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确保最大威慑:俄罗斯统一太空系统功能展望
  • 2020-7-7 11:37:21    字数:1984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俄媒称,俄罗斯将建成新一代太空预警系统。据俄军方人士透露,统一太空系统已开始测试性战斗值班,并成功监测了数十次导弹发射。专家认为,新系统的太空监测能力将比现有系统大幅提高。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日前发布题为《确保最大威慑:俄罗斯统一太空系统功能展望》的报道称,俄罗斯空天军总司令谢尔盖·苏罗维金宣布,俄计划在2024年前建成新的太空导弹预警系统梯队。航天器将在统一太空系统框架内部署,新系统将取代现有系统。

        苏罗维金是在接受《红星报》采访时作上述宣布的。他还表示:“统一太空系统建成后将能确保全面监控地球表面的任务顺利完成,并有利于在干扰对抗条件下提高作战指挥系统的生存能力。”

        俄空天军总司令宣布,计划今年9月完成对地静止轨道上太空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工作,2022年开始部署新型统一卫星通信系统,2023年着手部署高轨道太空侦察系统。

        太空“眼睛”

        俄媒介绍,新建成的统一太空系统,将成为俄罗斯总的导弹预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俄国防部网站通报,未来统一太空系统将成为太空导弹预警梯队的基础。无论是统一太空系统,还是整个预警系统,其主要任务都是发现敌人弹道导弹的发射,向指挥站传递有关导弹发射、所攻击区域、弹头抵达时间及攻击规模的全部信息。预警系统还必须向战略反导和防空系统发出警报,并向其传递关于目标的信息。

        此外,导弹预警系统还要在假想敌试射导弹时对导弹参数和能力进行侦察,以确保紧急情况部能得到这一信息并及时采取民防应对措施。

        报道介绍,苏联上世纪70年代初已确定导弹预警系统的主要参数,1976年系统投入战斗值班。系统包括在苏联领土周围部署的“德涅斯特”和“第聂伯”雷达网络系统。后来“多瑙河-3”和“多瑙河-3U”雷达系统也加入了该网络。

        根据助推器火焰排放发现敌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高轨太空预警系统的研发工作也一直在进行。首套这种太空系统代号为“眼睛”。

        俄罗斯军事专家尤里·克努托夫认为,苏联时代所建立的导弹预警系统需要更换。他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所面临的任务是建立远比‘眼睛’系统更为敏感、能更早发现导弹发射的系统。”

        安全“穹顶”

        俄罗斯导弹预警卫星集群被称作“穹顶”。2019年12月俄国防部为驻俄外交军事使团提供的材料中曾提到这一点。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9年俄罗斯发射了又一颗统一太空系统卫星,大大提高了俄罗斯弹道导弹预警能力。

        俄媒援引俄国防部网站的通报称,统一太空系统的飞行试验是从2015年发射该系统首个航天器时开始的。2017年和2019年分别发射了该系统的第二和第三个航天器。

        截至目前,统一太空系统已投入战斗值班测试,并已成功监测到64次弹道导弹发射(其中包括35次外国的发射)及136次火箭发射。

        俄国防部的通报强调:“统一太空系统已投入战斗值班测试,目前正监控着外国和世界大洋水域弹道导弹发射危险地区。”

        报道称,统一太空系统不仅包括高椭圆轨道和对地静止轨道上在用的新一代航天器,还包括其发射所用的火箭运载系统,以及确保卫星集群管理及信息接收和加工的指挥站。
    俄国防部强调,统一太空系统的性能不逊于美国的SBIRS天基红外预警系统,而其传达指令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

        俄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指出,美国已拥有类似系统,但还打算建立一个由3.6万颗小卫星组成的完整太空梯队,这些卫星将可靠监控全球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射。他强调:“与俄罗斯系统相比,美国系统相当庞大,且耗资巨大。俄罗斯注重的是质量,美国注重的是数量。”

        克努托夫描述了统一太空系统主要的工作原理。他说:“新系统将能在导弹发射的瞬间分析燃料类型、火箭类型、其性能和飞行轨迹。这些信息将传递给指挥站,然后是S-500这类反导系统。这种无与伦比的系统将确保对大洋和陆地的监控。”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