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华人华商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国赴俄留学生有机会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 2015-1-9 8:31:41    字数:186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人民网
  •     “在俄优秀毕业生扶持计划”新闻发布会于莫斯科时间8日上午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举行。在俄学习并获得金质奖章的优秀高中应届毕业生、获优秀(红皮)毕业证书的应届本科、专家和硕士毕业生,以及在俄国家级(全俄或国际)大赛获得优胜名次的优秀应届自费留学生取得俄高校录取通知后,均有机会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经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近1年时间的调研及筹备,该计划于2014年底获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旨在为在俄罗斯学习的中国优秀自费毕业生提供经费支持,以扩大中国国家公派赴俄留学规模,优化选派结构,提高选派层次,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俄语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扶持的、针对在国外的优秀毕业生扶持计划目前仅在俄罗斯实施,在国际其他国家尚无先例。
         2014年度,共有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法、罗斯托夫各大高校的13名优秀中国毕业生获得了该计划的支持。其中,11人继续攻读副博士学位,2人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每年7月俄罗斯学年结束时,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会向俄罗斯各大高校征集中国学生名单,对满足条件的优秀毕业生进行统计。符合条件者提交个人申请后,经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推荐,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于10月下旬审核批准,发放入学通知。被扶持者可获得在俄学习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本科生800美元/月,硕士生及博士生950美元/月)及一次国际往返旅费资助。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赵国成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有别于其他的自费转公费计划,“在俄优秀中国毕业生扶持计划”在申请通过后即可享受计划内待遇,无需经历国内专家的其他评审流程。此外,他还补充道,“根据驻俄使馆教育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俄中国留学生约2万余人,其中,公派留学生1400余名,其他均为自费”,“国家对自费留学生也给予同公费留学生一样的关怀和支持,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奖优、引导和鼓励”。
         在评价该计划时,赵公参表示,“这是对落实国家留学政策项目的体现,也是对在俄留学优秀人才有效的、具体的、切实的鼓励和支持。该项目的设立不仅可以使更多中国人了解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特点,树立中国留俄学生的整体形象,更会对促进中俄教育交流,扩大中俄留学生互换规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表示,希望更多的青年学生可以到对方的国家去学习,通过教育交流为两国储备更多全能型人才,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攻读俄罗斯与外国文学专业副博士学位的唐诗同学与大家分享了他获得俄罗斯红本毕业证的经验,并称,“这个项目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实在,有了这个奖学金,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他还表示,俄罗斯文学是俄文化中尤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希望通过该项目的支持,自己以后可以有所建树。其他学生也纷纷对该项目的出台及使馆教育处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励志要学有所成。
         另悉,2020年,中俄留学生互换规模预计将达到10万人。目前,俄在华留学生数量达16000人,中在俄留学生数量达25000人。此外,据赵公参介绍,在俄留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回国或在俄中资企业工作,多数分布在中俄合作热门领域,如石油、天然气、银行、通讯等行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扩展阅读:
         俄罗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证书制度是针对学士、专家和硕士阶段设立的。因优秀毕业证书封面为红色,有别于一般的蓝色毕业证,故又称“红皮毕业证”。俄罗斯中学毕业生金质奖章制度是针对俄罗斯中学毕业生设立的,代表优秀的最高级别。两种证书的获得均对各学科及毕业考试成绩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据悉,俄罗斯每年获得红皮毕业证书的学生占比约为5%—7%。据初步统计,2014年在俄毕业的2300余名中国留学生中,有174人获得了俄红皮毕业证书,占比约达7.5%,高于俄国内整体平均水平。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