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署15年成果丰硕 经贸及能源合作成重点
  • 2016-11-8 9:24:26    字数:203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法制日报
  •     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署15年成果丰硕

        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中俄两国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对未来双方战略合作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11月6日上午乘专机抵达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国际机场,出席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并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连日来,俄媒对此予以高度关注,认为经贸及能源领域合作将成为此次访问的重点。

        携手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俄卫星新闻网报道指出,此次在俄期间,李克强将会见普京总统,并同梅德韦杰夫总理举行会晤,见证两国合作文件的签署并出席有关人文活动。

        报道还指出,俄中双方均对此次访问高度重视。俄方包括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副总理戈洛杰茨、德沃尔科维奇、特鲁特涅夫及自然资源部长东斯科伊、工贸部长曼图罗夫、能源部长诺瓦克、交通部长索科洛夫以及俄原子能集团、俄铁、俄气和俄石油等公司负责人。与此同时,中方也派出高级别代表团。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俄政治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李克强访俄无疑将巩固和深化中俄间政治和战略互信,向外界释放中俄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信号,展示中俄将继续保持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相互协作和支持的态度。

        中俄关系始终保持高水平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贾宁指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双方高层往来频繁,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的战略协作,各领域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成果丰硕。中俄还积极推进各自发展战略对接及“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为促进两国共同发展振兴、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机。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李克强访俄前夕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李辉指出,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双方发展利益愈加契合。俄方制定了以创新为核心的2020年前发展战略,中国确定了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同时,中方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俄方推动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去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发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为双方发展战略对接、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始终保持高水平运行。

        经贸及能源合作成为重点

        统计显示,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不但在投资、能源、高铁、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远东开发等领域推进战略性项目合作,而且在跨境电商、旅游开发等领域积极展开合作。今年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达502亿美元,实现了正增长。中俄经济合作无疑将成为此次李克强访问的重点,尤其是能源领域。

        俄卫星新闻网报道指出,在梅德韦杰夫与李克强的会谈中,双方将涉及经贸、投资、油气、核能、电力、信息技术及交通运输等议题。俄副总理普里霍季科表示,除上述议题外,两国总理还将讨论边境地区合作及人文领域合作等议题。

        俄新社6日以题为《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到访圣彼得堡并将与梅德韦杰夫举行会晤》为题对此次访问作了先期报道。报道指出,双方领导人7日将举行会谈,重点将讨论经济、投资、核能合作等问题。

        俄对中俄经贸合作前景充满信心。梅德韦杰夫此前曾表示,俄方有信心在2020年前完成双方制定的20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目标。他强调,“十年前,我们曾提出争取实现10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目标,而我们在2014年就已经提前完成了这一目标,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除经贸就能源领域外,当前中俄间人文领域合作交流频繁,两国相继举办了“国家年”“旅游年”“青年交流年”等大型人文活动,2016至2017年则是“中俄媒体交流年”。李辉大使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文交流活动极大增进了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为夯实中俄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