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苏联解体与美国的文化渗透存在着因果关系
  • 2011-4-9 9:02:38    字数:1106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
  •       摘要:苏联解体与美国的文化渗透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思想源头上推行意识形态弱化论、在文化源头上动摇传统俄语语言规范、在学术研究上推动全球化理论问题研究热潮、在大众生活领域抢占文化生活空间、在国家政治策略上实施非暴力政权更迭战略,是美国对苏联文化渗透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其突出特点是形式温和、手段细腻、影响广泛、过程持久、途径便捷、外呼内应。
     
      
      纵观20世纪美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多角度回溯苏联剧变的全过程,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显性的文化掠夺和隐性的文化渗透
      
      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显性的文化掠夺和隐性的文化侵蚀。显性的文化掠夺通过战争和武力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珍宝巧取豪夺,多见于资本主义早期,这跟资本原始积累密切相关。隐性的文化渗透通过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侵略对象的价值选择,可以通过电影、新闻、文学作品等舆论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文化渗透的力量极为强大,因为它几乎是从根基上动摇人的文化认同。如果说,显性的文化掠夺采取的形式是野蛮强加的,那么隐性的文化渗透则让被渗透的对象逐渐从被动承受者变成主动的迎接者。同时,文化渗透编织起一张细密无形的大网,以改变文化活体的方式彻底改变人的精神坐标。
      美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从野蛮的武力掠夺向温和的文化渗透转变的特征,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用武力解决问题的鲁莽,以无声的、不流血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来推进自己的自由理想和所谓“文明的传播”,而且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文化影响的手段越看似“文明”。
      当然,殖民历史的发展也给原住民地区带来新兴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文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殖民者完成的是“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二、美国文化的渗透性特质
      
      人文景观呈现出丰富多彩特性的美利坚素有“民族熔炉”的称号。同东方国家不同,它在文化发展上遵循着“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终极原则。1620年,刚刚走下五月花号的102名英国清教徒面对的是一片未知的土地,但更是一块自由的土地。“他们与善良的印第安人为邻,并强力地改造着印第安人的土著文化。不但如此,他们凭借着对土地的狂热崇拜,一路向西,穿越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沿着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顾不得旅途的劳顿,把文化与风俗的种子洒向新的土地”,没有历史包袱地按着自己的文化线构建心中的自由世界。
      所以,凭借多样价值观起家的美国成为在文化上推行多元价值观的世界“领袖”。与其说这是一种长期预谋,不如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条件反射。只要是碰到与其“哲学假定、基本价值、社会关系、习俗以及全面的生活观在各文明之间有重大差异”的民族文化现象,他们都通通不会放过,因为在美国人眼中,“文化可以改变”。美式英语、美国大片、美式快餐作为一种显性存在直接影响了其他国家和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但实用主义的商业理念、无关道德的个人主义倾向、消费主义的价值诉求是否也同样有力地改变着生存样态呢?与其他西方殖民国家不同,这个年轻的国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别国的文化改变上,如果说,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文化侵略的肇事者,但它是在经济侵略之余附带了文化的成果;如果说其他国家是二者并行,仍以经济侵略为主要目的的话,那么美国就是文化侵入的集大成者。对美国而言,文化殖民和文化渗透不但是手段,还是目的。它同样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拨弄着世界文明的琴弦,甚至导致有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改弦更张!苏联解体可以算作美国文化渗透的一颗硕果。
      
