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解体与美国的文化渗透存在着因果关系
- 2011-4-9 9:02:38 字数:1106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
-
(三)在学术研究上推动“全球化”理论问题研究热潮。在苏联,能汇集众多学者目光的只有全球化问题,因为它牵动着人类的命运。实用主义的美国人深刻了解理想主义的俄罗斯人的性格。用苏联人自己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为西化思潮扫清道路,在学术上拆除文明壁垒,使苏联人主动“回归欧洲”,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实践证明,学术论证的力量是强大的。
由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生存样式的合理性问题在20世纪后半叶迅速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引起关注。1968年,以关注全球问题为宗旨的罗马俱乐部成立。1972年罗马俱乐部第一篇报告《增长的极限》在西方出炉,引起了世人对战争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忧,而苏联人尤甚。在短短的几年间,苏联学术研究迅速向全球化方向转变,生物学、文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均以全球化为核心命题。苏联学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生态危机、资源危机、核武器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继续生存成为问题,因此,共同努力克服全球性问题,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成为全人类高于一切的任务。这一结论实际上是要从人道主义出发重新看待以往的一切。”
在全球化成为西方世界主流话语的同时,西方以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为诱饵,向苏联和东欧国家兜售全球理念,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沃勒斯坦、詹姆逊、戴维·赫尔德等。但“全球化并不是可以免费搭乘的顺风船”,有人可以从中获得巨大幸福,同时,它也可能是巨大灾难的根源。在美国大众文化或西方消费主义的支持下,被预测或描述的未来世界是同质性的,而美国则是这种同质文化的核心。在这种文化“软权力”之下,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方法、内容甚至价值立场都在发生根本变化。普世主义获得了理论论证,“全人类价值”在科学上站住了脚跟,美国文化帝国主义随全球化问题的研究而扩展开来,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打破,社会主义苏联和东欧自己的文化样式迷失在西方构建的“地球村”当中。
(四)在大众生活领域。美国流行文化抢占文化生活空间。流行文化是一个与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衍生物,“是时装、时尚、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流行文化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它发端于西方,以美国为主导国,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产品全球化的脚步迅速被推向世界各个角落,并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领域之中。因此,流行文化不但具有文化学意义,而且同时具有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甚至道德哲学等意义,并在各领域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就美国对东欧各国和苏联进行文化渗透的手段而言,如果说其他手段还有较为确定的、有所局限的实施范围的话,那么流行文化则几乎遍布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领域,其影响也是多维的。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为自由主义文化思潮打开了一扇门。后来的“解冻”行为虽然夭折,但它的影响不可低估,它加速了知识阶层的分化,使人道主义思潮蔓延开来,为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的进入创造了思想条件。“时髦、时尚”代表着流行文化的当代性特征,在文化入侵中作用明显,因为它会把最时尚的、最流行的文化形式和观念以最快速度加以推广,充分显现它的时效性。被列宁认为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的电影在文化侵略史中充当了效果显著的载体。陆续被引进的美国电影,擅长将平铺直叙的神圣化理念转化为容易被观众理解、接受的世俗化的情感和行动,通过具体人物的情感和行动引发观众的共鸣,最终巧妙地完成神圣化理念的主题讲述。美国电影在创作理念上具有自由性,并不忌讳拿自己人出丑或者暴露自己人的弱点,反倒因为亲民的立场赢取了观众对其真实性的认可。尤其是被引进的战争片,很少直观地宣扬传统的英雄主义,而是在战争中表现真实的人性,从而达到以人道主义震撼心灵的作用。美国电影传达的西方价值理念强力地冲击着苏联观众的视听,引起人内心巨大的震动。在美国电影文化与苏联国内“民主化”和“公开性”的口号综合作用之下,苏联文化领域开始改革。作为“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电影无疑走在了改革的最前列。改革取消了电影审查制度,由原先的逐级审查剧本改为制片厂单方通过,创造了宽松自由的创作氛围,电影全方位地改变着大众生活,使大众生活走向美国化。
尤其是80年代以后,流行文化以其巨大的群众性特点发挥着对苏联文化的控制作用。在冷战时期,苏联即使在顶峰时期,在全球争霸上对美国处于全面的攻势,但是依然头疼于相当多的国内和东欧青年对西方摇滚乐的向往。爵士乐、摇滚乐“即兴创作”、“即兴表演”的表达形式充分迎合了青年人去陈求新的心理需求。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为代表的美国流行音乐全面占领了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的世界广大领域内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90年代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的复苏和再次崛起,以摧枯拉朽之势占据了苏联和东欧意识形态消散之后的民众空间。
美国消费观念引导下的饮食文化也进驻苏联和东欧各国。1959年,在莫斯科举办的美国工业品展览会上,赫鲁晓夫手持一瓶尼克松递过来的百事可乐,在各国记者的摄像机面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百事可乐从而在苏联扎根。1990年,全球最大的麦当劳快餐店在莫斯科开设,快餐文化不但赚取了大把卢布,而且挑战了俄罗斯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以“快速”和“普及”的特点,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领域。
总之,可以客观地说,美国流行文化对苏联和东欧施加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既是大众日常生活形式的改变,也是根本文化观念上的改变。流行文化的不确定性、非理性、去道德性、奢侈性、非传统等特征的作用是深刻的,因为它能模糊价值视野,弱化判断能力,消解道德准则,钝化思维方式,割裂民族传统。在流行文化的过度渗透下,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表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屑,对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藐视,向往美式生活,精神生活领域呈现出犬儒主义……西方流行文化以最大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日常的方式取得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结果。
(五)在国家政治策略上,实施非暴力政权更迭战略。非暴力政权更迭又称“软政变”,即采用非武力、不流血的方式使国家内部的政权性质发生根本转变。美国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吉恩’夏普是这一理论的设计者和积极践行者。就是这个看起来腼腆、单纯的老头导演了颠覆多个国家政权的历史大剧,被称为颜色革命的“精神教父”。吉恩·夏普依托自己在马萨诸塞州筹建的爱因斯坦研究所,进行长期的“非暴力政权更迭战略”研究。《让欧洲不可战胜——非暴力威慑与防御的潜力》和《从独裁到民主》两部大作就诞生在这里。“事实上,在上个世纪末发生的所有世界瞩目的颜色革命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吉恩·夏普的身影,前苏联、东欧、拉美和中国。”吉恩·夏普的思想引起“冷战之父”乔治·凯南的极大重视,他亲自为吉恩·夏普《让欧洲不可战胜——非暴力威慑与防御的潜力》一书的再版作序:“尽管在书中,夏普把这种非暴力运动主要设定在欧洲,但在欧洲之外,这种方式拥有更大的潜力。”因为乔治已充分预见到了“非暴力更迭政权”模式在地缘上从原苏联控制的东欧地区向外延伸的潜力。乔治·凯南的器重从此奠定了这位学者在政治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学者进入政治家视野,二者及其跟随者强强联手,发动没有硝烟的政治战争,极大改变了全球政治生态。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