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大搞“软实力外交” 欲塑造大国形象
  • 2012-7-17 14:43:33    字数:383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环球时报
  •   作为“软实力”的代表之一,餐饮是各国主打的一张牌。在世界各大城市,俄餐也很常见。但在伦敦南区的沃克斯维尔,一家俄式餐厅的俄罗斯老板抱怨说,来光顾的多是外国游客,英国当地人少,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些像特工一样的顾客,喝一杯咖啡就走,这让他猜测是不是自己的餐馆被英国情报部门盯上。

      在美国芝加哥的市中心有一家名为“俄罗斯下午茶”的餐厅,已开了17年,生意挺火,但《环球时报》记者几次去,都发现那里很少有年轻的美国人。现年25岁的美国德保罗大学学生麦特·莱沃茅说,对俄罗斯的了解还停留在苏联时期,原因之一是美国媒体过度放大俄罗斯的负面消息和大国强权行为。莱沃茅说,就各国“软实力”而言,日本在美国的“软实力”影响更大,收效更佳,日本在美国人的印象中代表着“时髦”与“现代”。

      在“宿敌”美国的地盘上,俄罗斯想通过“软实力”改变自身形象,或消除美国年轻人对俄的误解,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据《圣彼得堡时报》报道,早在2005年,时任总统普京便设立专门机构处理对外文化关系,俄政府还在法国和美国设立服务于俄罗斯的智库。被称作“普京的CNN”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005年成立。这是俄罗斯第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送节目的英语新闻台,旨在向西方观众展现一个“不存在偏见的俄罗斯形象”。但“软实力”的推动光靠这些显然还不够。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从事日本政治史研究的尤利亚科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受国家意识形态框架的约束,以及对冲突、战争前景的严酷设想,都让俄罗斯外交中的“软实力因素”被扼杀。换言之,俄罗斯虽然守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金山”,但真正学着将它在国际市场上兑换成硬通货是最近的事情。他担心,俄罗斯好比处在东西方之间的“双头鹰”,在文化的世界版图上也受到两面夹击,俄“软实力”不可能被西方毫无戒心地完全接受,在亚太地区也会被看成是外来者。

      俄罗斯搞“软实力”缺少资金

      事实上,普京第一次登上总统宝座后,就尝试打造“软实力”。2002年,为推广世界各地的俄语教学,俄成立名为“俄罗斯世界”的基金会。此外,俄罗斯科学文化中心是俄罗斯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俄政府在2008年成立独联体、海外侨胞及国际人文合作事务署,负责管理俄罗斯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及国外的俄罗斯科学文化中心建设。现在在60个国家有俄罗斯科学文化中心,到2020年时有望增至100个国家。今年6月,普京访问中东,其中一个重要行程就是参加伯利恒俄罗斯科学文化中心落成仪式。俄罗斯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及孟买、加尔各答等大城市开办俄罗斯科学文化中心,面向印度百姓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活动。

      2010年2月,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成立新的外交组织公共外交援助基金会和国际事务理事会,任务是改善俄罗斯在西方的形象。俄罗斯前驻欧盟大使、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瓦西里称成立这两个组织是“革命性举措”。最近几年,俄罗斯与中法意德等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活动,以此对外展示自己的“软实力”。2007年开始,俄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的“焦点新闻外的俄罗斯”国际多媒体还与美英等16个国家合作,每月用11种语言发行16种特刊。

      尽管俄罗斯官方一再提及“软实力外交”,但想真正扩大影响力,财政投入是一大问题。目前,境外的俄罗斯科学文化中心每年开支仅为英国同类机构的5%,法国的15%,德国的16%,要让这些中心良好运行,政府投入需要从每年20亿卢布(1美元约合30卢布)增加到80亿卢布。俄《新闻时报》曾披露,“我们每年用于推广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的预算平均到每个前苏联地区民众头上只有1至2卢布”,“我们的外交、政府、情报机关和文化政策之间界线分明:天然气、石油和选举,这些是男人的事,而语言则是女人,如总统夫人的事”。

      在遥远的非洲,苏联和俄罗斯过去几十年为当地培养过十多万人才,很多非洲留学生现在在本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商界占据重要位置,他们是俄罗斯在非洲开展“软实力外交”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总体而言,中日韩印等亚洲国家的“软实力”在非洲影响更大。《环球时报》记者在南非工作3年多,鲜有听说俄罗斯演出团体来演出,书店中很少看到有介绍俄罗斯的书。记者经常浏览的非洲30多个国家的媒体网站,也很少有涉及俄罗斯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报道。俄《导报》曾列出五项“软实力原则”:确定长期目标;人文领域合作避免政治化;防止双重标准;构筑稳定的推广平台;广募资金。由此看来,俄罗斯增强“软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驻外记者谢亚宏裴广江赵汉臣纪双城郭西山康健 卢昊柳玉鹏)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