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靳会新:中俄人文领域合作成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重要因素
  • 2020-11-16 10:20:56    字数:2839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靳会新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作者靳会新,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基金项目: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2019年专项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19YDYL05)

    资料图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构建包括人文共同体在内的“四大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成员国领导人也在发表的宣言中指出,成员国倡导文明对话,深化教育、科技、人文和旅游领域合作,进一步巩固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可见扩大人文交流对于上合组织行稳致远,成员国间持续深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是上合组织内的重要国家,中俄关系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处于最好时期,成为“守望相助、深度融通、开拓创新、普惠共赢”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文合作始终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家间共建人文共同体的典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在于普通民众的相知相通。所谓相知相通,就是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社会、历史传统。在70多年的中俄关系历史上,双方在科技、教育、文学、美术、音乐等人文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比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曾开展联合办学,苏联一方面派遣专家到中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另一方面直接协助办学,著名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就是当年人文交流的重要成果。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总共向苏联派遣12018名留学生,分布在苏联220多所院校。这批人才几乎涉及所有人文和科学技术领域,他们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其中有200多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苏友好时期,大量苏联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大量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俄文。俄罗斯文学、音乐、美术中的经典作品在中国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中国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也受到苏联人民的普遍喜爱。这些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成为巩固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尤其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指引的双边关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高度的政治互信、完备的高层交往及合作机制、内容丰富的各领域合作、密切有效的国际协调。在这个框架下,中俄人文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两国高度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在政府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为主要内容,以高校、地方、青年、企业、社会团体等不同主体为参与方的人文合作机制。中俄两国定期召开人文合作委员会会议,规划合作内容、协调各部门活动、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中俄人文合作形式丰富,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步入机制化、规范化轨道。两国从2006年起陆续举办各种专题年活动,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继成功举办国家年后,双方又互办了“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旅游年”“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并于2020年至2021年互办中俄“科技创新年”。在媒体合作方面,双方也进行了可喜的探索和尝试。两国主要通讯社、报纸等媒体以各种形式扩大相互宣传,增加信息量。以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为例,这家老牌新闻周刊在俄罗斯拥有众多读者,其公信力和对民众的影响力都比较大。近年来它对中国的关注度大大增加,报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基本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向俄罗斯和世界展示了稳固健康发展的中俄关系。

      中俄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更是可圈可点。目前,中俄留学人员规模逐年扩大,俄方预计2020年双方留学人数将增至10万人。2004年中俄签署《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执行计划》,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方向转变为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中俄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有近百个。此外,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中俄人文和务实合作的重要内容,带动了双方相关产业发展,加强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中俄人文领域合作绝不仅限于上述活动,而是要丰富得多,已经成为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构建命运共同体,中俄人文合作任重道远。在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双方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拓展中俄人文交流空间、提升合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指出的是,以往中俄人文交流多由政府设置议程,活动的规模大、数量多,轰轰烈烈,效果也非常显著。但仅此还不够,应该吸收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并在以下方面重点推进。

      第一,要提升传媒合作水平。国家间的交往,人民的相互认知,媒体的作用不可或缺。在全球化日益发展、信息手段不断完善的今天,为中俄关系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空间和舆论环境是摆在两国媒体人面前的迫切任务。

      第二,要重视两国青年人的交流。青年代表着未来,中俄关系的未来在于青年人对友谊的传承。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加强中俄青年人的交流,在交流中提高青年人对两国长远战略利益的认同、对双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为两国青年创新合作创造条件,是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问题。

      第三,提高两国教育合作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俄两国教育合作规模已经是空前的,交流、交换学生和学者的数量也是历史上最多的。今后需要在不断扩大双方教育合作规模、丰富教育合作形式的同时,健全体制、完善政策配套,最重要的是提高合作质量、提高教学质量,使在两国就学的学子能够切实学到扎实的知识,成为社会发展和两国友谊的生力军。

      第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中俄两国都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两国在文化产品以及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等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极具潜力。可以在增强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双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企业在进入俄罗斯市场时,要研究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审美品位,提升民族文化品牌自身内涵,突出“中国创造”理念,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是一个“文化体系”,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关系就是两个文化体系的交互作用。中俄分属不同文明,但是文化交流具有穿越时空和疆域的能力。异质文化间可以交流、吸收、互鉴,彼此尊重,共同发展,进而达成认同,即所谓和而不同。国家文化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但人们对美好善良的追求一定相同,对未来的梦想与期待也相同。这就是沟通的基础、相知的交汇点。正确认知和理解彼此,是建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前提与基础。也唯有如此,两国才能更好地在本国战略定位和政策取向上照顾对方关切,助力中俄关系水平的提升,保持命运共同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