯大林时期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出现过停滞,但总体上两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无论是昔日的盟友还是今日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双方都非常重视两国的“特殊关系”,这不仅有历史上的地域渊源,也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因素的考虑。从1947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大致经历了平淡期、同盟期、徘徊期、恢复期、发展期五个阶段。从这五个阶段可以看出,平淡期和徘徊期是俄(苏)印关系发展不太顺利时期,但电可以看出这两个时期是俄印关系的转折期,跨越这两个时期,俄印关系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俄印关系在这两个时期后发生了重大转向,这种转向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

      第一,深刻的国际背景影响。冷战时期,出于对抗西方意识形态和民主思维的目的,斯大林一直将印度作为西方阵营成员而加以排挤,两国关系难以得到实质发展。这种情况不仅由前苏联领导人主观因素决定,还受制于当时的国际时局因素。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和政治多极化的来临,苏印两国重新考虑双方的外交关系。

      第二,国家安全利益影响。冷战时期,苏联是东方世界的代表,领导着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展开了多年的对峙。印度在历史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斯大林认为印度存在西化现象,因此对印度的忠诚度持怀疑态度,冷落印度是出于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考虑。赫鲁晓夫上台后,积极发展与印度的关系,试图借助印度力量牵制美国和中国,在俄、美、中三方制造平衡力,达到自身地缘扩张的目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恶化了苏联与许多东方国家的关系,其中包括印度,导致两国关系表现冷淡。90年代中期后,随着全球化潮流的到来,俄罗斯和印度逐渐认识到双方利益合作的重要性,冷淡的两国关系实现了新型转向。

      第三,地缘战略构建影响。俄(苏)在东欧地带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该地带也是俄(苏)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地理范围。俄(苏)通过与印度合作,从地缘战略上进一步扼制和防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渗透,包括现在的北约;同时借助印度势力来稳固东欧地缘政治格局。作为在南亚地区最有影响的大国,印度一直努力成为该地区的霸主。为实现这一地缘战略目标,印度积极发展与俄(苏)的外交关系,包括政治与军事合作,不仅能够通过俄(苏)的力量来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同时在南亚地区实现自身的霸权有了可靠的保证。

      第四,国际地位提升的影响。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今日的俄罗斯,都始终在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力图成为世界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大国。因此,俄(苏)试图通过与印度的军事战略合作,增强军事实力,完成控制印度洋、东欧、南亚的战略构想,实现世界头号强国的国际地位,在与美国的抗衡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印度一直通过借助俄(苏)的大国力量,保持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争取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实现“争常”的梦想,努力成为国际社会中新的一极。由此可见,俄(苏)印关系的转向,使两国迈入世界大国行列成为了可能。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