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基建市场投资、项目开发指南暨风险和挑战分析
  • 2015-9-17 11:22:01    字数:3976    中俄资讯网综合报道    
  •         注:本文为中俄资讯网发自莫斯科,禁止相关媒体恶意抄袭(包括微信号) 如欲转载请重复同意并务必保留原始出处信息 违者将被追究责任并予以暴光处理。谢谢配合!

            -------------------------------

        在全球经济缓慢不均衡复苏背景下,各国都把吸引外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基建成为优先扶持的重点领域,拓宽了我国基建产能及配套资本输出的空间。但海外市场风险复杂多变,基建项目受所在国政治、经济、政策环境影响较大,成熟发达市场门槛过高,新兴市场风险普遍较高,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面临诸多障碍和挑战。

        中长期看,俄罗斯基建市场可开发存量十分可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和公用事业以及建筑类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但短期内,俄基建业投资风险较高。2014年以来,受经济恶化影响,俄罗斯国内基建行业投资吸引力大幅下降,项目本土融资难度显著上升。俄罗斯长期存在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在市场准入及公平竞争、不公平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劳工配额和商务签证手续办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此外,政治风险和本国既得利益集团也是外资进入俄基建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同时还要受政府资金稳定性及国内私有化改革进程的影响。因基建项目周期普遍较长,投资者除应高度密切关注俄罗斯的汇率、通胀、物价走势并给予合理预期,特别应注意防范卢布贬值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汇率波动风险。

    现阶段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普遍在行业标准、团队建设、项目融资等方面遇到不同程度的难题,已成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属地化、国际化经营的现实障碍。由于信息匮乏导致的对俄罗斯项目综合风险评估不足,对国内政策贷款审批流程了解不足也可能会导致企业产生厌恶风险的畏难情绪;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国际化运作中,国内企业还普遍存在统筹型的高端项目经理匮乏、项目团队海外实操经验不足等现实发展瓶颈。主要发现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1)俄罗斯项目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还有待加强。

    重点工程承包企业承接的海外项目多以建设为主,参与项目运营有限;除在政府双边框架协议下的长期合作的领域较容易获得持续性合同外,其他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现实障碍。

    2)俄罗斯业务对国家政策性贷款依赖度较高。

    因有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在商业性贷款和项目融资方面的需求并不强烈,但在新形势下,由于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均发生较大变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在融资多元化方面也开始积极探索,寻求新的突破,但短期内还难以产生较大改变。

    3)“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俄罗斯业务存在较大转型空间。

    俄罗斯市场风险和发展不确定性往往很大,主要体现为举债困难、还贷能力下降、财政受油价重挫、政局不稳、安全风险高等方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企业带来宝贵的新契机,未来亚洲、东欧、中东欧等区域将持续成为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和投资的热点区域,但我国企业在这些区域的项目能力还有待加强,海外业务存在较大转型空间。

    4)中外标准差异容易导致项目施工及后续维护面临障碍。

    如果仅从商业合同条款看,根据国际惯例拟定和执行,原则上基本都不会存在大问题,但中外标准差异易导致项目施工及后续维护面临障碍。中国标准输出、海外市场植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在制定海外项目标准时更应该因地制宜,加强系统整合和建设,树立品牌效应,通盘规划。

    5)国内配件生产标准化还应加强。

    后期维护方面,虽然多数项目都能顺利度过质保期,但过保项目设施维修找不到配件,也会损害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并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有损我国企业形象。可见,配套产品及部件生产标准缺乏规范性也是制约企业在海外市场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6)国际化、综合型专业人才需求迫切。

    团队建设方面,我国企业急需引进国际化、综合型专业人才。我国项目团队土建类项目经理居多,专而不广,与国际上广而不专但可调动各方资源的综合型人才还存在差距。此外,在合同谈判、管理、融资、索赔等关键环节的专业型人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

