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是“战斗民族”? 臆断还是共识
  • 2016-6-1 11:58:02    字数:1534    中俄资讯网综合采编    
  •     中俄资讯网注:此文作者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马建光 谭尚权

      前不久,一张俄军战斗机飞掠美海军战舰上空的照片在媒体上火了,网友纷纷惊叹俄罗斯的魄力,不约而同地称其为“战斗民族”。同样的称呼还出现在去年10月份俄闪电出兵叙利亚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行动期间,网友对俄罗斯如此强硬、大胆的举动直呼“过瘾”。然而,给俄罗斯民族贴上“战斗民族”这一标签并不恰当。

      或许,中国网友并无恶意,只是单纯地出于赞叹、钦慕,但由于文化差异,俄罗斯民众对“战斗民族”一词的理解并非如此。笔者在与俄罗斯友人谈论此事时,发现对方的反应很强烈,在他们看来,他们并不喜欢这个含有侵略、挑衅色彩的称呼。

      与“北极熊”这一称呼不同,“战斗民族”一词带有“凶悍”“侵略”“好战”“挑衅”的意味,而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并非如此。民族性格往往是民族历史的积淀,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区域性、大众化的性格特点。纵观世界历史就会惊奇地发现,曾经打败骄横一时的拿破仑的是俄罗斯,击溃独断专权的希特勒的也是俄罗斯;敢对“老美”说不的国家是俄罗斯,敢与“北约”较劲儿的国家还是俄罗斯。由此看来,俄罗斯民族勇猛强硬的性格特点根深蒂固。仔细分析发现,俄罗斯人民之所以屡屡敢同强权叫板,是因为有三个前提条件同时具备——第一,爱国主义深入人心;第二,民族生存利益受到侵犯;第三,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此,便可将国人所称谓的“战斗民族”分解为俄罗斯民族真正的性格特点。

      勇猛但不凶悍。俄罗斯历来都十分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从公元10世纪的“罗斯受洗”开始,俄就一直信奉东正教,受宗教文化中集体观念的影响,俄民族开始有了爱国主义萌芽;由于俄罗斯地势平坦、资源丰富,历史上饱受战乱之苦,从那时起,人们一旦遇到外敌来犯就会团结起来共同御敌,爱国主义意识不断强化,以至于在后来著名的拿破仑战争及卫国战争中都能看到俄罗斯人民英勇顽强、奋勇拼搏的身影。前不久在叙利亚行动中牺牲的俄罗斯英雄亚历山大•普罗霍连科就是对俄爱国主义的最好证明。

      能战但不好战。没有哪个民族生来喜欢战争,俄罗斯民族同样如此。对于俄频频展开的军事行动以及所谓的“不安全和不专业”的行为,在笔者看来,是因为其民族利益的底线先遭到了侵犯,才会出现俄罗斯强力反击的情况。自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不断挤压俄战略生存空间,将战车开到了俄家门口。出兵叙利亚之前,俄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盟友巴沙尔政权在美国的打击下岌岌可危;从叙利亚撤兵之后,北约等国又不给俄喘息的机会,采取“拉锯战”和“消耗战”的战术不断在俄西南方地区制造紧张气氛,先后在亚美尼亚挑起纳卡地区冲突,在格鲁吉亚举办“高贵伙伴”联合军演,在罗马尼亚部署欧洲反导系统、签署黑山共和国加入北约协议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直逼俄罗斯腹地。可以说,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正承受着巨大的挤压。

      强硬但不强势。俄罗斯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与俄曾两度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历史是分不开的。著名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因此,当国家利益遭受威胁时,俄罗斯民族无法忍受自己的利益底线被人随意触碰,往往采取强硬的态度对抗侵略者。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在对叙采取行动的看法的问卷调查中,有70%的民众支持这一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俄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总的来说,俄罗斯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伙伴,在与其交往中应了解和掌握俄实际现状,注意文化差异,避免主观臆断,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友好往来。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