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哈洽会成为中俄边贸转型升级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 2018-12-19 9:25:45    字数:208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摘自哈尔滨日报 作者:万佳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摘自今日哈尔滨日报 作者:万佳 标题为编辑所拟。

        资料图:首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中外嘉宾步入展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990年,横空出世的首届哈洽会翻开了中俄边贸全新历史阶段的第一步。28年间,哈洽会成为黑龙江乃至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个展示经济发展创新成果的舞台,当年的一小步累积成中俄贸易升级的大跨步。哈尔滨,因哈洽会站在了中俄经贸的潮头,实现了中俄同行,与世界相约。

        1990年,改革开放风潮正劲,哈洽会成为中俄边贸转型升级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历经29载,哈洽会数次易名;举办地点几度更换。随着名字与举办地点的变化,哈洽会的规模、水准和功能也在快速提升。其展馆面积,从最初883个展位发展到现在3000个室内展位3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哈洽会涵盖内容也从地方边贸日用品展会发展到中俄贸易方方面面:早年俄罗斯客商来参展主要采购服装和鞋类商品,后来发展到采购建筑机械和材料、载重汽车、木材加工设备;如今则更侧重于寻求合作伙伴,实现在矿业、林业、冶金、煤炭、农工综合体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如今的哈洽会,已成为集贸易投资、科技合作、金融服务、信息咨询、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展会,成交额逾千亿元。

        哈洽会国际化程度得到快速提升。从地方走向了世界,辐射地区从最初的苏联和东欧地区,扩展到包括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哈洽会已经成为中国面向俄罗斯等东北亚周边各国的极具特色的国际展会,是扩大中国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中国边境贸易对外开放的窗口。

        由哈洽牵引,冰城对俄经贸发展阔步向前。如今,冰城企业东金集团跟随“一带一路”倡议开辟对俄农业跨境种植与回运模式、俄罗斯商品巨无霸“俄品多”在哈开业、国内首家对俄电商物流仓储中心“俄速通”打造哈尔滨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前7月,我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1.24亿美元,哈尔滨市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对俄出口电商包裹量最多和对俄跨境零售出口额最大的城市,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历史瞬间:首届哈洽会举行

        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是经中国政府批准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经贸展览会。自1990年创办以来,哈洽会从最初千人参会到如今10多万客商云集;从最初易货贸易到今天逾千亿的成交额。2013年10月,国家商务部、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与黑龙江省政府三方签署协议,确定2014年起将“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更名为“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完成了地方性展会—国家级展会—国际性展会的嬗变。

        首届哈洽会亲历者朱俊峰:客商排“长龙”打电话

        回忆起28年前的往事,朱俊峰老人说,每一件事都记得清清楚楚,“1990年元旦前后,我接到上级通知,说要举办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由我来当筹备办主任。”

        最初,哈洽会参展的俄、欧客商不多,但却持续累积了不少人脉,后来客商口口相传,才逐渐多了起来。朱老说:“最开始展会设在省展览馆,但展场不具备搞经贸洽谈会条件,电话线路只有8条,客商打电话得排‘长龙’;展厅门小,往展位运展品全靠小车拉加肩扛;展厅无电梯,四层楼客商爬上爬下;当时没有卖矿泉水的,烧水工人凌晨2时起床烧开水,送到每个摊位;6月天热,展厅内无空调,人流如织,挥汗如雨……”

        尽管条件艰难,但哈洽会还是得到各方客商的高度认可,为当时并不通畅的对外经贸搭了一个舞台。

        大事记
        1990年
        首届“中国·哈尔滨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举行。
        1992年
        易名为“中国哈尔滨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
        1996年
        易名为“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2006年
        易名为“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2014年
        升级为“中国-俄罗斯博览会”。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