    7)项目融资面临瓶颈,真正实现突破仍需时日。

    虽然我国政策性优惠贷款可提供长期低息资金,但要求相对复杂、审批环节多、周期较长,目前企业也在尝试利用商业性贷款,但商业银行普遍条件苛刻,贷款结构中的关键环节即信用保险也因为保费而存在一定成本门槛,导致测算后整体融资成本水平偏高,难达预期盈利目标。特别是项目融资对贷款国资金和财政支持程度要求较高,PPP项目中可能存在项目所在国政府对项目运营收益难以做到实质性保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运营延期审批、特许经营权授予等方面。如无法获得相对完善的、项目所在国政府在收益方面的担保和保障,单纯依靠商业化经营后期将会面临很大风险。

    8)项目拖期加剧经营不稳,各种变数引发损失。

    项目拖期将直接导致承包商面临原材料价格、卢布汇率等波动风险,特别是对于俄罗斯市场而言,汇率贬值是显著风险之一,而外汇管制政策也将引发汇兑风险。项目的拖延也影响总包商与分包商合作稳定性,劳务供给不稳风险上升,劳务款支付也将成为问题。

    9)商业项目欠款情况较为常见。

    俄罗斯业务中,商业项目欠款情况较为常见,在土建为主的项目中,我国企业还有一定控制能力,但含机电等设备采购的项目存在垫资风险,业主违约后处置难度大,此类潜在风险尤为突出。

    行业相关议

    1)深入调研,全面完善。

    中国企业应全方位的考察,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应全面深入了解当地政府机构对工程监管的结构、做法、惯例等,必要时应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协助;还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对业主不够专业或业主要求不明确的项目,要了解当地习惯做法、规范标准、法律法规和风土人情,及时提出澄清并得到业主书面答复,结合项目特性制定出专业的“业主要求文件”争取列入合同文件,如合同中出现超常规的苛刻条款,一定要慎重签订合同。

    2)充分核算,整体评估。

    项目成本核算对基建项目建设乃至运营的经济效益影响巨大,新兴市场普遍存在基础建材紧缺、本土产能不足等现象,易造成原料供应出现问题或导致成本大幅上升。项目所在国的社会安全风险是国际工程项目最大的风险,建议在基建项目规划时就要对项目所在国未来社会安全走势、汇率、通胀、物价水平等做出合理预期,制定完善的风险预案并留有充足的风险储备。

    3)合法经营,合规运作。

    中资企业在俄罗斯从事投资生产等经营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相关法律,获得合法的身份,融入当地社会,建立平等互利合作伙伴关系。项目执行中须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和应急机制,日常加强与所在地政府部门、执法机关的沟通,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4)专注标准,提升国际化水平。

    俄罗斯工程项目的标准差异成为长期制约我国企业发展并可能导致在阶段性验收和项目移交中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建议中国企业可与当地权威机构合作,实现对当地标准的理解和转换,可采用国内设计院与当地机构结合的方式来操作。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还要及时发现隐含的商务问题,和项目商务团队紧密协作,在与业主和咨询工程师的合作中争取有利地位。从质量管理角度出发,须谨慎选择设计单位,严格按照管理程序做好设计策划、输入输出、设计评审等工作,控制设计责任风险。

    5)拓宽融资渠道,提升项目融资能力。

    以往传统业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建议企业重点关注发展与工程相关的投资项目,加大对PPPBTBOT模式的研究和推动,积极探索以小额投资入股获取项目建设权等途径,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我国企业应学习掌握项目融资理论,借鉴国内外项目融资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融资能力,将出口信贷与项目融资有效结合,以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基建类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融资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多,参与方多,要注意的问题和风险点也繁多,如自身经验不足,建议委托专业融资顾问机构协助完成融资结构设计、贷款结构设计、担保结构设计等工作,可大幅提高融资效率和融资成功率。

    6)积极利用避险工具,综合防范风险。

    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应积极利用保险、担保、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包括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类信用保险、财产保险、人身安全保险等,各类担保业务(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保函)等。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降低安全风险和工程执行风险,购买时应优先考虑国内保险公司或信用和可靠度高的国际知名保险公司;在俄罗斯当地也可以考虑和当地有实力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合作,给予其项目联合体一定股份,让其负责协调政府报批和清关运输等业务,降低政治风险。中俄资讯网发自莫斯科   

        注:本文为中俄资讯网发自莫斯科,禁止相关媒体恶意抄袭(包括微信号) 如欲转载请重复同意并务必保留原始出处信息 违者将被追究责任并予以暴光处理。谢谢配合!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