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高端论坛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崛起之路:从大起大落到现代化新战略
  • 2011-11-28 16:30:25    字数:335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当代世界 左凤荣
  •   俄罗斯在彼得时代从一个偏安于东欧一隅的不为人知的国家,一跃而成为欧洲的大国,开始与欧洲列强争夺,成了影响欧洲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叶卡捷琳娜二世支持法国波旁王朝,竭力破坏资产阶级革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打败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漫步在巴黎街头,为欧洲的君主撑腰打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获得了空前的国际影响,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主宰着半个世界的命运。但是,俄罗斯的发展、崛起、现代化进程并不是可持续的,表现为大起大落,甚至有时“进一步,退两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遭到惨败,发展遭受严重曲折。斯大林曾骄傲地宣布苏联用十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用五十年、一百年走过的路,但是,苏联解体使俄罗斯再次沦为二流国家,俄罗斯似乎又退回到了历史的起点。 2000年以来在普京的治理下俄罗斯开始复兴,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给俄罗斯带来重创。如果说西方国家的崛起与现代化进程能给人以许多启迪、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经验的话,俄罗斯给我们提供的更多是教训。

      俄罗斯帝国时期崛起的特点与教训

      俄罗斯从 17 世纪彼得大帝当政时开始发展和崛起,但这一进程不是持续的,呈现的是大起大落的特点。 1725 年彼得去世后,俄罗斯则经历了一段政权更迭频繁、发展缓慢的时期,直到 1762 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当政。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有过无所作为的保罗时期,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时期,有过战胜拿破仑的辉煌,开疆拓土的成功,也遭受过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俄国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现代国家,而是被封建主义的残余束缚着。俄国的发展与崛起的特点表现在:

      第一,俄国的迅速发展与崛起,都是与伟大的统治者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二世等。 欧美国家的崛起是社会前进、经济发展、思想进步的自然结果,一般是由内部自下而上自发的渐变过程,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结果,资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俄罗斯走的则是另外一条道路。俄国的统治者利用强有力的国家机构和行政手段,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及其领导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俄国强大,彼得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把一切西方先进的技术都学到手。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努力清除俄罗斯人的愚昧,主持创办俄国历史上第一所世俗学校,第一座图书馆,第一个博物馆,第一份报纸,第一座公共剧院和第一个印刷所。彼得通过改革打破了俄罗斯人长期形成的闭塞守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封闭的俄罗斯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1762 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执政,她继承了彼得的事业,俄国又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叶卡捷琳娜二世当政长达 34 年,她强化了贵族控制农奴的权力,在非俄罗斯地区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废除了乌克兰的统领制度,取消了乌克兰与波罗的海地区的自治。她继续了彼得开疆拓土的事业,通过三次瓜分波兰,夺得了原波兰境内的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等地共计 4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波兰领土的 62% )。从土耳其手里夺得了克里米亚,打开了黑海出海口,使俄国的版图从 1642 万平方公里扩大到 1705 万平方公里。叶卡捷琳娜二世野心勃勃地说:如果让她活到 200 岁,整个欧洲就都是俄国的了。

      第二,推动俄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动因,并非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外部的压力,与俄国扩张遭遇的挫折相联系,是为了应对外部世界的挑战。 1700 年纳尔瓦战役的惨败令彼得一世清醒地意识到俄国落后的状况,他毅然抛弃俄罗斯守旧自大、闭塞因循的传统,仿效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制度,实施自上而下的重大变革。农奴制改革、斯托雷平改革都是因战争失败引发的。因此,俄国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便具有军事经济的色彩,俄国的发展是与持续不断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发展的重点始终是军事工业。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