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完整版S-500揭开神秘面纱:应对太空威胁 全面超越“萨德”
  • 2020-8-25 11:41:47    字数:2092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报道 题:俄罗斯独一无二的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一“普罗米修斯”的秘密(记者 奥莉加·博日耶娃)

        23日在莫斯科郊外“爱国者”公园开幕的“军队-2020”防务展,首次展出完整的S-500“普罗米修斯”防空导弹系统。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目睹S-500的真容。该导弹系统被定为内部展品,仅供各国元首和高级军事领导人观摩。S-500系统的部分组件此前也曾以闭门模式展出过,但对完整的系统进行展示还是头一次。

        应对太空威胁

        俄罗斯S-500“普罗米修斯”是由俄罗斯空天防御武器生产企业金刚石-安泰公司研制的防空导弹系统,又名“凯旋者”-M。该系统最初被命名为“主宰者”,但在通过测试后改为了现在的名字。

        一名对S-500系统知根知底的军工企业匿名高层人士对表示:“S-500绝非对S-400的改造,它与S-400基本上没有什么共同之处。S-500摧毁目标的高度远超出100公里,这已是内层太空了。导弹飞行速度超过每秒6公里,这已经接近第一宇宙速度了。”

        专家表示,联邦军工委员会在2007年和2009年两次举行会议,讨论金刚石-安泰公司提出第五代统一防空反导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包括火力部分、雷达部分以及分散联网的指挥控制部分。

        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采访的专家说:“当时S-500成为第五代统一防空反导导弹武器系统的反导子系统。同时也是该系统空天防御子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考虑到美国要在太空部署武器的政策(他们事实上已开始这样做了),消除来自太空的可能威胁的任务变得愈发紧迫。

        2009年,联邦军工委员会在金刚石-安泰公司举行会议。公司在会上汇报了有关工作的初步成果,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可。2010年,该公司的设计师开始着手建造S-500的首批试验样品。

        全面超越“萨德”

        公开信息渠道提供的S-500系统资料包括:发现目标距离约为800公里,使用远程导弹可摧毁600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必要时能摧毁敌方军用卫星。

        专家对S-500系统与类似的美国“萨德”系统进行了局部比较,发现“萨德”系统完全不占优势。

        “萨德”系统的射程不如S-500:其拦截距离仅为200公里。此外,S-500配有中程、远程和超远程三种导弹,分别用于打击不同类型的目标,可确保摧毁小型超音速目标,包括所有现役洲际弹道导弹及其弹头。

        S-500系统发射的导弹能打击空气动力学目标,包括使用无线电电子对抗设备进行自卫的预警机等各种飞机。S-500系统还能摧毁从弹道导弹中分离并已开启自导模式的隐身核弹头。

        “萨德”系统只配有一种用于摧毁弹道导弹和空气动力学目标的导弹。对于搭载核弹头的战术导弹等小型目标,“萨德”系统的摧毁概率只有15%至20%。而且该系统的导弹完全不具备摧毁卫星的可能。

        “萨德”系统在导弹速度指标上也弱于S-500,其导弹飞行速度约为每秒1公里。专家提供的资料显示,S-500系统导弹的飞行速度为这一指标的5到6倍。

        即将列装部队

        S-500的研发工作一直按计划进行,从中可以判断,俄罗斯的防空和反导部队很快将装备这一系统。至少,有关军工企业已顺利完成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此前布置的任务。目前,鲍里索夫以副总理的身份分管国防工业。他数年前宣布,第一套S-500系统样品将于2020年之前制造完毕。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据此前(在2007年至2009年间)担任空军特种司令部防空导弹部队指挥官的后备役上校谢尔盖·哈特廖夫介绍,S-500系统的雷达已完成试验设计工作和测试阶段。该雷达列装部队后,对其的批量化生产也已开始。军方甚至在叙利亚的实战条件下对该雷达进行了测试。哈特廖夫表示,S-500的雷达在叙利亚接受了测试和检验,完成了(与其他系统的)对接等工作。

        S-500系统的导弹发射装置、导弹、程序和武器控制装置也已分别通过测试并已列装部队。完整的S-500系统已在某武器试验场完成测试:系统顺利地进行了实弹射击并摧毁了预定目标。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