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探索: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全文)
- 2011-1-2 字数:9471 《学术探索 》
摘要:权威政治是当前俄罗斯基于特殊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所确立的一种政治结构模式。目前,权威政治发挥着其在转型社会中应有的有效性,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长远看,向民主政治转型是其必然趋向。本文结合俄罗斯政治现实,深入分析推动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探寻影响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性因素,明晰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向。
关键词:俄罗斯;中俄关系 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权威政治
俄罗斯政治发展在经历自由民主的挫败后,人们便开始转向历史传统,希望通过政治权威来摆脱现实困境,使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权威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权威主义导向越来越明晰的特征。叶利钦中后期、普京时期、梅德韦杰夫时期的执政所为都凸显着俄罗斯政治发展权威主义的基本特点。当前,权威主义政治是这个具有集权传统的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过渡性政治形式,它既含有民主的因素,又具有集权的特点,其实质是“社会赋予由全民选举产生的具有超凡能力的国家首脑以超出民主程序以外的最广泛的权力”。[1]在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超级总统制”。“超级总统制”反映了俄权威主义政治构架和权力运作方面的集权特征。
权威主义政治总体上是适应俄罗斯社会迅速变迁过程中对秩序与权威的需求的,它促进了国家稳定与经济发展,为俄罗斯实现大国复兴提供了政治保障。当前,权威主义政治已成为一种与俄罗斯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治国模式。但权威政治毕竟是非民主的,它存在诸多弊端,如排斥大众参与,缺乏相互制衡的机制和政治多元性,以及在防止和遏制腐败方面所固有的局限性,等等。另外,权威主义政治要求把国家、民族的命运系于某一权威人物及少数政治精英身上,而这样做往往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权威主义要求权威人物必须具有高尚品质、民主意识以及远见卓识和高度政治权能,但权威政治又不能从体制、制度上来保证权威人物的产生。“对于国家乃至整个俄罗斯民族来说,这一特点毫无疑问是致命的,因为它把所有的管理职能都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这注定要超出他的身体和心理(更不消说智力了)承受能力”。[2](P202)
当前,俄罗斯不少学者一直担心权威主义政治会不会促使俄罗斯回到以往的极权主义体制。米哈伊尔•杰里亚金就指出,“俄罗斯在可控制的民主阶段只是稍做停留,便又继续前行,钻入不可控制的、混乱的极权主义阶段”。[2](P242)俄罗斯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但是,通过对独立以来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考察,我们认为有诸多动力机制,在抵制着俄罗斯走回头路,推动着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促进着俄罗斯的政治发展。
一、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俄罗斯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民主政治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既得到了理论的支持,也得到了事实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实现民主转变的国家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高速发展的权威主义体制在政治上实行集权式统治,但在经济上发展出一个主要操纵在私人手里的市场经济。正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现代化将整个社会引向民主转变。罗伯特•达尔在《论民主》中指出,“一种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它所造成的社会,它所引起的、为它所特有的经济增长,这一切,对于发展和维持民主政治制度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3](P167)事实上,只有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才能有利于民主的产生,因为长期来看市场资本主义导致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民主,又因为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追求教育、自治权、个人自由、财产权、法治和参与政府事务的中产阶级。也许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通过把经济决策分散给相对独立的个人和企业,其财富和经济权力独立于国家之外,因此,不必需要一个强大的、甚至是专制的政府。
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是从高度垄断的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叶利钦时代尽管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转轨由于实施过程中方法不当而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但毕竟市场经济制度的架构和方向已经初步确定下来。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基本完成了建立新的经济制度结构的任务,如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建立了私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和所有制结构;通过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了以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法律体系;建立了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等市场经济体系,等等。对于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市场制度建设的现状,俄罗斯原总统助理、经济学博士利夫希茨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在俄罗斯基本上是一系列市场在运作。可能它们暂时还不尽人意,但它们毕竟是市场。当然,我谨慎地称赞的市场,还远不够开放”。[4]这是对俄罗斯经济改革相当有权威性的一个经济学家所下的结论。-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