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孙壮志:新变局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提质升级
  • 2021-4-19 7:33:40    字数:3978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摘自中国投资参考 作者 孙壮志
  •     导读:中俄既要应对少数大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全球治理体系的破坏,又要在打击恐怖主义、解决难民危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气候异常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本文摘自《中国投资参考》 作者:孙壮志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和挑战
        ●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
        ●推动完善全球和地区治理

        随着美国拜登政府的各项政策逐步展开,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变动中的世界格局,特殊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战略稳定的任务更重,面临的外部压力更大。未来两国在深化务实合作、实现经济深度融通的同时,也将不断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协调和配合,在一系列多边框架内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完善全球和地区治理体系,继续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和挑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也使区域合作的进程受到迟滞。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世界经济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一年。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国和俄罗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中国取得惊人成就并实现2.3%的正增长,俄罗斯经济也仅下降3.1%,均好于全球经济萎缩3.5%的整体表现。两国能够相互支持,共克时艰,体现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关系的高水平。两国领导人在几次通电话的过程中都表达了加强抗疫合作的愿望,强调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两国经贸合作也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贸易额达到1077.7亿美元,仅比上一年度小幅下降,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中国连续十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且在俄罗斯外贸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接近五分之一。两国还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合作增长点。

        由于疫情在新的一年持续肆虐,尽管中国已经率先走出了经济困境,但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情况依然比较严峻,其中包括俄罗斯。尽管各国都认识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尽快走出危机,但正常的国际合作还是不断受到人为干扰,一些发达国家高筑政治藩篱,内部的排他情绪、种族歧视和民粹主义上升。欧盟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拒绝使用俄罗斯的疫苗,中国向塞尔维亚等国提供抗疫物资也受到某些欧洲大国的指责。面对国际环境恶化,中俄表明了共同立场,无论是主动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人道援助,还是利用各种国际场合反对某些大国的狭隘利己政策,中俄都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两国都主张疫苗最大限度惠及世界更多民众。在疫情没有从根本上缓解,疫苗的生产和分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的背景之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卫大会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这一重要宣示在国际上产生了热烈反响。俄罗斯2020年在全球率先注册本国的新冠疫苗“卫星-V”,并随即开始大规模生产。中俄已向数十个国家提供疫苗,与某些西方大国囤积疫苗牟利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为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环境趋于恶化的背景下,中俄对本国经济发展战略都做出了长远规划,也为双边合作的“深度融通”创造了条件。中国出台了“十四五规划”和到2035年远景目标,俄罗斯总统2020年7月也签署法令,确定到2030年的发展新目标。2021年是重要的开局之年,两国加强能源、交通、农业、金融等传统领域和大项目合作,扩大地方和人文交流,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使双边关系更加具有互利共赢的性质,能够直接造福两国人民。后疫情时代的合作,对两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为两国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动力。

        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

        在美国特朗普执政时期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把中国和俄罗斯同时列为“战略竞争对手”,一方面继续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后对俄罗斯的全方位制裁,另一方面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并借新冠肺炎疫情“污名化”“标签化”中国。拜登政府上台后,没有改变敌视中俄的政策,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强拉盟友试图“孤立”和遏制中、俄。美国以俄使用化学武器威胁政治对手为由,制裁俄高官和机构,拜登甚至认可对普京“杀手”的称谓。美国不断渲染中、俄的军事威胁,甚至提出美国的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强调要保持自身的军事优势。美国还直接干涉中国香港事务和鼓动分裂中国新疆,甚至在国际上拼凑“反华同盟”。这些典型的“冷战思维”加剧了大国之间的对抗,使世界发展与和平面临新的挑战。

        中、俄在2001年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明确提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三不”原则,主张维护联合国的权威,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拜登当选总统后,中国、俄罗斯都向美释放了足够的善意,希望能够建立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但美国政府却一意孤行,甚至变本加厉,以所谓的“规则”挤压中、俄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扼杀两国科技创新的能力。

        未来中俄两国面临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这也促使双方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互动,反对西方在人权、反恐、军控等领域的“双重标准”;反对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对他国维护主权和国内稳定的政策横加指责、动辄制裁的无理行径;反对控制国际舆论,颠倒黑白,肆意抹黑、污蔑他国的做法。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奉行多边主义有所不同,拜登政府大搞所谓“价值观”外交,鼓励所谓“民主国家”携手排挤中、俄等有竞争力的对手,破坏中、俄和平的周边环境。

        新形势下美国的霸权主义有了新的表现,但实质都是千方百计巩固自身经济上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无论是强调本国优先,还是价值观至上,都是居高临下阻止别国坚持自己的道路选择和发展模式。中俄则针锋相对,坚决主张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能以势压人,应该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和争端。2021年3月中俄两国外长会晤明确表示,国际社会都认为美方应反思近年来其所做所为给全球和平及发展带来的损害,停止单边霸凌行径,停止干涉他国内政,停止拉“小圈子”再搞集团对抗。

        推动完善全球和地区治理

        由于新形势下各种国际机制面临改革的压力,在完善全球治理和地区治理过程中出现制度缺乏等问题,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问题被进一步放大,给世界的稳定与和平造成更大的挑战。面对百年变局,全球和地区治理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遭遇新课题、新挑战,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升级,世界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和非常不稳定的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的密切联系有被割裂的现实危险。

        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提升合作的水平和质量。首先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保障世界和平。在中国和俄罗斯领导人2019年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强调要维护军控谈判的成果,反对外控军备竞赛,主张防止化武扩散。其次是加强战略互信,推动重大外交倡议的对接合作。如中国领导人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领导人2016年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尽快落实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的经贸合作协定;第三是提出引领区域融合的新理念,代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已经被写入联合国文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大变局带来的是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转换和调整,为国际交流既提供了良好机遇,又构成了直接挑战。中俄在开创全球合作共治的新格局,推动多极化、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方面加强合作。面对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全球危机日益发酵,地区间、国家间的不平衡不断加剧,中俄既要应对少数大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全球治理体系的破坏,又要在打击恐怖主义、解决难民危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气候异常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俄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主张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冲突方面的核心作用。两国还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机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开展合作,表明共同立场,在各个层面上促进国际合作。正如两国外长2021年3月签署的《中俄关于当前全球治理若干问题的联合声明》中所强调的,国际社会应坚持践行开放、平等、非意识形态化的多边主义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威胁,努力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提高多边体制的有效性,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维护和平与战略稳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保障各国平等享有发展成果。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