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以俄为师——孙中山对苏俄革命的亲善关系
  • 2011-5-18 5:55:35    字数:10902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中山大学学报 作者:邱捷
  •   在公开的言论中,孙中山把苏俄革命说得近于极端完美。但是,他对苏俄的认识也并不是那么单纯和天真的。以列宁为代表的苏俄共产党人,怀着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崇高理想,对中国革命、对孙中山的支持毫无疑问是真诚的。但是,苏俄支持中国革命,支持孙中山,确实也有出于苏俄国家利益的考虑,有时甚至有某些大国沙文主义的做法。苏联驻华代表团顾问达夫谦曾告诉马林:“国民党必须明白,我们不可能违背我们的利益去支持它。”〔31〕苏俄在第一次对华宣言立场上的后退,孙中山对此不可能没有想法。在确立联俄政策之初,孙中山已感受到同苏俄打交道时“情形之复杂、事体之麻烦”。〔32〕1922年底,孙中山得到苏俄将以武力占据中东铁路的消息,从种种迹象看,这个消息并非毫无根据。孙中山特地写信给列宁,表示自己的忧虑,并警告说,苏俄如果采取这样的行动,就是“沙皇主义的明证,……我的人民会把这个行动看成是旧俄帝国主义政策的延续”。〔33〕1923年蒋中正率领代表团访俄时,托洛茨基等苏俄领导人居高临下的教训姿态,特别是要求中国承认蒙古独立,使蒋中正甚为不快。〔34〕这些情况,孙中山事后一定会得到报告。对苏俄的情况,孙中山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日渐获得更全面、更符合实际的了解。然而,孙中山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故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我党,所望为同情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35〕苏俄同中国有共同的敌人,因此,苏俄支持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符合两国根本的利益。而且,相对于西方国家和日本,苏俄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的革命力量要友好得多。俄国革命的经验,比起其它国家的经验更符合中国的需要。孙中山说过,“用革命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在俄国可算是完全成功。〔36〕但是说到用革命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在俄国还不能说是成功”。姑勿论孙中山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事情的本质在于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恰恰是打倒帝国主义及其在华走狗的政治革命,因此,同俄国联合,向俄国学习,可说是孙中山当时唯一可行和正确的选择。

      不过,苏俄革命经验本身是一个整体,正是因为列宁在苏俄建立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党,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制度为革命的目标并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所以,苏俄的共产党特别有组织力和战斗力,党员也特别有奋斗牺牲的精神。如果脱离了革命理论去学习革命的方法,那就难免产生隔膜。例如,尽管中国与俄国革命的性质不同,但是,如果不承认阶级斗争的理论,不制定满足工农群众经济要求的政策,那么,想要像苏俄革命那样深入发动工农群众恐怕是难以做到的,原来的国民党员就是如此,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却比较善于做到这一点。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吸收中国共产党人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是使国民党能真正学习苏俄革命经验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据宋庆龄说,孙中山“劝告国民党中悲观或疲沓的人,要他们以共产党人为榜样,像共产党人一样为革命辛勤工作,不怕牺牲”。〔37〕从孙中山对胡汉民、汪精卫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孙中山对依靠国民党原来的系统和原有的老党员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并不抱太大的期望。尽管孙中山在感情上和实际上都不能不继续重用这些跟随了自己几十年的老同志,但他也让一些年轻的共产党人担任了重要的职务,以适应开创新局面的需要。

      孙中山珍视自己的理论体系,也说过主义是不可变更的这类的话,但是,他正视现实,与时俱进,他的思想不断进步,他的理论体系也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解释,使苏俄的若干革命经验在孙中山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得到体现。现在我们都知道,1923年11月28日通过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对三民主义的新解释提供了蓝本,但决议关于三民主义新解释的内容被写进国民党一大宣言,其重要的前提是孙中山本人的首肯。〔38〕在宣言被通过后,他号召全党“须依宣言而进行”,“把妥协调和手段一概打消”,彻底完成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倒军阀的革命,他本人也在领导革命运动的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了学习苏俄革命经验的决心。〔39〕

      对学习苏俄具体的经验,孙中山也有自己的考虑和选择。在解决农民土地要求的问题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某些思考的过程和思想的发展。孙中山在很早就了解到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但一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鲍罗廷来到广州之后,曾通过各种途径劝说孙中山采纳苏俄的方法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孙中山并没有接受。但是,他对土地问题的观点,因学习苏俄的经验以及阶级斗争形势的推动而有所变化发展。1924年7月28日孙中山在广州农民联欢会的演说,没有提到解决农民的土地要求,只是强调农民要与政府联络,结成团体,他还特意提醒农民不要过早进行反抗地主、商人的活动。〔40〕在8月初所作的民生主义演讲中,孙中山认为中国“只有大贫小贫的分别”,中国没有大地主,只有小地主,“大多数地方还是相安无事,没有人和地主为难”;他在演讲中所谈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仍是多年前已经说过的自报地价、照价收税、照价收买等办法。〔41〕这种办法当然不可能解决乡村的土地问题。1924年8月10日,孙中山、廖仲恺和一位共产党员F讨论过中国的农民问题。孙在谈话中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国民党“不能与农民成功地接触”;他表示,将要“把迄今在地主手中的所有土地转交给农民”,但农民必须首先组织和武装起来,以后“才能对土地问题实行急进的解决办法”。孙在回答F关于可否在香山实行没收大地主土地这个问题时表示,只要有半年充分的组织准备,就可以转而实行土地改革。〔42〕到了8月21日,孙中山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典礼的演说中,公开宣布要仿效俄国的办法,“让耕者有其田”。在讲话中孙中山提到了中国农民在“小地主”的剥削下,比当年俄国的农奴更痛苦。尽管孙中山仍不赞成在没有预备的情况下“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而且表示希望找到“让农民可以得到利益,地主不受损失”的和平解决方法;但也设想必须改变农民在分配中的不公平地位,按地价抽以重税,地主不纳税就要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43〕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