      三、美国对苏联文化渗透的手段和表现形式
      
      (一)在思想源头上推行“意识形态弱化论”、“非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它形式上禁绝一切政治性口号,但有“帮助改善社会主义生活”的行动;不提制度不同的差异,但以资金支持非正式的政治性组织来宣传西方议会制和多党制;不强加西方民主,但长期支持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人权建设。美国对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保持缄默态度,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论,但终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行动没有放缓。前总统里根1982年在英国议会发表的演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立场:“我现在要叙述的长期计划和希望——自由和民主的前进,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并提出美国要“举国(包括政府和私人)一致地致力于援助民主的事业”。
      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怎能摆脱社会制度和阶级性质的影响而独立存在呢?它势必要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社会主义色彩;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有资本主义的色彩,二者有截然不同的阶级内容,美国是很懂得这一点的。忽视它,回避它,对它绝口不谈,并不能否认它的客观存在。而这种天方夜谭式的设想在特定的条件下居然发挥了作用。早在1958年,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就受参议院委托撰写了一份报告,提出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特别强调工业时代“扩大了政治理论的作用。政治理论能动员群众来支持国家在国内外所进行的事业”。前总统尼克松在1984年发表的《现实的和平》一书中指出,“至关重要的是西方发动攻势来赢得这场(意识形态)斗争”,“要进行争取世界人民民心的竞赛”。他相信美国播下不满的种子,有一天将开出和平演变的花朵。尼克松于1988年写的《1999年不战而胜》和布热津斯基1989年写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则更为精巧地设计了一套如何从意识形态上彻底战胜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策略手法。布热津斯基特别提出抓人权的口号。他说:“倡导尊重人权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可加速共产主义衰亡的过程。”在美国高层的积极推动下,“非意识形态”行动成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和东欧各国,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被“弱化”,西方意识形态元素则得到了加强,这无疑是一种“非意识形态化”之下的“意识形态强加”战略,即所谓“以退为进,名退实进”,在看似知难而退的表面下涌动着知难而上的意识逆流。在非意识形态论的“感召”下,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自上而下刮起了“反思历史”的风暴,戈尔巴乔夫天真的构想也付诸实施。
      
      (二)在文化源头上动摇传统语言规范。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实现着横向沟通和纵向传承的功能。德国语言学家雅格·格林说得好:“关于各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骨殖、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它们的语言”。美国以改变语言面貌为主要手段的文化侵略起到了从根基上肢解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的文化历史的作用。
      在苏联,西方文化思潮中的后现代主义对俄语语言的冲击最大。以反对一切标准和传统、否认任何事物的固定意义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忽视了语言本身代表的特殊文化意义,认为词语的意义是飘逸的,是无以为名,强加以名,所以,被“强加”的意义也是可以被消解的。在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之下,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长驱直入。语言学领域的一些学者率先发起摧毁“极权主义”语言的行动,对标准斯拉夫语言规范采取藐视态度,对非规范采取接纳、赞同和身体力行的态度。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强力冲击加上苏联学者和普通民众的主动接纳,俄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书写、修辞和构词上均出现了相当大的动摇:第一,词义范围被超长拓展。相当多的词义及其用法在词典上查不到,但所有的人都在用,因为很时髦,很“西方”,表明了使用者思想自由的程度。第二,语音、书写美式化。用西方直接输入的英语“创造”或代替相应的俄语词汇,保持了外来词原有的发音和书写方式。一时间,超越俄语常规被造出来的词比比皆是,甚至作家、记者、播音员都以说这样的语言为荣耀。第三,修辞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日常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界限模糊,在公文里常夹杂着自由不羁的会话语言。同时大量俚语和俗语涌入标准语。美式英语对苏联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电影台词、歌词、商品包装,甚至是产品说明书和俄罗斯本民族语言语法结合后生成的不伦不类的国际俚语粗糙而模糊,俄语语言生成的速度极大加快,但科学性和纯净度却大打折扣。第四,传统构词方式发生较大变动。外来语前缀成为创造新词的基本方法,也把俄语搞得面目全非。
      总之,在语言学领域,“俄语语言英语化”是最为明显的趋势。输出语言的美国是主体,是施动者;接受语言的苏联是客体,是受动者。而在语言自由化大潮推动下的苏联人渐渐萌生出对美式风格的向往,还有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厌恶。在英语的冲击之下,曾经引以为骄傲的俄语失去了往日的神圣;而从根部开始瓦解的语言啃噬着俄罗斯文化的主干,直至枝叶,开始了传统文化日渐失落的悲剧。当年,诗人阿赫玛托娃“我们保护你,俄罗斯语言,伟大的俄语。我们将把自由的、纯洁的你传给孙辈……”的誓言还余音犹在,但能保持俄罗斯标准语的净土却早已不见。
      直到今天,西方这把消解传统语言的利剑还在挥舞,而且不仅仅指向一处。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