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伪命题 西方政学界为何炒作中俄结盟问题?
  • 2016-11-7 11:46:40    字数:1902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环球时报 作者:尹承德
  •  

                                 中俄资讯网制图

     

        注:本文作者 尹承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前中国驻美国使馆参赞

     

      最近西方政学界有人炒作中俄结盟问题。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斯蒂芬·布兰克在美一知名网站发表题为“一个正在形成的俄中联盟”一文,断言俄中在亚太安全等重大战略问题上立场一致,协调行动,同美国对着干,正在走向一个“货真价实”的“俄中同盟”。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社论,吁请美国要“警惕”出现一个“反西方”的“中俄同盟”的风险。这些是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所谓“中俄结盟”是一个伪命题。

      毋庸讳言,中俄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的战略合作确在不断深化,近年达到一个新水平。这主要围绕应对美国霸权主义对两国的严重威胁展开。诸如中俄共同反对美国推行单极独霸世界战略和搞单边主义,为西化天下在一些国家策动“颜色革命”甚至使用武力;反对美国谋求绝对安全和绝对军事优势,发展反导系统和搞太空军事化;反对美国坚持冷战思维,强化军事同盟,实行北约东扩和图谋构建“东方北约”;反对美国将中俄视为战略对手,加以分化,西化,弱化等。中俄在某些严重事态如美“萨德“入韩问题上协调立场,并声明在必要时采取联合行动。为反制共同威胁,中俄扩大了联合军演的规模与范围,有效提升了两军协同作战的能力。

      在中俄美博弈中,中俄是弱方,守方,美国是强方,攻方。中俄上述共同立场和合作行动都属于自卫防御性质,是对美国坚持并强化对两国遏制战略的后发反映,是出于维护本国的主权,安全等核心利益和维护世界战略均衡,和平与稳定所必须采取的正当合理行为。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人不要指望中俄会吞下无端被遏制的苦果,不要指望中俄在强权高压面前无所作为,束手就范。但中俄所有这些反应只是结伴而行,不具结盟性质。其一,在反制美国战略打压时,中俄基本上是各自独立行事,总体上没有形成联手反制局面。双方有时在局部区域或问题上加强协调合作和可能采取联手行动,也是被迫的,但会有所克制,不会挑起对抗,而且中俄并不是在所有重大地区及国际问题上立场完全一致。

      其二,中俄结盟没有必要。两国力量虽然弱于美国和西方,但都拥有足够强大的自主防卫力量,使任何人都不敢轻举妄动。且美国对中俄实行两面政策,除了遏制防范,还有接触合作,遏制也只是“冷遏制”,即以压促变,稿和平演变,而不会也不敢以武力进犯。

      其三,断言中俄结成或可能结成“反西方同盟”违背事实。中俄既不反美,也不反西方,更不会结盟反美反西方。在这个问题上,中俄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不会袭用美国结盟对己之法结盟反制。中俄只是反对美国的战略遏压政策。就中国而言,尽管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存在矛盾与分歧,但对话合作是相互关系的主流。中国同几乎所有美国的西方盟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其同欧盟国家的关系得到全面长足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同美国也达成了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特别在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结成了荣损与俱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说中国同俄结成反西方同盟岂不是天方夜谈?

      其四,中国实行并恪守不结盟政策。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旨是不结盟原则,即中国不同任何外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同任何外国或国家集团组建政治军事集团或发展针对第三方的战略关系。结盟关系和集团政治只会导致国家对立与对抗,有损于地区和世界和平,不结盟才合乎时代潮流和本国根本利益,因此,不同任何国家结盟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俄结盟论”者同“中国威胁论”者异曲同工。其中有的是不明真相,出于误解;有的是别具用心,蓄意渲染,意在将祸水东引,在西方煽起反中俄情绪。这违背常理和事实,难售其奸。然而,中俄战略走近引起美国忌惮也是事实。这应引起美国反思。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美国坚持称霸世界和遏制中俄战略,是时代错误,注定行不通。须知美与中俄和则共利,斗则俱伤,对抗没有赢家。美应改弦易辙,从视中俄为战略对手转为合作伙伴,与中俄共力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才是三国之福,世界之幸。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