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加拿大农业耕作将因全球变暖而受益
  • 2018-11-27 11:37:31    字数:93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环球时报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标题为编辑所拟。点击可看大图。

        全球变暖虽然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气候难题,但也能带来有利耕织的“副作用”。美国《华尔街日报》26日报道称,气候变暖使得原来寒冷、贫瘠的土壤上可以种植新的作物,而这会引起全球农业格局的重要变化。

      报道以加拿大为例称,相比1950年,目前加拿大平均气温上升约2摄氏度。有统计认为,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全球小麦产量就会下降6%,水稻、玉米和大豆产量也分别会下降3.2%、7.4%和3.1%。但对于那些气温寒冷的地区,全球变暖带来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农业耕种期的延长,这意味着新的农业发展机遇。根据加拿大联邦气象中心的统计,该国现在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比1950年长了至少2个星期。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全球农业耕作带将会进一步北移,原先大陆温带的农产区如美国、中国等的自然环境优势将会削弱,而这一过程最大的赢家会是加拿大和俄罗斯,因为这些国家原来大量的亚温带甚至亚寒带土地将逐渐成为适宜耕地,特别是已经成为农业大国的加拿大。其中,耐寒性相对较强的玉米、大豆种植带可能更为显著地北移。加拿大农业部门此前表示,由于气候变暖,加拿大可以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而且加拿大大豆、玉米的品质也会得到提升,与美国同行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加拿大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加拿大预计大豆收获面积为298万公顷,较2016年增长30%以上,产量710万吨,出口量(约600万吨)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约40%流向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高关税的情况下,数以百万吨计算的美国大豆只能积压在仓库里,而加拿大大豆则成为中国人的进口替代选择之一。

      当然,加拿大的产量无法替代美国的供应,去年有高达3300万吨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而且中国采购商的优先目标仍是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期货投资机构人士认为,由于美国大豆积压大增,价格下跌,间接拖累了加拿大大豆价格,“使得豆农们出口增加的预计收益被价格的损失所抵消”。因此,作为农业大国,加拿大并不期望看到贸易战在农业领域扩大。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