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必须共同抵制西方集体“去苏联化”陷阱 防止出现新的美国傀儡政府
  • 2024-8-22 8:53:02    字数:1852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特约作者-安娜•汉希娜 Анна Ганшина):西方国家在亚洲国家的影响力正在增强。美国在世界各国肆虐,已经越来越接近中国的边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为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国情、人民意志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必须由本国家的人民来决定。中方反对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实施没有国际法依据并未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批准的单边制裁,以及适用治外法、划定意识形态界限。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与时代潮流完全相反,目前平等对话、发展伙伴关系十分重要。

        美、英等北约国家对他国事务的干涉,导致这些国家不但没有独立发展,反而实际上扮演着美国、欧盟仆从国的角色,为其谋取利益时,忽视自己的利益。波罗的海国家的例子尤其明显: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这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目前不仅作为欧盟的一部分,也作为北约成员国,正在全力推动其西方盟友的“议程”。此时,其经济发展不仅停止了,而且还恶化了。波罗的海国家完全依赖欧盟和美国的外部资金注入以及国际金融结构。其工业几乎被摧毁,人口正在极速下降。其成为人质的“去苏联化”政策,已经成为摧毁其国家地位的陷阱。

        同样的情况,但程度较小,也适用于曾经属于苏联势力范围的其他欧洲国家。是的,他们成为了欧盟成员,加入了北约,但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繁荣和发展。

        另一场对话是关于乌克兰的。众所周知,这个国家的现行政策实际上是美国、英国和欧盟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制定的。一切,从学校教材到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选举,都是在西方国家指使下做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乌克兰已出现与俄罗斯开战的一些谈论,但当时这显得不太可能。然而,由于西方国家的努力,剥夺了乌克兰自己的观点并使其傀儡上台,这才成为现实。事实上,北约集团创建的并不是乌克兰,而是“反俄”组织,其唯一目的就是对抗俄罗斯联邦。

        如今,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只有白俄罗斯及其不可撤任的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成功保持了独立。西方国家让其服从自己的利益并变更这个国家政权的所有尝试都失败告终。

        集体西方国家实施削弱俄罗斯的战略时,给俄罗斯国家带来了令人望而却步的安全风险,迫使俄罗斯联邦对反对其的西方集团军事基础设施的扩张做出军事回应。然而,如今,美国正在继续奉行孤立俄罗斯的政策,拟在周围着俄罗斯边境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中进行“乌克兰方案”并创造紧张局势策源地。数以千计的所谓“非盈利”和“社会”西方机构,参与着这些意图的实施。从中期来看,顺从美国的傀儡政权有可能将在中亚国家实现颜色革命和夺取政权的局面。2022年1月,我们已在哈萨克斯坦看到了这一类的尝试。同时,这不仅会给俄罗斯带来问题,也会给中国带来问题。那么,北约国家和西方集体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不仅作为遏制俄罗斯联邦的因素,而且还作为制衡我国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的因素。

        因此,出席峰会的拜登政府高阶代表对《纽约时报》记者表示,根据七国集团领导人的说法,与中国的对抗将只会加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目标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中国主宰从贸易到影响世界各地的安全问题。”事实上,美国国务院的这一表态表明,美国政府将竭尽全力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希望美方端正心态,承担起大国责任,停止制造和传播针对别国的虚假信息。毒害舆论、玷污别国形象是(美国)的一贯做法。”与此同时,该外交官还指出,美方不仅散布有关中国疫苗的假消息,还极力抹黑“一带一路”倡议,发布诋毁中国工业和医疗产品的信息。

        但指望美国国务院“清醒过来”并停止在中亚国家“人道夺权”的机制是没有意义的。正如中俄政界人士一再指出的那样,美国政府在“保护美国利益”时并没有考虑其行为造成的恶劣后果。中俄必须共同努力,抵制美国在亚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并尽一切努力防止这些国家出现新的美国傀儡政府。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